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前銀本位主導了歐亞經濟,而隨著英國在金融革命下推行金本位(1717年),通過英國近百年的推動,黃金逐步取代白銀,並成為政府發行貨幣的背書,並構建貨幣兌換黃金的信託機制,加強了黃金作為傳統避險工具的特性。由銀本位轉換至金本位期間,英國、荷蘭、法國及西班牙持續了近200多年的戰事,由歐洲本土互毆至英倫海峽,由大西洋激戰至印度洋,由南美洲搏鬥至北美洲,戰爭的理由以宗教、維持正統繼承權為名義,實質以爭奪利益為本質。而從未遏止的戰亂,推動了科技、金融及航海革命,並加強了黃金的認受性。而英倫金業本文章就是從歷史、經濟及政治演變的角度,分享歐洲16至19世紀近三百年戰亂期間金銀的故事,讓讀者們明白黃金的投資價值是如何鍊成。
大航海奪金搶銀之戰
隨著16世紀西班牙及葡萄牙借航海革命,在美洲獲得大量金銀,西班牙成為新一代的歐洲覇主,並吸引到歐洲沿海國家發展自己的航道,這亦是地理大發現的大航海浪漫時代。這階段,金銀大發現擴充了貨幣量,大大推動了經濟活動,亦同時誘發通脹壓力,而過度依賴搶奪而回來的金銀造成慣性循環,打擊本土經濟發展。這階段的金銀沒有統一的價格,在各國有各自的兌換價,受當地的政經穩定性影響。
與西班牙抗衡的荷蘭與英國,為了搶奪地理大發現的利益,則借助公司革命以獲取資金推動航海業發展,並建立海軍(海盜)與商船貿易的混合體(東印度公司),並透過搶劫及殖民地貿易逐步消磨西班牙霸權,當中法蘭西斯‧德瑞克更獲得當時的英女王伊利沙伯出資支持出海搶劫金銀,可說是皇家海盜,至今亦是英國家傳戶曉的傳奇人物,並影響到英國以國力發展海上貿易的發展。
然而,海上搶奪的金銀雖然豐厚,但亦難支持龐大的軍事開支。大部份時間處於劣勢的英國,在光榮革命後,獲得荷蘭金融革命的洗滌,進行了金融改革,並透過授權商業銀行發幣及發債以獲資金支持軍費,並成立英格蘭銀行,最終靠金銀集資扭轉敗局。
英倫金業進階提示:由於金銀是16,17世紀前的主要貨幣媒介,促成貨幣革命促動本土經濟之餘,亦增加國家的影響力,古羅馬就是透過貨幣擴充政權的控制力。當然,軍事活動自然需要貨幣支持,而為了換取更多的金銀,以支付軍費,從羅馬時代開始就己經有把稅收權賣給商人的機制。同樣地,自古羅馬時期就有濫發貨幣,貨幣的含銀量不足,最終做成惡性通脹,至政權敗落。
以地產背書貨幣亦貶值至廢紙
到了18世紀後期,英國先是進行金本位改革,以黃金作貨幣背書,以每一盎司黃金兌換三英鎊十七分令,以解決英國白銀不足及流出的困局,並透過中央銀行發鈔及發行國債,獲取資金發展海軍,並最終成功排擠各個對手,挑戰法國悠久皇權地位之餘,並為爭奪北美洲及印度的治理權,與法國展開了第二次百年戰爭,最終引發了環大西洋革命,促成美國獨立戰爭(1776年)、法國大革命(1789年)、拿破倫戰爭(1803年)及中南美洲各國獨立(1810年),在這百年的戰爭中,誰擁有更多的金銀及貨幣,誰就有機會贏得所有。
法國波旁皇朝為了與英國對抗,資助了美國獨立戰爭,但法國政府在高財赤下濫發貨幣,做成超級通脹。加上天災做成糧食危機,重啟三級議會後民怨進一步升級,並引發法國大革命,期間革命政府嘗試以教會財產作背書發行貨幣「指券」,以支持革命政府及軍事行動,但同樣地由於濫發,以及土地本位較難兌換,而且土地價格並沒統一的標準,很快地指券貶值到只有面值的千分之三,並最終成為廢紙。
英倫金業進階提示:以地產為背書的「指券」發行亦失敗,今天在沒有資產背書的虛擬幣又怎可以活下來?在投資市場價格歷史的軌跡裡,總會有短暫的瘋狂及不理性價格行為,但以長時間看價格總會回到合理水平,當炒作熱情退潮,就會出現人踏人的撤資潮。正如巴菲特愛說的一句話:「退潮時才看到誰沒有穿褲子!」
英國金本位的違約危機
法國大革命經過多年的混亂後,拿破倫成為法國的領導人,並試圖以拿破倫戰爭統一歐洲對抗英國,拿破倫戰爭(1803年)可以說是進入現代戰爭的階段,拿破倫是歐洲首個以整個國家資源投入戰爭,在過去歐洲國家亦是以僱傭兵制進行軍事行動,而拿破倫戰爭亦同時推動了工業革命加速,以投入整個國家的工業生產以支持軍事行動。面對龐大的開支,而英國更有機會戰敗的陰霾,英倫銀行面對擠兌黃金的壓力,英國政府被迫在拿破倫戰爭時停止金銀兌換,直至1816年拿破倫戰爭結束後,英國政府為了挽回市場對英鎊的信心,重新鑄造索維林金幣,並制定《貨幣法》,制定以英鎊兑換金幣的法案。英鎊才再次獲得支持。
1825年因為英倫銀行在拿破倫戰後採用擴張貨幣政策,而引發大量投機性企業及過度借貸,加上英國當時對拉丁美洲投機性投資產能過剩,觸發了大型的結業及倒閉潮,亦引發擠兌黃金的壓力,而最終英倫銀行獲得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幫助,才避過了違約風險。在金本位違約的案例中可見,市場信心及黃金的兌存量,是決定金本位能否持續的核心。
拿破倫戰爭後的數十年歐洲進入了較為穩定的週期,一方面自然是長年的消耗做成各國國庫及人力空虛,當中法國及英國國力亦元氣大偒,而同時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加強了國與國的貿易聯繫,英國更在1846年取消關稅,並在1860年與法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而同時普魯士則推動德意志關稅同盟,所以,由1820年至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歐洲可以說是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
英倫金業進階提示:歷史告訴我們,經濟發展持續創造紅利下,戰爭的機會亦會降低。而缺錢及貧富懸殊往往是戰亂的最終原因。
英國如何借金本位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英國在19世紀中後期持續推動全球貿易發展,並試圖以金本位推動英鎊攻佔全球貿易,但事實上英倫銀行的黃金存額並不足以兌換濫發的紙幣,但由於當時並沒有數據公告英國己發行英鎊,以及英倫銀行的存金量透明度不足。所以,英國繼續採取以假亂真的手段,並穿上全球貿易及軍事強國的外衣,繼續濫發紙幣。
在19世紀中期,各國政府亦有討論金本位與銀本位誰熟輕重的辯論,而英國在各國討論中亦作出外交的干預手段,而美國對有關金本位還是銀本位的爭論,更是觸發南北戰爭(1861年)的其中一個原因,最終由代表華爾街、金本位及工業革命的北方政府,戰勝以農業及銀本位為信仰的南方政權,而北方政府戰時發的綠鈔,即綠色欠條就是美元的前身。及後,多個新興發展國家亦在1870年後宣布投入金本位的懷抱,分別:德意志帝國1872年、美國1873年、日本1897年等,亦相繼選擇了金本位。
由於金本位逐漸獲得市場認可,19世紀末英鎊的公信力及影響力亦達到頂峰,英國利用英鎊滲透全球經濟體系,並積極以印鈔投資於新興國家,從股利及利息回報中,加入貿易盈餘,抵銷了歐洲及美洲的貿易逆差,而為了推一步發展空手套白狼的絕技,倫敦逐步發展成全球的金融及經濟中心。
1899年英國侵略波耳(南非),當時各國亦認為英國的軍事行動屬於「侵略」行為,而英國霸佔波耳的目的,是因為當地發現當時全球最大的黃金礦脈。這行為不是完全貪圖黃金的開採價值,更是為了保證英國金本位的穩定性,穩固英鎊的公信力。
英倫金業進階提示:英國推動金本位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政經權謀百科全書,當中說明歷史的軌跡是可以透過文化革命、科技創新及游說權謀而改變,世界上總有人嘗試破壞昨天的規則,爭取成為新的既得利益者。
作為投資者,若沒有察覺到環境的改變,抱著舊觀念而操作,往往就會面對虧損,正如金本位在逐步獲市場接受的階段,銀價就持續的下滑,但金價則持續獲得支持。
誰掘起,就打誰!
19世紀普魯士(德國)掘起,聯合德意志地區組成「日耳曼邦聯」,透過區內免稅及推動學術、科學及工業進行快速擴張,生產力直迫英法,快速成為全球第三生產力強國,由於普魯士在宗教及人民思想上與英法的差異(帝國主義 VS 自由主義),加上經濟及貿易威脅,法國最終在1870年向普魯士宣戰,但結果法普戰爭中法國大敗,普方為報復拿破倫耶拿戰爭時的大額賠款屈辱,法國需要簽訂苛刻的賠償條約(這亦為一戰時,德國需要接受苛刻賠償埋下伏線)。
戰勝後的普魯士進一步發展軍國主意,10年間海上軍事力量更直迫英國,在德國貿易、軍事及文化的擴張壓力下,歐洲局勢又一次趨向緊張,為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
在拿破倫戰爭後至一次世界大戰前,金價相對穩定,因為英鎊及各發展國家亦採用了金本位,而且,期間英國亦沒有面對任何重大的政治或經濟威脅,但隨著步入20世紀,美國及德國在經濟及貿易上威脅到英國後,英鎊金本位又逐步面對挑戰。
今天的世界秩序,很大程度是因為一次世界大戰與二次世界大戰而構成,然而早在一次世界大戰前,英鎊才是世界貨幣,英國及法國才是領導世界的強國,當時美國還是新興國家。然而一戰及二戰則全球經濟面目全非,戰事怎改變全球大局,英倫金業將在西方經濟危機與金價《戰爭篇‧下》,與讀者們分享。
英倫金業進階提示:歷史有趣的地方是重覆性及報復性,歐洲在15至19世紀的進程中,不斷重覆著休昔底德陷阱。史學家休昔底德描寫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在「伯羅奔尼撒戰史」中提及:「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無可避免,主因斯巴達對雅典崛起的恐懼。」。亦即每有新興國家掘起,必吸引舊有帝國恐懼,而引發戰事。從英西戰爭、英荷戰爭至英法戰爭就可見新舊權力的矛盾更替。
西方政權恐懼新興掘起要脅的DNA深入骨髓,從中可見自由主義背後並不漂亮,盡見人性唏噓。
金銀的保值能力得到悠久的歷史支持,所以,每當金融市場出現危機或地緣局勢不穩,本土貨幣或資本市場的認受性就有機會下降,而貨幣購買力下降會更有機會觸發通脹及經濟衰退危機,為了對抗通脹,投資者會賣出本幣或資產,轉而持有金銀,在避險、對抗通脹及投資與投機的支持下,金銀價就進一步獲支持。而央行在當中的影響是不可忽視,這亦是為甚麼投資金銀,需要關注央行政策變化。
英倫金業培訓師Wayne Lai分享:大部分的市場危機亦不是一蹴而就,情況與金價即使大週期趨勢造好,但在當行情未爆發前,可能大部分的時間裡表現極像岌岌可危。所以,投資者需要認清環境,把握週期性的投資機會,避免跌入經濟危機的陷阱當中。
【作者簡介】黎永達
香港資深金融從業員,曾服務知名金融公關、財經媒體及投資銀行。過去服務機構包括Societe Generale、CMC Market、KVB昆侖等。同時為大專客席講師、財經媒體定期嘉賓及財經讀物著者,多次代表香港出席世界金融行業論壇,現為英倫金業集團及英倫金業研究及市場主管,多年為服務機構贏取眾多行業大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