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看點有哪些?

發布 2024-11-18 下午03:36
© Reuters.
0700
-
9988
-

阿里巴巴(09988.HK)公佈了截至2024年9月末止的2025財年第2季業績,市場似乎並不看好,公佈業績後的阿里巴巴(BABA.US)美股時段下跌2.20%,而到港股時段則繼續下跌。

儘管目前二級市場對阿里巴巴季報持審慎態度,但這份財報中仍有不少看點,值得投資者予以關注。

看點一:淘天集團收入利潤齊降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2025財年第2季,阿里巴巴的收入按年增長5.21%,至2,365.03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由於期内阿里對電商業務的投入增加,銷售和市場費用按年大增27.41%;季度經調整EBITA(扣除利息、稅項及攤銷前盈利)按年下降5.33%,至405.61億元;季度經調整EBITDA(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按年下降3.88%,至473.27億元;非會計準則淨利潤則按年下降9.13%,至365.18億元。

從各業務分部表現來看,包括淘寶、天貓、閑魚、天貓超市、天貓國際以及批發1688在内的淘天集團,依然是阿里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但財季表現卻不理想,收入利潤齊降。

據財報顯示,於9月財季,淘天集團錄得收入989.94億元,按年增長1.37%,佔阿里總收入的38.00%;分部EBITA按年下降5.28%,至445.90億元,貢獻了阿里幾乎全部的利潤。

阿里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強調:淘天集團堅持用戶優先策略。

被問到經營開支投入(尤其營銷開支)如此大,都投入到哪些方面,吳泳銘表示:

阿里的策略是提升實力、競爭力、用戶體驗,也投資於商家方面。這涉及幾種不同類型的投資:投資於發展更廣泛、更多樣化的供應;投資發展具有價格競爭力的供應;同時也投資於新產品和有前途的新品牌。在用戶體驗方面的投資,包括改善售後服務的投資,也包括改善物流體驗的投資,以及改善前端用戶界面的投資。

另外,還投資於技術,其AI相關產品的增長迅猛,不僅投資於這些產品,還投資於運行這些AI產品的算力。

中長期而言,阿里表示將致力於推動用戶增長和留存率。

財華社留意到,9月財季淘天集團有兩項新的舉措,一項是從9月1日起對平台上的交易收取基於確收GMV的基礎軟件服務費,與其他友商的做法接軌,另一項是提出AI驅動的全平台市場營銷工具「全站推廣」。

首席財務官徐宏表示:9月財季淘天業務的變現策略進展順利,客戶管理收入(CMR)增長有所加快——按年增長2.48%,至703.64億元,為淘天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9月起收取0.6%軟件服務費的同時,取消了天貓商家年度服務費,並向特定中小商家提供軟件服務費返還;再加上「全站推廣」的進一步深化,都對Take rate(GMV轉化率)起到正面作用。此外,淘天還推出新的業務,但仍處於增長階段,當前的變現能力相對較低,仍需要時間擴張這些產品及其變現率。

徐宏提到:更長遠而言,淘天將繼續收取0.6%的軟件費,繼續深化全站推廣的滲透率的採用率,與此同時,會提升變現仍相對較低的產品。他認為,相對於市場的平均水平,阿里的Take rate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並補充在改善Take rate的同時,會平衡所使用的方式、平台的健康發展、商戶的經營等因素,淘天會給予中小商戶更大的寬減和讓步,包括在推出軟件使用費後給予退款、取消天貓商家年費,以及其他優化政策,包括商家的只退貨政策等。

總括而言,管理層正在提升淘天集團的變現能力,但由於處於投資階段,未來幾個季度的EBITA可能會出現波動。

看點二:淘天與微信

騰訊(00700.HK)的9月財季發佈會上,其首席戰略官James Mitchell提到,與淘天的合作才剛剛開始,但已經看到10月份淘寶使用微信支付的案例很可觀,這對騰訊有利,因為這增加了其整體電商、數字支付服務總支付額(TPV)以及收入。對淘寶也有好處,有理由相信在淘寶内部使用微信支付的客戶中,大部分是淘寶的新客戶。隨著微信支付用戶在淘寶上交易變得越來越容易,淘寶在微信上做廣告也會變得更加可取。

阿里的管理層也肯定了與微信支付的合作對雙方以及用戶的好處,吳泳銘認為,未來用戶增長有非常大的潛力,其中預計月活躍用戶會有顯著的提升,但需要完全實現這一潛力還需要時間。

看點三: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

國際與雲業務是阿里除淘天以外的第二條增長曲線,先來看國際業務。

9月財季,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長29.22%,至316.72億元,呈現出理想的增長勢頭。

AIDC的首席執行官蔣凡表示,分部整體收入實現理想的雙位數增長,主要受到其始終關注的三大聚焦領域跨境業務推動:

1)速賣通Choice訂單保持了強勁的同比增長,由於佔總訂單份額相對較高,這進一步鞏固了用戶體驗的確定性和一致性,平均交貨時間持續縮短。同時提高運營和投資效率,期内Choice業務的單位經濟效益環比改善;還推出全球速賣通模式,利用商家在海外市場的本地庫存,擴大產品選擇,優化配送體驗。

2)繼續探索AI在各項業務中的應用,推出和升級更多AI工具。於11月份發佈了AI賦能的B2B搜索引擎,能通過對話搜索重新構想國際採購,使中小企業更容易進行全球採購,同時提高整體平台交易效率。

3)繼續深化在主體市場的市場地位,Trendyol在多個相鄰市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該分部將通過選品和用戶體驗的改善,利用11月和12月的傳統旺季,在關鍵市場以高效的方式增加投資和擴大用戶基礎,同時平衡和提高用戶獲取和運營效率。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對速賣通和Trendyol跨境業務的投入增加,部分抵消了Lazada變現率和運營效率提升帶來的正面影響,該分部的EBITA虧損卻由上年同期的3.84億元,擴大至29.05億元,不過低於上季的37.06億元。

看點四:雲業務利潤進一步改善

9月財季,雲智能集團季度收入按年增長7.10%,至296.10億元;分部EBITA則按年大增88.86%,至26.61億元;分部EBITA利潤率由上年同期的5.10%和上季的8.80%,提升至8.99%。

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指出,降低API調用費率是因為阿里目前將擴大用戶基礎作為優先任務,通過調低API費率,能夠吸引更多新客戶,並使用模型在阿里的雲上部署應用,這將驅動用戶使用阿里的算力、存儲、數據庫和其他產品。阿里擁有全技術棧,所以調低費率或被視為招徕用戶和推動用戶增長的一項投資,只要用戶來到平台,就無可避免地會使用各種雲產品。

他指出,當前阿里當前大部分資本開支面向雲計算,尤其是AI基礎設施。就短期需求而言,對AI的算力需求正呈現爆發式增長,以驅動AI用於API服務來訪問模型。但從長遠來看,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這個機會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這種機會可能每20年才出現一次——就技術飛躍的能力而言。這就是為什麽他認為未來對推理的需求有很高的確定性,舉例OpenAI的最新模型o1,它的思維鏈(COT),蘊含著推理需求的指數增長。

看點五:股份回購

於9月財季,阿里以總額41億美元回購總計4.14億股普通股,令其流通的普通股減少2.1%。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阿里仍有220億美元的回購額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這一額度大約相當於其美股市值2,119.07億美元的10.38%。

2024年9月30日,阿里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和包括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權證券和其他投資中的其他理財投資金額約5,543.78億元,約合789.98億美元,已相當於阿里巴巴港股市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也高於上述的回購額度餘額。

於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6個月,阿里巴巴的經營活動產生淨現金流入650.74億元,扣減資本開支(主要為雲基礎設施的投入)後的自由現金流為311.07億元。

坐擁巨額現金儲備,加上經常性經營持續能提供可觀的自由現金流,阿里有足夠的財務資源進行回購為股東釋放價值。

除此以外,阿里還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利用成本相對低廉的資金來進行回購。例如今年5月時,阿里巴巴發行了可換股優先票據籌資50億美元,已於6月全額用於回購58億美元的股份。財華社留意到,當時票據的發行利率僅0.50%,可能票據持有人會通過行使換股選擇權,攤釋股份權益。

在公佈9月財季業績當日,阿里也宣佈計劃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優先無擔保票據(美元票據)和以人民幣計價的優先無擔保票據(人民幣票據),本金金額、利率、到期日等條款未確定,阿里計劃將發行票據所籌得的資金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包括償還境外債務和進行股份回購。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