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破壞力驚人,連史上最牛的美股亦於上周淪陷,在「黑色星期四」墮入熊市;港股跌幅雖然沒有美股嚴重,但趨勢上亦已逐步進入熊市。
大跌市為投資者帶來了尋寶的機會,最近「撈底」兩字亦頻頻曝光,究竟如何做得到?有心執平貨的投資者,可以如何操作?
現在只是個開始 港股在1月中新冠病毒爆發後已經「冇運行」,曾經從29,000水平直插26,000上下,2月份本來稍為回氣,怎料疫情蔓延全球,恐慌情緒把環球股市推入熊市,美國股市熔斷機制於上周內觸動了兩次。港股上周亦無可避免地扯進了這個環球股市風暴,恆指曾低見22,519。
事情發展至今,已經徹底升級至另一個層面,甚至可以定調為黑天鵝事件,而不再是單純的大市調整。新冠病毒是個Trigger (觸發點),即時導致經濟活動停止運作,更嚴重的,是引爆了全球經濟積壓已久的深層問題,極有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萎縮甚至衰退。
基礎因素如此岌岌可危,股市不但沒可能在短時間內反彈,恐怕這只是熊市的開始。
認清「撈底」是不可能的任務 「撈底」,是指利用觀察市場動態,試圖捕捉股價見底的一刻入貨,把潛在利潤極大化。概念上,這看似非常簡單,特別是看着股價走勢的歷史圖表和各條平均線,總覺得這該很容易。可是,現實中,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為沒有人能準確預知未來。
對於功力深、口袋也深的投資者,市況大幅波動的確製造了短炒獲利的黃金機會;至於其他投資者,憑感覺或市場消息猜度股價何時見底然後「瞓身撈底」,屬於極高危動作,尤其是在此時此刻市場風高浪急之時,那有人敢輕言何時見底。
對大部分的長線投資者來說,與其試圖捕捉股價何時見底,更可取的概念和策略,是利用熊市時機,以分批小注吸納,拉低入貨平均價。
趁低吸納的步驟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做足功課。投資者可以多花時間,篩選出基礎因素及企業前景優秀、值得長揸的股票。
接著就是步署入貨;基本策略是分小注,並攤開一段時間來入貨。最保守的,是利用銀行的月供股票計劃,好處是可以買碎股,而每月定期扣款,省掉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