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在經歷了數十年的繁榮發展後,歐洲開始發現海上風電行業的瓶頸,且這種情況在海上風電產能建設最快的地方表現得最爲明顯。而風力發電項目的減少可能會使歐洲各國在更長時間內更加依賴化石燃料。
例如,在丹麥和瑞典,由於電價和激勵措施下降得太低,建設海上風電項目變得不划算。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丹麥政府在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招標中沒有收到任何投標。丹麥最大公用事業公司Orsted A/S等公司表示,投資如此大型的地方項目已不再具有吸引力。
一個主要的障礙是低電價。在過去二十年裏,風力發電產能的擴張導致大量供應湧入市場,被壓至極低的電價幾乎無法產生回報。與此同時,隨着大量高耗能的綠色工業大型項目被推遲或完全取消,人們對未來的需求也越來越懷疑。
丹麥奧爾堡大學研究100%可再生能源系統潛力的教授Brian Vad Mathiesen表示:“我們不可能擁有一個完全基於風能和太陽能的電力系統。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入電網在技術和經濟上都存在明顯的限制。”
燃煤或燃氣發電站通常在電價高到足以覆蓋諸如燃料之類的固定成本時運行。而風力發電場無論電價如何,只要有風就會運行。如果電網上的供應大於需求,有時候電力是免費的、甚至消費者可以在用電的同時得到一筆錢。
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太陽能發電領域,但太陽能電池板成本的大幅下降削弱了這種影響,而風電行業一直受到鋼鐵和勞動力等關鍵投入成本飆升的擠壓。
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是說服消費者改變需求,以更好地適應電力供應的波動。隨着交通、家庭供暖和工業的電氣化,電力需求有可能改變,並將平均價格提高至可以支撐清潔發電的進一步投資的水平。
不過,到目前爲止,由於電動汽車銷售增長放緩、以及對所謂的綠色氫能源的投資未能實現工業脫碳,這些努力收效甚微。分析公司Aegir Insight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商務官Rikke Nørgaard表示:“這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發揮作用,這意味着現在的狀況是飽和的,電價看起來真的很低。”
根據英國電網運營商最近的一份報告,在英國,到本十年末從電網中基本消除化石燃料的計劃將需要對電力消費方式進行重大改革,以更好地適應可再生能源供應的波動。目前,由於國家電網的限制,英國正在浪費創紀錄的風能。
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支持的海上風電開發商Reventus的首席執行官Michael van der Heijden表示:“只有當你有辦法出售你的電力時,投資纔有意義。即使不是今天,也會在可預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