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即將到臨,香港回歸迎來第22個年頭。回望過往22年,香港並非一帆風順,也歷盡驚濤駭浪:遭國際金融大鱷狙擊,「沙士」來襲,以至環球金融海嘯,香港是如何安然渡過? 回顧過去歷史,或可為香港更美好的未來定出方向。
1997年香港回歸當年,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10月開始在東南亞興風作浪,狙擊東南亞貨幣令區內經濟重創;香港恒生指數於短短3個月內掉了近50%。在這危機一刻,國家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為東南亞金融市場提供難能可貴的穩定性,並派出兩名央行副行長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內地機構全力以赴,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護盤行動。1998年8月28日,在國家強大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投入巨額資金,與國際金融大鱷激鬥,據聞動用超過150億美元,消耗近13%的外匯基金,終於獲勝擊退來自美洲的大鱷。
2003年,香港再次面對嚴峻考驗。無聲無色的「沙士」突然降臨香港,這場非典型肺炎病毒將香港殺個措手不及,世界各國都要跟香港隔離,以免受到「沙士」病毒感染。香港經濟瞬間跌至谷底,人心惶惶。正是這危急時機,國家再次出手拔刀相助,宣佈推出自由行政策,放寬內地旅客訪港,本地的旅遊、零售行業即時起死回生,為基層市民提供就業機會,香港經濟出現V型反彈;再次得以化險為夷。
2008年,美國雷曼事件引爆全球金融危機,貪婪的美國華爾街人,向全球銷售有毒的金融衍生產品,爆煲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香港亦難幸免,港股一年內掉了66%,暴跌逾20000點! 香港經濟再次跌至低谷,不少外資企業紛紛裁員、減薪,縮減香港業務規模。危難一刻,國家再次發揮其定海神針功力,在港中資企業作出了「不裁員、不減薪」的承諾,穩定社會信心,國家亦與香港加強金融、經濟、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合作,支持香港克服環球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影響。
香港金融市場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在國家強而有力的支持下,難關一個一個捱過;今天,香港繼續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過去10年當中6年勇奪新股IPO全球之冠,為香港繁榮穩定的打下穩定基石。
回歸後,香港不斷向前發展,數據說明了一齊。1997年,香港的經濟規模(GDP)只有1.38萬億港元,2018年增加至2.85萬億港元,22年間增長逾一倍;1997年,香港人均生產總值只有21萬港元,至2018年已增加至36.5萬港元,增長近74%。
香港金融市場發展更令人艷羨,1997年,香港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總市值3.2萬億港元,至2019年5月年市值急漲8.7倍至31萬億港元。1997年,港股每天成交金額只有155億港元,至2019年5月達974億港元,飈升5.3倍。新股IPO集資金額,1997年不足100億港元,至2018年揚升至逾2800億港元,增加逾27倍! 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股IPO集資中心。
這些驕人的發展,與國家的支持密不可分。回歸後,正值國家經濟騰飛黃金時期。1997年中國經濟規模(GDP)只有9600萬美元,位列全球第7位;2018年,國家早已位居全球第二位,經濟規模高達13.12萬億美元。國家的興盛,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提供了無限商機。
有著國家在背後的支持,相信香港當前的困境,定能再次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