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財政政策空間仍較大,既有利於穩增長,也有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助力防風險。2025年年初至今銀行股表現好於紅利板塊,核心原因在於銀行股基本面對應的正股仍有確定性較強的價值空間。在重估銀行信用風險資產背景下,如果經濟不會步入極度悲觀情景,“好於交易估值隱含預期”的現實繼續演繹,疊加保險、被動、主動等機構配置行爲的積極影響,2025年上半年銀行股仍有較爲確定的回報行情。
事件:2025年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財政部介紹財政高質量發展成效。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化債置換政策迅速落實,“鬆綁減負”效果逐步顯現。
1)化債迅速落實:根據財政部披露,2024年的2萬億元置換額度已於2024年12月18日全部發行完畢,而2025年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已啓動相關發行工作,財政部還提及債務置換要“加強管理、壓實責任”、“嚴肅置換工作紀律,嚴禁擠佔挪用債券資金”,當前置換政策強調搶抓時間、迅速落實,預計2025年額度也會靠前發行,推動儘早發揮政策功效。
2)置換政策“鬆綁減負”效果逐步顯現:根據財政部披露,各地置換債務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pcts以上,部分地方降幅超2.5pcts,大幅減輕還本付息壓力的同時顯著改善區域金融環境,此外還可以爲地方騰挪出更多支持內需的空間,促進地方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調整。
財政支持地產政策持續推進,有望繼續穩定地產風險預期。
1)存量政策方面:財政通過調整地產交易、開發相關稅收政策,切實降低居民地產交易支出,減輕房地產企業的財務壓力,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根據財政部在發佈會披露,2024年12月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約17%,同比增長約18%。
2)增量政策方面:在2025年新增發行的專項債額度內,地方可根據需要,統籌安排用於土地儲備和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兩個方面的專項債項目。根據新聞發佈會內容,其中對於用於土地儲備的專項債,財政部已明確相關要求可以實施,對於用於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專項債,財政部也在抓緊明確政策中,這兩項政策的落實推進,都有利於改善土地和商品房的供求關係、增強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流動性,進而有望繼續穩定地產風險預期。
財政表態積極,政策空間仍較大。
財政部明確2025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提高赤字率、擴大債務規模、保障重點支出和提高資金效益四個方面,其中擴大債務規模方面提及“增加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限額,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範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支持國有大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能力”,通過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更多銀行信貸和社會投資,既有利於爲銀行業提供合意資產,經濟大盤迴穩也更有利於銀行經營環境改善。
整體看,2025年財政政策空間仍較大,既有利於穩增長,也有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助力防風險。
多家股東增持銀行股,板塊配置價值突顯。
近期銀行股東增持頻發。
2025年1月8日,蘇州銀行發佈公告,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計劃自2025年1月14日起的6個月內,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或購買可轉債轉股的方式增持蘇州銀行股份,增持金額不少於3億元人民幣;
2025年1月7日,光大銀行發佈公告,控股股東中國光大集團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A股股份1.22億股,累計增持金額4.03億元;
2024年12月-2025年1月,中國平安及其子公司已五次增持多家國有行H股股票。而根據第一財經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30家上市銀行獲股東增持。
上市銀行絕對收益價值對長期股東有較好的吸引力,在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銀行板塊配置價值繼續突顯。
投資觀點:銀行板塊短期仍具確定性較強的價值空間。
財政支持政策持續推進,債務置換的“鬆綁減負”效果逐步顯現,2025年財政政策空間仍較大,既有利於穩增長,也有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助力防風險。2025年年初至今銀行股表現平穩,好於紅利板塊,截至1月10日銀行ETF較上年末小幅下跌1.95%,同期中證紅利ETF下跌5.69%,核心原因在於銀行股基本面對應的正股仍有確定性較強的價值空間。
在重估銀行信用風險資產背景下,該行假設的條件是經濟不會步入極度悲觀情景,“好於交易估值隱含預期”的現實繼續演繹,疊加保險、被動、主動等機構配置行爲的積極影響,因此預計2025年上半年銀行股仍有確定較強的回報行情。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行;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監管與行業政策超預期變化;各公司發展戰略執行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