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上發佈《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於“發展歷程—政策環境—技術生態—應用探索”的分析框架,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產業發展、投融資、用戶使用等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展現社會各界對新興技術的探索實踐,力圖爲政府部門、國內外行業機構、專家學者和廣大人民羣衆瞭解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發展現狀提供參考。
《報告》展現了當前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發展全景。
一是高標準產業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我國初步構建了較爲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產業鏈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臺、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和加速迭代,已經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等領域嶄露頭角,成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
二是高水平產品加速演進。以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產品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加速演進。截至2024年7月,我國完成備案並上線、能爲公衆提供服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已達190多個,爲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和差異化體驗。從文本生成、圖像生成到數字人、視頻剪輯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已逐漸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普通軟件一樣融入工作和生活。
三是高質量用戶快速發展。截至2024年6月,我國已有2.3億人使用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佔整體人口的16.4%。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在中青年、高學歷網民中的使用率最高。同時,有40.6%的未成年網民表示對人工智能技術很感興趣,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關注人工智能。
《報告》分析了當前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的區域發展優勢。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充分發揮在融資機會、專業人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優勢,推動當地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羣。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備案信息》中的產品備案屬地可以發現,截至2024年11月,北京、上海、廣東三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備案產品數量佔比分別達到31.1%、27.2%和11.7%。
《報告》反映了當前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與各個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態勢。
一是以“智能製造”賦能新型工業化。工業作爲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規模大、涉及面廣、場景豐富,是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的重要領域。在工業製造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可以進行自動化數據分析,輔助企業進行生產決策,提升企業的智能化控制與決策能力。
二是以“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在農業生產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可以回答用戶提出的農業知識問題,同時支持多模態交互,在育種、種植、養殖、遙感和氣象等多個農業實踐場景下得到應用,推動“智慧農業”向深向實應用。作爲新質生產力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拓展,人工智能正以其不可小覷的力量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三是以“人工智能+”助力服務業提質增效。在“人工智能+千行百業”的發展浪潮下,科技企業成爲服務業數智化的助推器。通過技術、平臺開放,助力服務業 “數智化”轉型升級,通過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開放助力行業降本增效,同時新技術也帶來新的消費體驗,讓文旅消費、生活消費煥發出新活力。
《報告》認爲,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打造“人工智能+千行百業”的產業新格局,形成現代化、智能化的產業體系,促使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轉型。最後,《報告》還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算力芯片、數據資源、產業引導、人才培養和安全體系等五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