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泰君安發佈研報稱,特朗普在2025年上任美國總統後,中美貿易或將繼續磋商,與2018年不同的是目前港股市場已定價,而橫向對比港股估值水平處於低位。另外,當前美國通脹水平仍然高,特朗普政府主張的關稅或需緩慢落地。隨着海外主要央行持續降息,港股分母端約束邊際轉寬鬆。在盈利端方面,國內經濟企穩回升仍然是中長期確定性的趨勢。
國泰君安認爲,港股市場以向上爲主,在行業配置上,持續推薦EPS改善的港股互聯網龍頭;受益於政策支持、景氣回升或具韌性的利率敏感型行業,包括醫藥/電子/汽車及新能源/平價消費;盈利穩定的高分紅行業,包括公用事業/金融/地產鏈/電信。
美元階段性走強,港股市場短期承壓。
覆盤特朗普在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後港股市場的表現,港股市場主要經歷三個階段,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分別爲國內企業盈利改善,中美貿易摩擦擾動以及疫情後全球央行貨幣寬鬆。在特朗普當選初期,港股受益於國內盈利端改善,海外加息的壓制效果有限。
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作用下,工業利潤同比增速回升,企業業績改善。
此外,由於棚改貨幣化安置推進等政策組合,地產銷售數據回暖。在擴內需增就業方面,國常會提出在消費端構建“互聯網+物流”相結合的格局。海外方面,特朗普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初期,國際貿易摩擦還未快速升溫。港股市場持續上漲,港股互聯網科技、地產建築、原材料和金融等行業表現最好。
中美貿易摩擦2018年開始升溫,疊加國內去槓桿調控,港股市場進入震盪行情。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3月對進口鋼鐵等商品加徵關稅,並在後續實施多輪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國內方面,內需較弱,經濟增速放緩,港股市場進入橫盤震盪的行情。國內逆週期調節重心從房地產轉向製造業,港股工業等相關行業以及公用事業和電訊行業表現較好。
中美簽署經貿協議、貿易摩擦降溫,疊加全球疫情引發海外貨幣政策寬鬆,國內出臺擴內需支持政策,港股持續上漲。
2020年1月中旬,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此外,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擴散,海外經濟前景轉暗,港股受拖累。隨後主要央行啓動量化寬鬆政策,海外流動性大幅寬鬆。國內2020年3月末提出構建“雙循環”戰略與擴內需措施相結合,中國經濟復甦信心持續改善,港股持續上漲;港股互聯網、消費、原材料、工業和醫療保健等行業表現強勁。
風險因素:國內經濟復甦進度不及預期;國際地緣政治事件升溫;海外衰退預期反覆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