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盡管近期投資者普遍擔憂美聯儲提前加息甚至縮表將導致資金流出港股市場,但複盤曆史來看,加息並不等同于資金流出,當前影響港股市場的核心仍爲政策因素。産業監管常態化疊加MSCI全球基准指數(ACWI)權重調整仍將帶動全球資金增配港股市場。根據托管口徑計算,12月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場達498.7億港元,公用事業(主要是電力)、能源板塊流入占比最高;且龍頭互聯網企業(如騰訊(00700)、美團(03690)、快手(01024)等)以及優質物管公司(如碧桂園服務(06098)、保利物業(06049)等)亦獲南向資金大舉買入。盡管國際中介托管資金仍維持流出趨勢,但以銀行爲代表的金融股(如建設銀行(00939)、彙豐控股(00005))以及受政策擔憂影響的CXO(藥明生物(02269)等)板塊仍獲增配。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海外貨幣政策邊際收緊料不會影響全球資金長期增配港股市場趨勢,當前政策仍爲核心驅動因素。
2021年12月港股市場仍呈下跌趨勢,但跌幅收窄。恒生綜指、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下跌1.46%/0.33%/5.93%。近期投資者普遍擔憂美聯儲提前加息甚至縮表將導致資金流出港股市場。但曆史上兩輪美聯儲加息區間,港股市場均大幅上漲。加息並不等同于資金流出。我們認爲當前影響港股市場的核心仍爲政策因素,往後看,國內産業監管常態化,地産風險亦出現邊際轉向,投資者對政策的反應或將逐漸鈍化。另外,考慮中國香港在MSCI ACWI中的權重已處在十年來次低位置(3.3%),全球投資者調倉行爲也將帶動全球資金被動增配港股。結合當前港股市場基本面與極低的估值水平,我們預計二季度將是港股市場的最佳配置窗口。
12月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場,電力、能源、互聯網龍頭及優質物管企業獲增配。
2021年12月,根據托管數據測算得到的南向資金/國際中介/香港本地中介/內資中介分別流入恒生綜指成分股總規模約498.7/-556.7/540.5/-25.6億港元。其中,南向資金大幅流入港股公用事業(主要是電力股)、能源(主要是中國海洋石油)以及必選消費,資金流入占行業流通市值比重分別爲0.62%/0.37%/0.30%。另外,龍頭互聯網企業(如騰訊、美團、快手等)以及優質物管公司(如碧桂園服務、保利物業等)亦獲南向資金大舉買入。而托管在國際中介的資金則流出港股必選消費(主要是啤酒股)、可選消費(主要是阿裏、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以及公用事業(部分電力股)板塊。但12月外資顯著增配以銀行爲代表的金融股(如建設銀行、彙豐控股、港交所)以及受政策擔憂影響的CXO(藥明生物等)板塊。
南向資金影響力持續提升,12月公用事業板塊南向持倉占比顯著增長。
12月相對11月,南向資金/國際中介/香港本地中介/內資中介對港股市場持倉占比分別變化+0.3/-0.3/+0.2/-0.1個百分點,南向資金影響力持續提升。分行業來看,南向資金在公用事業、商業和專業服務、能源板塊持股市值比重提升最高,分別爲2.2/0.9/0.8個百分點。而國際中介則在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板塊持倉市值比重提升較多,達到1.4個百分點;但在運輸、食品飲料與煙草及媒體板塊持倉市值下降明顯,分別達到-3.0/-1.5/-1.2個百分點,影響力有所下滑。
12月全球資金偏好內資可選消費、醫藥、科技板塊;美股醫藥、金融、能源板塊受青睐。
12月EPFR追蹤的全球資金流入內資股/香港本地股/美股分別爲90.5/9.2/362.3億美元。內資股方面,12月MSCI公用事業(主要是電力)、能源及金融板塊表現較好,漲幅分別達到11.0%/8.3%/3.7%。其中,全球資金流入內資可選消費、醫療保健、信息技術板塊占行業AUM權重最高,分別達到0.29/0.22/0.21個百分點。美股必選消費、房地産、公用事業板塊漲幅較高,分別達到10.0%/9.7%/9.4%。其中,全球資金流入美股醫藥、金融、能源板塊占行業AUM權重最高,分別約0.63/0.56/0.55個百分點。
風險因素:
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預期,全球經濟再次探底;2)國內流動性收緊,外資持續流出中國市場;3)彙率大範圍波動。
本文編選自“中信證券研究”,作者:徐廣鴻、秦培景;智通財經編輯:黃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