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數盤中暴拉超過5%,一掃之前的下跌陰霾。
指數的大漲,離不開一眾成分股的貢獻,最大的權重寧德時代 (SZ:300750)大漲超過8%,同時,其他的新能源股票、生物醫藥股票、半導體股票也出現大幅反彈。
今日的成長股暴動,到底能不能持續?未來又會如何演化?
因何事而暴漲?
作為此前出現暴雷的板塊,今天新能源的集體暴走,消息面上流傳一個重磅利好,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政策會往後延續一年,對燃油車置換新能源汽車也提供補貼,新能源汽車下鄉也有被提及。
這對於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可謂及時雨,因為剛公佈的4月份汽車總體銷量出現了50%的跌幅,燃油車就不說了,但一向被視為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也出現增速下滑,幾位新勢力的銷量同樣下跌較快,汽車工業是最重要的製造業之一,上下游綁定了很多產業、產值、就業、稅收,是GDP最重要的成分行業之一,同時也是居民消費的重要一環,屬於大而不能倒的行業。
對於消費型行業來說,沒有什麼比直接刺激銷量更有效的了,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多次提及消費對於宏觀經濟的重要性,而面對現在消費不振的現實,預期國家出於穩增長、保就業的需要,在刺激消費的政策推出上仍然有值得期待的地方,不僅新能源汽車,其他的消費行業也一樣。
除了具體的行業刺激消息,宏觀上也出現了不少緩和,美國媒體釋出總統拜登為應對通脹有可能取消部分特朗普制定的對華加征關稅,若最終成事,將有效刺激中國的對美出口,緩解出口增速下滑對中國經濟的壓力。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此前急劇下滑之後,也出現了企穩的跡象。
另外,一個令國民欣慰的資料,是上海疫情,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人數繼續下降,使大家看到抗疫勝利的曙光。
週邊示好、國內疫情趨緩、行業刺激政策的預期,使得今天的創業板、成長股出現久違的暴動,當然,如果還要加上一點,那就是此前經歷太大的下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美股因為加息政策而連日大跌的影響,尤其是港股,隔夜美股終於有了止跌的跡象,所以今天的成長板塊出現暴力反彈,也就順理成章。
生物醫藥迎來重磅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除了新能源、半導體板塊,生物醫藥板塊也出現了大反彈,A股、港股都如此,此前跌足一年的創新藥、CXO、醫療器械,都出現上漲,而且漲幅還相當大。
除了上面提到的市場因素,生物醫藥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
對於其他行業,這類規劃檔或許只是官方語言,但對於生物醫藥行業來說,這個規劃檔就異常值得關注,因為這個行業在過去一年,下跌幅度實在太大,至暗時刻也已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至今股價仍然跌跌不休,看不到出路。稍微拉長一點時間,中國的生物醫藥行業,經過了出生、高光、瘋狂,再到墜落,也不過五六年的時間,套用以前的習慣用語,我們是用五六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只是放在現在,不知道是應該自豪還是應該有別的心情。
不管怎樣,這麼大的一個規劃性檔,對一個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重磅檔,到底藏著怎麼樣的投資機會。
規劃檔提到,“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動力,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展望2035年,按照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我國生物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國際前列,基本形成技術水準領先、產業實力雄厚、融合應用廣泛、資源保障有力、安全風險可控、制度體系完備的發展新局面。
這個似乎只是一貫的官方用語,尚且看不出什麼來,但值得注意的地方,還有一個,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度,開展生物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補齊底層技術、關鍵部件、共性基礎技術和材料、基礎軟硬體等發展短板,加強供需協同,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如果深入體會一下這句話,可以看出國家對於生物醫藥產業一個總的指導思想,那就是要求企業往國家所需要的基礎研發和創新進發。
其實,國家這樣做也無可厚非,醫藥負擔一向被稱為居民支出的“三座大山”,過去多年的市場化,使得整個行業都出現了很多亂象,各種利益綁定、勾結、唯利是圖,最終的成本都落在了老百姓身上,醫療支出又屬於剛需中的剛需,生病了不看醫生不吃藥,那相當於等死。所以,在這些年雷厲風行地進行各種醫藥控費、降費,雖然給不少醫藥企業、醫療機構的生意造成負面影響,但是收穫的是整體社會的福祉,是整體國民都能享受的價值。
對於創新藥的發展,國家也是非常的支援,從放開審批、政策支援、資金支援,到上市融資通道,可以說能夠給予的基本都給了。不過,從結果上看,還是顯得參差不齊,雖然幾家大的生物藥企,而且也做出了全球最熱門的創新藥,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純粹資本助推,沒有實質成果的公司,所以去年7月份,國家收緊了創新藥的審批,生物藥企的股價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啟下跌模式,到現在仍然如此。
這其實就是一種倒逼,和互聯網反壟斷類似,目的並非要這個行業消亡,而是要引向一個能夠兼顧國家、社會、國民和企業利益的發展方向。說白了,就是作為技術領域,如果心裡頭只想著通過簡單的模式創新,做一些表面文章,然後去和小商小販搶生意,那這種生意既不是國家鼓勵,也不受國家待見。
對於企業而言,要麼攻堅克難,要麼歸於平淡,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舉國體制?
當然,不管是醫藥還是其他的技術領域,社會價值、國家利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始終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做基礎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從成本的角度看,是一條困難的路子,美國的模式就是用資本+市場的方式引導,中國有自己的特殊情況,純粹交給資本和市場,收效不見得好,而資本+市場+政府或許更適合中國。
從規劃檔中,我們還看到兩個制度安排--“揭榜掛帥”、“賽馬”,這並非新詞,在近年來的政府科技攻關中經常提及,這種制度也被外媒評價為當年的原子彈攻關制度的延伸,目的就是為了在國家重大緊迫的科技專案能夠快速實現突破,以解決近年頻繁出現的關鍵技術被卡脖子的問題。
現在,這種做法從晶片、軟體等IT產業延伸至生物醫藥產業,有兩點預示很重要。
第一,不要懷疑國家對重大技術突圍的決心;
第二,企業若是和國家提倡的發展方向一致,大概率會獲得不少政策上、資金上、人才上、技術上的扶持,但如果不是,那就會是另外一番風景。
從這個角度上看生物藥企的前景,其實非常明朗,誰的研發實力足夠硬,誰在研發路上走得最堅決,大概率就是未來的贏家,儘管現在的日子過得艱難,這點也非常切合生物醫藥行業的特徵。可以預見的是,按照“揭榜掛帥”、“賽馬”制度,那些研發實力羸弱的生物藥企,應該用不著幾年,就會從市場上消失。
至於國家提倡的生物科技發展方向,規劃檔也有提及,如:
1、加快發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推動以單分子測序為標誌的新一代測序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基因測序效率、降低測序成本,加強微流控、高靈敏等生物檢測技術研發;
2、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創新,突破生物製造菌種計算設計、高通量篩選、高效表達、精准調控等關鍵技術,有序推動在新藥開發、疾病治療、農業生產、物質合成、環境保護、能源供應和新材料開發等領域應用;3、發展基因診療、幹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等新技術,強化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加快相關技術產品轉化和臨床應用,推動形成再生醫學和精准醫學治療新模式;4、部署開展中醫藥治療重大疾病作用機制及針灸作用原理研究;5、鼓勵發展生物計算、去氧核糖核酸(DNA)存儲等新技術。
6、加快疫苗研發生產技術反覆運算升級,開發多聯多價疫苗,發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療性疫苗,提高重大烈性傳染病應對能力。
對於生物醫藥的投資者,需要做的,就是在此6大方向尋找基本面扎實、研發實力強大的標的。生物醫藥是格隆匯長期跟蹤的板塊,更多深度的個股研究資料,可掃碼添加助理獲取。
成長股的後市如何看?
最近的市場,炒作風格主要是消息面,成長股尤其明顯,加息利空襲來,大跌一波,有個刺激政策,隨即大漲一波,波動很大,節奏也很快。
對於成長股後市如何演繹,大方向上,中長期還得看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短期仍然是消息面。至於具體的板塊和個股,就會出現分化。
從宏觀上看,由於經濟增長仍然受制於各種週邊和內在的壓力,短期內還看不到反轉的趨勢,所以成長股未來業績的預期仍然很難像去年那麼樂觀,表現到股價走勢上,漲漲跌跌仍然會是常態,跟隨消息面的炒作仍然會是主流。
具體到板塊上,對於成長確定性比較高的方向,例如新能源,可以看高一線,因為這些板塊所面對的地緣政治風險、政策風險相對低,而增長空間又是最廣闊的,當然,如果美國那邊針對中國的新能源行業實施制裁,那就要另當別論了;對於半導體、生物醫藥方面,同樣是成長空間大,但因為面對的地緣政治和政策風險相對要大一些,所以股價有上漲的動力,但是也有可能出現的風險甚至黑天鵝,需要注意風險和倉位元控制。
總的一句話,如果提前埋伏,吃到消息面炒作的紅利,股價爆拉的時候,趁機獲利了結,是不錯的選擇,而沒有提前埋伏的,切忌盲目追高,這樣做等於將自己置於風險中,除非打算做長期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