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網購日優惠: 高達60%折扣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國造船企業前5個月接單量121艘,位居全球第一

發布 2020-6-11 上午02:36
中國造船企業前5個月接單量121艘,位居全球第一

本文來自航運界網。

根據克拉克森最新一期報告,今年前5個月,中國造船企業累計接獲訂單量121艘,共計288萬修正總噸,佔同期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的62%;韓國接獲訂單數爲32艘,共計90萬修正總噸,佔同期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的19%;日本接獲31艘,共計49萬修正總噸,佔同期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的11%。

單就5月份而言,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爲27艘,57萬修正總噸(CGT),訂單量僅爲4月份的40%。中國造船企業接單量爲13艘,共計27萬修正總噸,佔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的47%;韓國爲8艘,共計23萬修正總噸,佔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的40%;日本2艘,共計5萬修正總噸,佔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的9%。其中,中國造船企業接獲的13艘新造船訂單,有10艘爲來自本國船東的訂單,佔比達85%。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卡塔爾石油公司在滬東中華造船和韓國三大造船企業下單的LNG船訂單均未納入此次報告的統計範疇。

就船型而言,今年前5個月,蘇伊士型油輪和阿芙拉型油輪的訂單分別比前一年增加18%和72%,而VLCC、集裝箱船和散裝船的訂單量全部下降。

從各國造船企業手持訂單量來看,截至5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訂單量爲7225萬修正總噸,與4月底相比減少122萬修正總噸,降幅爲2%。目前中國造船企業手持訂單量爲2624萬修正總噸,佔全球手持訂單量的36%;韓國造船企業手持訂單量爲2022萬修正總噸,佔全球手持訂單量的28%;日本造船企業手持訂單量爲1024萬修正總噸,佔全球手持訂單量的14%。

就交付量而言,截至5月底,全球新造船交付量總計爲178萬修正總噸,與4月底相比減少了30萬修正總噸,降幅爲14% 。中日韓三國的交付量依次爲51萬修正總噸、27萬修正總噸、93萬修正總噸,佔比全球新造船交付量分別爲29%、15%、52%。

此外,數據顯示,最近3年來的全球累計承接新船訂單量大幅減少,2018年爲1582萬修正總噸;2019年爲1217萬修正總噸,下降23%;2020年到目前爲止爲469萬修正總噸,下降61%。

業內人士表示,全球訂單量大幅縮減,導致的直接結果,很可能是新造船船價銳減,造船企業極有可能因船價下跌而面臨財務吃緊的壓力。

但新造船價格降低對造船企業利潤的影響,或許並不像人們最初想象的那麼大,因爲造船成本的降低將幫助他們緩解此方面的壓力。此外,鋼材價格、船用備件價格和匯率等方面的變化,都有可能幫助造船企業減輕財務負擔。

(編輯:郭璇)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