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今年以來,對美聯儲的加息押注愈發激進,從最初的預期加息三次到加息4次甚至同時縮表,高風險資產遭猛烈拋售,美股成長股一再回撤,許多投資者認為現在已經到了“抄底”成長股的好時候。
上周,納指的表現是2020年10月以來最差,主要是受到科技及必需消費類股份影響,其中Netflix業績欠佳是關鍵。
摩根士丹利高級投資經理Andrew Slimmon表示,投資者應該避免在成長股低價的時候選擇買入,因為“熱度一旦褪去,將會持續很長時間”。他說,直到沒有人愿意投資成長股的時候,才是它們觸底并且可以投資的時候。
近日,Slimmon加入了“What Goes Up”播客,討論了他近期的投資標的,他還解釋了MSIF美國核心投資組合基金(MSIF U.S. Core Portfolio fund)是如何在2021年以36%的漲幅擊敗標普500指數的。下面是摘錄的對話要點。
問題:你在節目開始前給我們寫信說,“避免在高增長股票拋售時進場買入的誘惑”。你說,“我的經驗是:一旦熱度褪去,就會持續一段時間”。那么從歷史上看,你能舉出任何先例嗎?把互聯網泡沫作為比較,是不是不太準確?
Slimmon:所以,首先,我想申明:我不是一個價值型經理或增長型經理。我并不是一直在宣傳我的投資理念是什么。我只是在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成長股之所以上漲是因為它們經歷很長時間,而大多數人則是在成長股到達頂峰后才買入的。而與互聯網泡沫的類比之所以正確,是因為它意味著,每當它們開始上漲時,總有人選擇賣出。因此,在更高的水平上賣出會有巨大的阻力,因為很多人已經賠錢了。對我來說,這聽起來很像互聯網泡沫和其他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將不會出現V型底部,因為有太多人選擇拋售。
所以,你關注哪一類?你認為納斯達克100指數會像當時(2000年互聯網泡沫)那樣下跌嗎?還是會更像Cathie Wood類型的基金?
Slimmon:它與2000年還是有區別的。2000年,納斯達克100指達到了令人發指的高度,其中一些超大市值科技股的市盈率也達到了三位數。當我觀察現在一些成長型科技股票時,它們和2000年的時候一樣貴。但是納斯達克100指數所包含的大型科技股。所以我認為,與納斯達克2000年的崩潰相比還不夠準確,因為我認為真正的大型科技股并沒有那么脆弱。
問題:那么你希望在什么條件下可以重新選擇持有成長股呢?
Slimmon:我認為是第一次賣家倦怠,也就是當壞消息傳來,股票能停止下跌,因為沒人愿意賣出了。我不確定我們是否已經到了那一步。我沒有看到大規模的投降。我的意思是,雖然科技股已經下跌了很多,但這些股票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拋售。另一種思考方式是,當沒人相信他們還能逢低買入時。那是谷底的時候,不是嗎?當人們說,“我不想碰他們。這些不能投資”,那將是我感興趣的時候。但是當人們說,“嘿,你覺得怎么樣?”因為賺大錢的記憶還太近,這促使人們嘗試抄底。
我做這行已經很長時間了。人類的行為不會改變。所以當這種類型的泡沫破裂時,你會得到反趨勢的反彈,它們上升一點,然后下降,然后上升,下降,直到人們說,“關于那件事,不要再問我了。我不想談這個。”那是將是我感興趣的點,“哦,這很有趣。”也許這意味著他們已經跌到谷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