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市場十分熱鬧,最備受關注的當屬美國十年期國債。
上個月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在1.6%左右徘徊,這段時間,已經漲到2.8%左右。收益率的變化也牽動了市場的神經,驅動著市場的情緒,那麼美債為何威力如此之大?
今天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了解美國國債的發行機制,國債類型 ,和國債票面利率的形成機制,還會結合美聯儲最新的政策做一個解讀,希望大家對美債有個全新的認知。
一,什麼是美債
美國有財政部,國會,美聯儲這三方,首先財政部不能自己印錢,要搞各種建設需要錢的時候就只能是使用稅收以及社會上的各種財政收入,但是這筆錢早就不夠花了。據統計,2021年,美國財政赤字或高達3.4萬億美元。
沒有錢了怎麼辦?就只能去借錢,打的借條就是國債,借條的利息就是國債票面利率,用財政部每年的稅收收入來還這筆利息。財政部能找任何人借錢,誰買了國債相當於借錢給財政部了。只是財政部沒賣完的國債,美聯儲就不得不吃下。
國會有什麼用?國會主要是給財政部一個額度,額度不夠用了,還需要再拿錢,那就要徵求國會的同意才可以。
簡而言之,就是代表美國政府的財政部打的欠條就是國債。
二,美債類型與美債拍賣
按還本付息的時間來劃分,主要有短期國債(小於1年),中期國債(2年-10年),長期國債(30年),之前前財政部長姆努欽也有考慮過發行50年期的國債,最後還是沒有落實。
短期國債是沒有利息的,都是折價發行,比如票面價格是100美元,賣給投資者98美元,那麼收益就是這2美元。
中長期國債都是每半年付息一次。
美債的發行,都是採用的拍賣發行製度。這裡要注意的是,在拍賣過程中,最少要100美元或者100美元的整數倍(跟可轉債是一個道理)。只要是滿足要求的投資者,都可以在網站去申請購買。
拍賣是這樣進行的:
財政部會公告,要在市場藉多少錢,借錢幹什麼,比如要藉2億美元。
這時候,買方就會先在網站進行報價,報出自己想要的利率以及準備認購的金額。
買方肯定是希望利率越高越好,因為到時候能拿到更多的利息。但是財政部是希望到時候還的利息越少越好,這時候財政部會把報價由低向高排,每個報價都有對應的購買金額,當總購買金額到了本次發債的額度,其餘的報價就不接受了。
為了防止有人壟斷,還有個規定就是單個客戶不能購買超過總額度的35%。
拍賣的結果大家都可以去查得到。
以上圖為例,美國十年期國債票面拍賣最高最高利率為2.720%,而比較短期的美國二年期國債最高票面利率就是2.250%。這個也很好理解,時間越長,風險相對就高一些,對應的風險溢價也就高一些。
結合美聯儲剛剛進入的加息週期來進一步說明:美聯儲加息,帶動的是整個市場現金的使用成本,反應在市場上就是利率的上升,在進行國債拍賣的過程中,會使得被拍賣的國債票面利率也上升。只有債券的利率高於定期存款的利率,也才會有人去買國債,不然的話,大家都把錢存銀行。
反過來,這也有助於進一步解釋拍賣的票面利率主要還是取決於聯邦利率水平,接下來美聯儲不斷加快加息節奏,聯邦利率整體水平會越來越高,對應地財政部舉債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三,美債收益率
在加息週期中:
債券價格會隨著發行利率的變動密切變動。新發行債券的利率上升會帶來老債券的拋售,拋售帶來債券價格下降,而價格下降帶來到期收益率的升高。 (獲得同樣的利息,以前要99美元買到,現在只要95美元買到,對於95元買到的投資者來說,到期收益就提升了)。新債利率上升會帶來新債買的人多,從而價格上升,到期收益率下降。
經過在市場上的交易,舊債收益率上升,新債收益率下降,最終會導致新債老債同時期的到期收益率一致,就是我們看到的N年期國債收益率了。
這個收益率實際上是市場博弈出來的結果。
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是市場上所有剩餘期限為美國十年期國債如果按照現有的價格持有到期的實際收益率,這個跟當初發行的幾年期國債沒有關係。例如30年前發行的美國30年期國債,已經過了20年,還剩10年到期,我們現在看到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是包含了這個週期是30年的國債的。
這裡要注意區分一下票面利率跟到期收益率。票面利率是一開始就固定的,取決於當時整體的一個利率水平。到期收益率是交易過程中二級市場確定的,隨市場行情變化,是票息+價格變化的綜合收益。
四,美聯儲與美債
美債就是美聯儲實施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工具。
美聯儲購買財政部的各種債券,借錢給財政部,市場自然就有了流動性。
2020年3月疫情以來,美聯儲每月購買至少8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400億美元的房產抵押貸款證券,兩年裡買入了接近6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相當於直接給財政部6萬億美元投放到市場。這個過程也叫做擴表(QE),這個表就是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債券資產與美元負債同時增加。
購買債券只是擴表(QE)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實際上美聯儲的這個資產負債表非常複雜,不僅僅是包含債券資產與美元負債,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
去年11月開始,由於持續不斷的通脹,美聯儲會後宣布11月起每月少購債150億美元,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聊的Taper,Taper是屬於QE的一個尾聲,只是每個月借給財政部的錢變少了,但是仍然是在擴表的階段。
4月13日電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週二接受實時直播採訪時稱:
“我們正在通過有條不紊地收緊貨幣政策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將進行一系列的加息以及啟動縮表。可能最早在5月份做出縮表決定,6月開始實行。”並表示,其相信美聯儲有能力在不破壞勞動力市場的情況下給通脹降溫。
這裡出現了“縮表”這個詞,一種很直接的方式就是把美聯儲之前買的債券期被償還之後,美聯儲直接從賬本上把左右兩側對應的數字消掉,而不選擇把資金再次用到購買新的債券上。不過這只是美聯儲運用美債工具縮表的一種方式。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美債貫穿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每個階段。
五,總結
讀到這裡,其實就明白了為什麼最近美債牽動著市場情緒,其實美債收益率算是結果的一個反饋,根本原因還是美國通脹水平高企不下,為了應對通脹,美聯儲只能盡快加息,這直接導致新的美債票面利率上升,老債被拋售,疊加縮表預期,最終帶來了恐慌拋售。
說到美債,就不得不談美國債務問題,這個話題,我們下回再給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