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期,在各行業都經營慘淡的時候,醫療器械板塊成為一枝獨秀。
以微創醫療(00853-HK)為例,其股價在二級交易市場屢創新高,近五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四成。截至3月2日,微創醫療最新股價為13.52港元/股,漲23.81%,換手率為2.13%,最新市值233.3億港元。
在這個寒冬期,市場的交易熱情俨然吸引來了人們對微創醫療的關注。
醫療器械個企發展緩慢
通常,醫療器械作為臨床醫學的必備品,在疾病的診斷、預防、監護或治療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樣在資本市場,醫療器械也極具投資價值。不過這種情況在歐美等國家更為典型,而在我國,醫療器械仍發展較慢,較為知名的龍頭企業以邁瑞醫療(300760-CN)為著。
因起步較晚,且發展緩慢,我國的醫療器械企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小、散、亂是這一領域呈現出來的典型特點。
以個企來說,如果邁瑞醫療走在行業前端的話,微創醫療恐怕距離其還有點兒距離。
自1998年成立以來,微創醫療深耕醫療產品製造及銷售業務,業務覆蓋心血管介入及結構性心臟病醫療、心臟節律管理及電生理醫療、骨科植入與修復、大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及腦科學、糖尿病及内分泌管理、泌尿及婦科疾病、外科手術、醫療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等領域。
財務數據顯示,2016-2018年微創醫療分别實現營收27.0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29.02億元、45.95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别為9809.61億元、1.23億元、1.64億元。對比邁瑞醫療來看,微創醫療每年的營收僅為其三分之一,而淨利則僅佔三十分之一。
隨業績每年在保持增長態勢,因體量較小,微創醫療近些年也開始步入不斷的整合併購階段,增加骨科和CRM業務的佔比。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兩項業務的表現並不太理想,甚至出現了虧損。加之,近幾年公司的研發費用還在短時間出現了激增。數據顯示,微創醫療的研發費用從2017年的3.80億元大幅增至7.19億元。
這樣來看,微創醫療的壓力似乎不小。
疫情催化醫療器械發展
疫情的爆發或能為微創醫療帶來新的生機。
因疫情需要,目前醫療物資的缺口仍很大,伴隨診斷試劑盒的快速審批、防護醫用品的出口轉内銷、ECMO 技術的臨床應用,醫療器械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醫療救治中的重要性顯現,市場需求的增長為醫療器械企業的業務發展帶來了很大盈利空間。
此外,政府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再次為醫療器械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及融資環境,兩項因素疊加讓不少醫療器械企業發現不少新契機,並在短時間内出現了企業新增數量大幅增長的盛況。
新世紀評級研報顯示,截至2月10日,新增醫療器械企業數量超過2萬家,產品產能擴蘇擴張,未來醫療器械市場競爭或將進一步加速。
但同時,本次疫情暴露了我國醫療器械供應能力及研發水平在突發情況下的短缺問題。
根據國家海關總署2月12日發佈的數據,1月24日至2月11日,全國海關共驗放進口疫情防控醫療物資8.7億件,主要包括口罩7.3億只、防護服741萬件、護目鏡154萬副、消毒物品153萬件、其他醫療器械134萬件等,價值合計28.4億元。
未來,醫療物資儲備將更加重視,政府對醫療器械的投資支持力度也會進一步加大,加上民眾健康意識加強,短期内醫療器械的需求或將繼續維持高位。
不過,仍需關註疫情後期部分醫療器械產品的庫存消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