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近18個月股價蒸發近400億,首控集團股價坐上「過山車」

發布 2019-11-30 下午09:38
近18個月股價蒸發近400億,首控集團股價坐上「過山車」

前言:

暴跌又暴漲,接著被打回原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場遊戲里傾家蕩產!

11月27日,首控集團(01269-HK)股價「閃崩」。截至27日收盤,股價跌為0.45港元/股,市值僅剩下22.6億港元,蒸發了75.27%。同期下跌的還有成實外教育(01565-HK),盤中股價一度下跌78%。

有意思的是,28日開盤後,首控集團隨即大漲,盤中最高漲幅超過108%。不過,隨著首控集團發佈澄清公告,股價開始回落,最終以0.465港元/股收盤,微張3.33%。

百億市值的股票瞬間就被擊破,70多億港元說沒就沒……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令人咋舌,作為這場「鬧劇」的主角,首控集團為何會讓股價坐上「過山車」?而首控集團的股價究竟是值百億,還是只有現在的20多億港元?

首控集團持股成實外教育和雅高控股

在首控集團27日「閃崩」之前,11月21日,雅高控股(00496-HK)同樣出現閃崩,下跌幅度甚至比首控集團還要大。截至21日停牌,雅高控股由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14.8港元/股跌至21日停牌時的0.305港元/股,跌幅達97.94%,市值瞬間蒸發近450億港元。

有意思的是,在雅高控股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首控集團持有雅高控股4.58%的股權。而且,首控集團與雅高控股均被納入MSCI香港指數。

更加巧合的是,2018年5月,首控集團被納入MSCI指數。而在隨後的2018年6月,首控集團股價出現慘跌;2019年11月8日,雅高控股獲納入MSCI指數,不到半個月,雅高控股同樣出現慘跌。

這種現象屬於比較常見的「炒納入」,就是一旦符合指數的股票被納入,借著市場看高的情緒把市值炒高,等待接盤資金進場,隨後便出現「閃崩」,用較低的價格回收。這種現象在港交所較為常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仙股」。

「仙股」的一大特徵就是企業實體經營上並無較為出色的成績,營收和淨利潤都呈現出不同幅度的下滑,而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卻截然相反,通常是企業股價連續攀升。

以雅高控股為例,根據企業財報披露,雅高控股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僅為4795萬元,同比下滑51%;同期,雅高控股淨虧損約2902.7萬元。而在2018年同期,雅高控股虧損更高,為4103.9萬元。

即便這種情況下,雅高控股的股價自年初的不足0.5港元/股,一路上漲到2019年9月中旬的近9.5港元/股。隨後在9月23日、11月21日接連兩日出現「閃崩」。

與之相對比,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首控集團持股12.4%的成實外教育要好得多。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7.54億元,同比增加27.7%;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為2.36億元,同比增加11.1%。且近年來企業業績非常穩定,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如此堅實的業績表現,讓成實外教育與雅高控股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截然不同。在11月27日股價出現較快下跌之後,成實外教育股價很快得到恢復,出現深V型變動態勢。這表明,投資者對於成實外教育的市場認可度還是非常高的。

近18個月丢掉400個億,首控集團為業績買單

與雅高控股相類似,首控集團的業績表現同樣非常糟糕。

2019年上半年,首控集團實現總營收約為6.47億元,較2018年同期減少了36.32%,其中集團上半年虧損約為1.90億元。而與雅高控股如出一轍,2018年上半年,首控集團同樣出現巨額虧損,期内虧損約為3.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賬上可使用的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僅剩下4.38億元,企業在2019年上半年融資淨額約為-3.68億元。而同期,企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負債約為13.53億元,首控集團的資金鏈狀況非常緊張。

從企業的業務以及發展歷程來看,首控集團走到如今的狀況可謂「理所應該」。

首控集團本是一家主要從事研發、設計、製造以及銷售汽車減表器業務的投資控股公司。2014年,企業開始涉足金融服務業務,主要提供上市保薦、承銷配售、證券交易等服務。而在首控集團官網的企業介紹上,將自身定義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

2016年,首控集團又開始涉足教育投資業務。同年,首控集團實現淨利潤1.88億元。不過,在轉向教育投資業務後,首控集團在教育領域的投資近乎瘋狂。據統計,僅在2016-2017年期間,先後投資了11家教育標的,耗資高達37億元。

但大筆的投資卻並未換來業績的進步,自2015年以來,除了2016年外,首控集團可謂連年虧損。分析其中原因,企業頻繁轉換業務領域,無法在某一固定業務上形成穩定且持續的盈利空間,更不要說具備較強的行業競爭力。

這樣的業績表現下,首控集團在資本市場上也由2018年5月每股價格近8港元,總市值超400億港元一路下跌。其中,2018年6月、2019年11月的兩次閃崩,更是直接讓首控集團跌成「仙股」。而在這18個月里,首控集團市值幾乎縮水400億港元。

不難看出,頻繁地變更主體業務,大手筆地業務佈局,讓首控集團在「一陣喧嚣」後陷入資金鏈緊張的窘況。對於首控集團而言,眼下的困局更像是為自身這些年來的業務佈局買單。

首控集團,已經是很難回頭

考量當下的宏觀經濟環境,首控集團的業績很難在短期内恢復。

受限於當下的車市「寒冬」,首控集團汽車零部件業務很難在短期内有所起色。2019年上半年,首控集團銷售貨物營收僅為4.06億元,較2018年同期縮水了一半還要多。考慮到汽車市場難以在短期内好轉,首控集團汽車零部件業務2020年或將持續低迷。

同期,在金融服務業務端,儘管營收出現增長,但是考慮到服務收入在企業總收入中佔比僅為33.59%,對於企業整體營收的改變並不大。而2019年上半年,首控集團提供服務收益約為2.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約32%。

與之相比,2019年上半年,金融服務業務、教育運營業務的成本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其中,教育運營業務服務成本由2018年上半年的7750萬元上漲到2019年同期的1.266億,同比增加了63.4%,遠高於服務業務收入增長速度。

透過這些數據來分析,首控集團在新業務拓展上仍然比較低效。對於首控集團而言,快速增長的成本投入必然會進一步拉緊企業的資金鏈。

其實,首控集團的問題並非特例。隨著宏觀經濟環境收緊,企業要麽轉型發展方式,要麽進行業務拓展。這其中,首控集團選擇了業務拓展,只不過,首控集團業務拓展有些過於頻繁,攤子鋪的過大,以至於集團整體發展都陷入窘境。

結語:

轉型也好、業務創新也好,歸根結底都是企業「換個活法」。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企業會成長壯大,也有一些企業會被淘汰。對於企業而言,變革之中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式,絕不應該率性而為,更不應該在新業務沒有站穩之前各種大手筆的投入。

不管是不是「仙股」,首控集團眼下的財務表現無論如何是撐不起百億市值的。這也為所有的上市企業提了個醒:資本市場的表現終究還是要靠實體業務來支撐,做好實體業務是根本,只有紮紮實實的做企業才會有滿意的市場表現。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