最新消息
Investing Pro 0

雷曼之後,5個危險信號首次同時出現

作者 Wind資訊 市场概况2023年3月27日 08:35
hk.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104065
雷曼之後,5個危險信號首次同時出現
作者 Wind資訊   |  2023年3月27日 08:35
已保存查看 已儲存的項目
這篇文章已經被保存在你的 已儲存的項目
 

儘管美股乃至全球市場在年初至今表現都還算頗具韌性,但危險的信號已經接連出現。而一些大行的策略師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 加息致美國政府支付利息增29% //

自去年3月至今,美聯儲一共加息9次,利率上限提升至5%。加息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銀行業已經顯現,對美國政府的利息支出負擔加重也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數據顯示,美國政府本財政年度的國債利息支付同比增長29%,是聯邦預算中增長最快的支出部分之一。2023財年第一財季,美國公共債務的利息支付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70億美元,或37%,達到2100億美元。

圖片來自作者
圖片來自作者

利息支付增加的另一個後果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總體赤字呈爆炸式增長,同比增長了50%。具體來看,2023財年第一季度(10月至12月),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達到4210億美元,同比增加12%。美國政府債務正在逼近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預計7月之後將需要提高聯邦債務上限。

圖片來自作者
圖片來自作者

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美國面臨的是整個銀行業危機。在流動性寬鬆背景下大量購買的美債資產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被歸類為可出售資產(AFS)的美國國債開始出現浮虧。

根據FDIC數據,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國銀行系統內未實現損失約為6200億美元,其中可售國債及證券約為2795億美元。美國商業銀行目前資產23萬億美元,持有證券5.5萬億美元,其中MBS有2.8萬億美元。個人住房貸款2.5萬億美元。

銀行股的再次走弱,表明市場對美銀行股未來很不看好。

圖片來自作者
圖片來自作者

// 5個危險信號首次同時出現 //

摩根士丹利的Michael Wilson本周警告稱,熊市將“惡性”結束,將股市拖入新的週期低點。

該行的全球研究負責人Katy Hubary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寫道,在過去的一年裏,市場一直在爭論收益率曲線倒掛(歷史上一直是美國衰退的前兆)是否意味著,鑒於當前環境的關鍵特點,這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Katy Hubary指出,摩根士丹利跨資產戰略團隊最新發佈的一個“有趣的部分”,該部分考察了五個宏觀發展的匯合點,這些事件與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的敘事一致,認為經濟開始放緩並導致風險資產急劇下降。

這五個宏觀事件分別為:

  • 與三個月前相比,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遠期收益正在下降;
  • 收益率曲線反轉(或在過去12個月內一直反轉);
  • 失業率低於平均水準;
  • 美國製造業PMI低於50;
  • 淨利率超過40%的美國銀行正在收緊貸款標準。

歷史經驗表明(如圖表所示),這五個事件往往在重大市場危機(2007年、2001年)之前聚集在一起,即“今天所有五個事件都發生了,這是罕見的。”

圖片來自作者
圖片來自作者

對於股市投資者來說,這是真正值得注意的風險。正如摩根士丹利團隊所強調的那樣,自1990年以來,這些條件越多,全球股票表現往往越差。

圖片來自作者
圖片來自作者

// 即使瑞信暴雷央行仍加息 //

3月23日,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將其政策利率提高了50個基點,使利率達到1.5%。

這是連續第四次加息,政策利率的變化符合分析師的預期。該行認為,對瑞信採取的措施已經制止了危機,但同時也承認仍然準備在貨幣市場進行干預。

瑞士的國內通脹率仍遠高於瑞士國家銀行0%-2%的目標,2月份的通脹率同比上升至3.4%,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

上周,瑞士國家銀行同意向陷入困境的瑞信提供高達500億瑞士法郎(536.8億美元)的貸款,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有消息稱,該行最大的投資者沙特國家銀行將不會提供進一步的財政援助,該行股價暴跌,最後以瑞銀集團32億美元收購結束。

瑞士央行本週四表示,如果沒有今天的政策利率上調,中期通脹預期將更高,抵押貸款和房地產市場的脆弱性依然存在。該行還預計2023年瑞士經濟增長約1%,而12月的預測為增長0.5%左右。

瑞士央行稱,預計2023年通脹將達2.6%;2024年為2.0%;2025年為2.0%。年初以來,通脹率再次上升,2月份為3.4%,不排除有必要進一步上調瑞士央行的政策利率,以確保中期物價穩定。

雷曼之後,5個危險信號首次同時出現
 

相關文章

江恩小龍 劉君明
港股跌美股升,但會否左一把右一把? 作者 江恩小龍 劉君明 - 2023年6月7日

港股最近大跌,美股卻上升。很多人再笑言放棄港股,買美股。但是我們是否轉投美股呢?這十年無疑地美股是牛市,原因是量寬的因素。但是2021年美股在上升的同時,港股大跌。當時很多人都笑返...

FM choyg
FM財自 | 港股衰開有條路? 作者 FM choyg - 2023年5月31日

儘管美國債限談判有初步共識,港股連日倒跌再創今年低。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復甦或遜預期,離岸人民幣連穿多個關口,昨更創6個月最弱,令港股弱勢難改。恒生指數在「五窮月」暫累挫超過半成,恒生...

雷曼之後,5個危險信號首次同時出現

留言

評論守則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 丰富对话
  •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在此寫下您的想法
 
確定要刪除這個圖表?
 
留言
也張貼至:
 
用新的圖表更換附上的圖表?
1000
由於收到負面的用戶報告,你的評論功能已被暫停。你的狀態會由版主審核。
請等待一分鐘后再次發表評論。
感謝您的評論。請註意,所有的評論都需要我們版主的批準。因此,可能過一些時間您的評論才會出現在我們的網站上。
 
確定要刪除這個圖表?
 
留言
 
用新的圖表更換附上的圖表?
1000
由於收到負面的用戶報告,你的評論功能已被暫停。你的狀態會由版主審核。
請等待一分鐘后再次發表評論。
在留言中加插圖表
確認封鎖

你確定要封鎖 %USER_NAME%?

此舉將會令你與 %USER_NAME% 之間無法看見對方的Investing.com貼文。

%USER_NAME% 已成功加入你的封鎖清單

你剛解除此人的封鎖,必須等候 48 小時後才可再次封鎖。

舉報此評論

我覺得這個評論是:

評論被加標記

謝謝!

您的報告已被發送到我們的版主審核
以 Google 登入
以電子郵件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