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2019年研發提速,中國抗體-B(03681)投資價值持續凸顯

發布 2020-3-25 上午04:25
© Reuters.

猶記去年11月,雲南白藥做基石的創新制藥企業中國抗體-B(03681)在港股掛牌上市,一度讓以類風溼關節炎(RA)、紅斑狼瘡(SLE)和哮喘(Asthma)爲代表的免疫性疾病市場成爲生物醫藥投資市場最爲火熱的話題。

3月23日晚間,中國抗體-B交出了上市以後的首份“成績單”,在正式踏上資本市場的新徵程以後近半年時間裏,公司發生了哪些改變?

現金流充裕,研發持續提速

作爲香港第一家本土生物製藥公司,中國抗體主要在開發以單克隆抗體爲基礎的生物藥,現在專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療法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截止目前公司尚未將任何產品商業化,也無產生銷售產品的任何收入。

創新藥企業中,研發開支是公司對於新藥研發的重要支持,畢竟高投入往往也會獲得高回報。智通財經APP觀測到,2019年內,公司的研發投入相較於上年又有一次爆發式的增長,同比增長3.55倍至2.14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

根據公告,研發成本增加主要由於爲使產品組合更多元化,加大了腫瘤領域的研發投入,就以CD38爲代表的多個腫瘤靶點及一個額外的免疫性靶點來自兩名第三方的新產品知識產權轉讓費用約1.03億元;及合作協議項下有關里程碑付款的合作開發費約4370萬元所致。

腫瘤疾病作爲免疫性疾病的一大領域,符合公司免疫性領域的研發方向。儘管高昂的研發開支宛若“碎鈔機”,但好在中國抗體有足夠的資金儲備。

財報顯示,公司於2019年11月登陸港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募資約爲14.21億元,主要來自透過公司股份於聯交所上市成功配發新股份的現金淨額11.38億元,其用途多用於研發及商業化在研藥物。截至2019年末,公司的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爲12億元,可見上市融資“補血”之後,公司對研發“砸下重金”,同時也得到了令人驚喜的回報。

根據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的核心在研管線進展,其目前候選藥物研發進展順利,未來有望帶來強勁增長,前景十分廣闊。

“拳頭產品”臨牀齊頭並進

登陸資本市場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中國抗體的研發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

中國抗體的研發管線主要圍繞自體免疫性疾病治療領域進行佈局,均爲創新藥物,包括已經到達臨牀III期研發的SM03在內的兩項用於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在研藥物以及四項處於新藥研究階段的在研藥物,目標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RA),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哮喘,乾燥綜合症(SS),天皰瘡以及其他免疫性疾病。

(圖:中國抗體產品管線及研發進度)

2019年,公司的臨牀試驗項目、管線開發及商業化準備均取得重大進展,好消息首先就來自於公司的旗艦產品SM03。智通財經APP瞭解到,SM03是全球首款及唯一一款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臨牀階段抗CD22單抗藥物,是潛在同類靶點中首創的在研藥物。

而在與利妥昔單抗及英夫利昔單抗公佈的臨牀數據相比中,SM03在輸液反應、嚴重不良實踐、嚴重感染及惡性腫瘤方面均表現出更好的安全性。此外,SM03的靜脈滴注耐受性良好,對NHL及SLE具有明顯的臨牀活動性。

當下,SM03正在中國進行RA適應症的III期臨牀試驗,是國內外同類產品中RA進展最快的項目,如若獲批,有望成爲國內首個治療RA的抗CD22單抗藥物。而在此次的財報中,中國抗體公佈了該藥物的進展——截至去年年末,SM03 III期臨牀試驗已招募合共288名患者,並已接受指定藥物治療。目前,SM03 III期臨牀試驗的安全性數據也符合預期,並和II期臨牀試驗結果保持一致。

而根據公司的預期來看,在2021年上半年將向NMPA提交針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SM03BLA申請,亦通過展開白人橋接研究,積極籌備SM03全球開發。此項研究或將於今年上半年展開,有助將中國患者的臨牀數據橋接至白人數據。此外,SM03其餘適應症,包括NHL、SLE、SS的臨牀試驗也都在全速推進中,商業化團隊亦在招募組建。

從市場角度來看,2018年全球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達3890萬人,中國患者數量達590萬。全球RA治療市場規模2018年達628億美元,中國市場爲115億元,2014至2018年複合增速10.9%,由此可見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市場潛力增長強勁,SM03有望成爲患者新選擇。

除了SM03,公司進展第二的產品是第三代BTK抑制劑——SN1011,也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天皰瘡,目前在澳洲處於一期臨牀試驗。

中國抗體開發的SN1011與市場現有類似的BTK抑制劑相比,通過共價可逆模式與BTK活性位點結合,在選擇性和親和力方面均具備優勢,在確保了強大的BTK抑制作用同時,避免對BTK過長抑制導致不良副作用及毒性。經臨牀前結果證實,SN1011耐受性好且適合長期用於治療B細胞相關的自身免疫疾病。

就SN1011在澳洲進行的免疫性疾病I期臨牀試驗的進展而言,於2020年1月15日,單次遞增劑量(SAD)臨牀試驗已完成,當中有40名受試者參與臨牀試驗,概無嚴重不良事件(SAE)。臨牀試驗已進入多次遞增劑量(MAD),現時的安全性符合預期。

除了自研產品以外,公司亦於2019年1月17日,就合作開發SM17與LifeArc訂立協議,SM17爲人源單克隆抗體以對抗在2型先天淋巴細胞(ILC2)內發現的受體IL17BR,針對適應症爲存在巨大市場的哮喘和特發性肺纖維化。

從公司在研管線佈局來看,在國內市場,中國抗體在細分領域的思路毫無疑問走得最爲領先,無論是做RA還是CD22單抗,其目標自始至終都是first in class,甚至first in target。深耕於自身免疫疾病治療市場多年,公司對疾病/靶點的深入理解、紮實的研究和開發質量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在市場上有目共睹,隨着公司新藥“瓜熟蒂落”,公司的估值有望迎來新的突破。

獨立生產探索商業價值最大化

不能否認的是,創新藥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新藥研發、銷售的投入產出比是製藥企業永恆的追求,自建商業化生產基地,亦是中國抗體降本增效和抗風險的又一重要環節。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除了研發創新,中國抗體還具備獨立的生產能力以及與強大的商業化研發合作的實力,從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佈局,在大中華區擁有如此全面能力的生物製藥公司並不多見。

此前,公司曾明確表示不會依賴CMO進行生產,在海南省海口市擁有生產基地的同時,並且在江蘇省蘇州市興建商業化規模的生產設施,打造出公司商業化計劃的一部分。

公司已有的海口市生產廠房符合GMP標準,生產能力達到1200升,包括兩臺100升及兩臺500升的不鏽鋼生物反應器。蘇州生產基地最新進展顯示,該生產基地佔地約7000平方米,建成後總產能爲6000升(公司現時總產能爲1200升),2019年末,已完成行政區、測試實驗室及研發實驗室,正進行試運,預期將於2020年上半年投入營運,以支持現有及新產品開發項目。

這一部分在年報之中亦有所體現——期內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約爲4229萬元,主要由於興建蘇州生產基地所致,此舉將大幅提升集團產能。除此以外,擁有自主商業化規模生產基地,也令公司在商業化進程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各個環節落實更爲快速、高效、可控。

綜合來看,在未來,憑藉突出的研發實力和產品質量以及優秀的商業化實力,中國抗體-B在未來成長確定性較高,具有較高的中長線投資價值。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