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信歷史會重演 2020年便應避開這兩個行業

發布 2020-2-25 上午09:25
© Reuters.

總統大選年通常對標普500指數有利,但這兩個行業卻是例外。

筆者相信,在選舉年買入股票是明智之舉。事實上,我認為任何時候都適合買股。只要投資者買入的是優質企業,並且打算長期持有股票,我都會舉手支持。

不過,筆者也曾看過有報導稱,在美國總統大選年,某些行業的股票往往會表現遜色。我承認,我對此感到十分好奇,因此當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指出,總統選舉年的醫療健康股和科技股表現通常落後於標普500指數(SNPINDEX:^GSPC),便忍不住要一探究竟。果不其然,要是您認為歷史會重演,便應考慮在2020年避開醫療保健股和科技股。

大選年表現低迷 Fisher Investments分析了1926年至2015年期間的股市數據,發現在每屆總統任期的四年中,標普500指數的升幅分別為57%、65%、91%和82%,而眾所周知,第四年亦是總統選舉年。

Fisher Investments的分析未有包括2016年總統大選。當年,標普500指數錄得約10%增長,假使將股息計算在內,指數的總回報率則為12%。可是,就個別年度而言,並非每個行業都能追上整體指數表現。

自2000年以來,美國合共經歷了五次總統大選年。在當中的四個年度,單純由醫療保健股組成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Health Care Select SPDR ETF(NYSEMKT:XLV)便跑輸了標普500指數。另一隻只包含科技股的Technology Select SPDR ETF(NYSEMKT:XLK)亦情況雷同,分別在於兩隻基金是在不同年份落後於標普500指數。

2000年代至今為止,投資者在總統選舉年買入標普500指數基金,將有80%機會領先醫療保健股或科技股。換言之,最起碼近期往績顯示投資者應該在2020年避開這兩個行業。

前提錯,結論錯 那麼,我們應該基於過往表現而改變投資方針嗎?筆者倒認為未必。如果我們看過上述分析後,便認為在總統選舉年,醫療保健股和科技股必定會跑輸大市,將會產生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在於只分析五個選舉年的表現,根本不足以得出可靠結論。但很不巧,在2000年前的總統選舉年,標普行業交易所買賣基金還沒上市。

幸好,我們仍能以科技企業佔比高於標普500指數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作為科技股代表。經分析後,我們發現在1984年至1996年期間的四次總統選舉中,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三個選舉年跑贏了標普500指數。

至於第二個問題,筆者認為更加嚴重,那就是在上述每個選舉年,各項因素交織所產生的影響均遠超總統選舉。

舉例來說,2000年大多數科技股暴跌是由於科網泡沫爆破,而在2008年,醫療保健股升幅超越標普500指數,背後原因是有不少投資者認為該行業的股票較其他眾多類型股票穩健。

2020年將重蹈覆轍? 2020年將有多項獨特因素影響市場,故此不可與過往的總統選舉年相提並論。今年,一些領先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支持推行重大醫保改革。隨著選舉逼近,倘若投資者認為改革快將實施,他們或會看淡醫療保健股。

此外,上述的部分參選人(特別是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麻省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均提倡分拆大型科技公司,包括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Amazon.com)和Facebook等,可能會使投資者憂慮監管行動打擊今年整個科技行業的表現。

另一方面,科技股已經在2019年取得近十年最佳成績。由於現時估值遠遠拋離標普500指數,投資者未必會願意以高價買入科技股。

人們經常引用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名言:「歷史不會重演,卻往往驚人地相似」。 筆者不肯定這話是否出自大文豪,然而當中的確有些道理。假如2020年醫療保健股和科技股落後於標普500指數,總統選舉應是其中一個原因。

不過話說回來,總統選舉年效應只會影響短線投資者。對長線投資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股票的長遠表現,就算醫療保健股和科技股在某一年跑輸整體市場,他們也不會因而動搖。有鑑於此,筆者還是會建議大家在2020年投資股票,不論醫療保健股和科技股與否,這樣即使歷史重演,或者日後發展只是與其相似,您都能把握目前機會買入平貨。

延伸閱讀

  • 2020年的20個股市預測
  • 股市調整重臨時要記住的7件事
  • 2020年繼續急升的三隻行業基金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