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投證券發佈研報稱,今年以來我國化債相關政策力度不斷加碼,2024年11月,財政部發布10萬億元規模的化債政策,力度爲近幾年最大,地方政府財政壓力有望大幅減輕。此前受地方財政壓力影響,部分地區基建項目進度放緩或停建,基建投資增速下行,建築基建企業業績增長和盈利及現金流指標承壓,本次化債將推進存量項目建設實施和回款加速,基建板塊業績修復可期,同時爲新建項目騰出資金資源。
此外,2025年財政定調積極,特朗普當選後,國內有望加大擴內需和穩增長力度以對沖潛在出口壓力,政府新建項目投資或逐步釋放,帶動地方基建投資需求邊際回暖,建築工程企業中長期發展具備需求端支撐。
國投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市值管理指引發布實施,驅動破淨建築央企價值提升
《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正式發佈執行,明確市值管理定義和實現工具,同時對主要指數成份股和長期破淨公司的市值管理做出專門要求。市值管理指引的執行一定程度有助於推動低估值央國企估值迴歸,提升國有資產價值,實現破淨企業估值水平和行業貢獻度及經濟支柱地位的匹配。建築基建龍頭央企多家公司常年破淨,除內生經營質量的考覈,市值管理工具多樣且具備配套政策支持,覆蓋併購重組、分紅、股份回購等多類市場化工具。隨低估值央企化債背景下的經營修復和後續市值管理舉措的實施,內生經營+市場化工具多措並舉,板塊整體估值有望迎來持續提升。
建築央企行業龍頭地位穩固,經營業績修復有望持續
傳統基建央企新簽訂單在2021-2023年保持同比增長,2024年明顯承壓,但市場份額仍保持高位,行業龍頭地位穩固,2025年穩增長基調帶動基建投資回暖預期,化債壓力減輕背景下,新項目招標量或有提升,帶動頭部基建央企訂單增速回暖。在營收和業績端,2021-2023年基建央企板塊同樣保持穩健增長,但受地方財政壓力影響,傳統基建央企在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在減值計提比例上有所提升,營收、業績和經營性現金流表現受一定影響。
化債實施下,低估值建築央企財務報表修復空間較大,盈利提升、業績增長提速、經營性現金流好轉值得期待,同步提振EPS和估值表現。本次化債方案實施週期較長,其化債效果有望在2025年進一步體現,2025年項目回款和經營性現金流改善或更明顯。 基建設計位居產業鏈前端,優先受益資金和需求改善。基建設計板塊2023年和2024年3Q業績連續同比下滑,主要由於項目實施放緩、減值計提增加。
化債背景下,基建工程各環節經營均有望受益,其中設計公司位居產業鏈前端,和基建工程承包訂單相比,設計訂單通常實施週期短、體量小,因此其回款和業績改善或更快實現,業績改善彈性更大,此外2025年新增基建項目投資具備資金和資源支撐,設計企業優先受益新建項目需求釋放,逐步體現在訂單端和未來業績兌現。
在商業模式上,設計企業輕資產高毛利特徵明顯,墊資壓力小,盈利能力、現金流和負債率總體優於行業整體。全國佈局或從事高壁壘業務的大中型央國企基建設計企業在化債實施中受益程度更高,且長期經營穩健、股東賦能優勢突出。
拓展海外市場具備戰略意義,優質國際工程板塊經營向好
美國大選結果確定,中美關係或再面臨壓力,從戰略角度,國內企業有望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佈局,穩固和沿線國家的關係,同時海外市場爲中國建築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需求支撐點。
建築板塊出海業務佔比較高的爲專業工程領域的國際工程企業,主要聚焦在某個細分領域項目承包,細分領域專業性極強,如冶金、化工、水泥工程等,單個項目體量較基建項目相對較小,公司海外業務營收佔比相對較高,且海外業務盈利能力和回款總體優於境內業務。優質標的海外新籤合同額快速增長,隨境外項目實施,海外營收佔比有望持續提升,帶動盈利進一步改善。國內傳統行業低碳排放政策有望落地執行,帶動國內水泥、冶金等行業技術改造更新需求釋放。
投資建議:
(1)低估值基建工程央企:化債政策重磅發佈,業績修復可期,市值管理全面推開,助力破淨央企估值提升,建議關注:中國建築(601668.SH)、中國交建(601800.SH)、中國鐵建(601186.SH)、中國中鐵(601390.SH)、中國中冶(601618.SH)。
(2)基建設計央國企:基建產業鏈前端,央國企設計公司經營穩健,輕資產高毛利模式,業務全國佈局或主營高壁壘設計業務,圍繞主業進行產業鏈拓展,建議關注:中交設計(600720.SH)、地鐵設計(003013.SZ)。
(3)出海優質龍頭:國內基建增長趨穩態勢下,出海企業有望打造業務長期成長新支撐點,“一帶一路”佈局具備戰略意義,建議關注海外業務佔比高,海外訂單持續增長,海外細分領域競爭力突出的國際工程服務商:中材國際(600970.SH)、中鋼國際(000928.SZ)。
風險提示:基建投資下滑,地方化債政策推動不及預期,需求不及預期,企業回款不及預期,市值管理推進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國際政治關係緊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