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應該藏拙?華為全年專利5405件,比「英特爾+高通」還高

發布 2019-3-27 下午07:37
應該藏拙?華為全年專利5405件,比「英特爾+高通」還高

前言:

3月18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佈了2018年全球專利申請排名。華為以5405件的專利申請數量排名榜首。值得註意的是,在去年WIPO發佈的2017年全球專利申請排名中,華為以4024件的專利申請量同樣排名第一。

在2018年的全球專利申請排名中,排在華為之後的是三菱電機(2812件)、英特爾(2499件)、高通(2404件)和中興(2080件)。華為專利申請數量超過了美國科技雙雄「英特爾+高通」的總和,俨然成為全球高科技企業創新能力的領軍者。

「槍打出頭鳥」,媒體在報道華為的同時,不時會有建議華為不妨「藏拙」幾年。畢竟,目前美歐多國已經開始對華為「打壓」,華為如此凸顯自己併不合適。

事實上,在知識產權競爭加劇,國際科技巨頭憑借技術創新「跑馬圈地」,制定行業規則,攫取不公平經濟利潤的時候,將專利申請「藏拙」,就相當於自動放棄了市場,服從了别人制定的準則,承認了不公平競爭的合理性。這樣的「藏拙」,恐怕百害無一利。

連續奪冠,華為讓愛立信,高通,英特爾寝食難安

事實上,按照WIPO的數據,過去的2018年,華為專利申請數量達到了5405件,較2017年的4024件增加了將近1400件,增幅達到了34.3%。

蟬聯榜首,還能夠有如此高的增幅,就連WIPO組織内部都對此驚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居里(FrancisGurry)在新聞發佈會上直言:「這是人類歷史的最高紀錄。」

而在華為數千件的專利申請中,大部分都是和5G技術有關係的。

據統計,在華為的專利申請中,30%都將應用於5G通訊領域。可以看出,在未來的5G爭奪戰中,華為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已經斬獲了30多個5G商業合同,5G基站的商用發貨量超過了40000個。2018年11月的時候,這個數字還僅僅有10000多個,華為擴張的速度之快,令人感到吃驚。相比之下,華為的兩大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相對遜色不少。

愛立信隻簽下了10個5G合同,諾基亞也隻簽了20多個。而從5G基座數量而言,愛立信和諾基亞加起來也絕非是華為的對手。

而正是這種在5G技術專利,商用基座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才確保了華為在國際通訊行業中的「話語權」。

不久之前,華為起訴美國公司InterDigital(IDCC),指控該公司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華為在3G、4G、5G等領域通訊標準至關重要的專利!

根據媒體報道,華為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判定2019年至2023年期間適用於InterDigital無線產品的專利使用費。

正是因為這些技術專利築起的科技壁壘,讓愛立信,高通,英特爾等一眾歐美科技巨頭在面對華為時「寝食難安」。傳統的技術優勢不再,想跟華為搞不公平交易是不可能的。

每賺100美元,15美元用於研發,就是為避免敲詐

事實上,任何技術壁壘都不是輕易可以搭起來的,無論是技術專利也好,短時間内成為手機領域、5G通訊技術的領軍企業也好,亦或是開發出智能芯片、折疊屏技術,華為做到這一切的原因非常簡單:舍得花錢。

當然,前提是華為非常有錢。這一點從華為公佈的財務數據上可以看出一二。

2018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1085億美元(731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相比之下,華為的營收幾乎等於互聯網巨頭BAT的總和。

放眼全球,華為的營收並不算是最高的。2018財年,蘋果公司的營收總額高達2656億美元。儘管如此,蘋果用於研發的資金卻併沒有華為多。

近年來,華為用於研發的資金佔到了營收的15%,而蘋果僅佔到營收的5%左右。換言之,蘋果的營收是華為的兩倍多,但是研發所佔比例卻隻有華為的三分之一。庫克接管後,蘋果經常被诟病缺乏創新。面對華為的咄咄逼人,蘋果不僅交出了手機銷量第二的寶座,而且在產品創新、智能化應用(如折疊屏技術)等方面越來越吃不消。

近期,通過調查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家主要企業,歐盟公佈了一份全球最舍得「砸錢」研發的企業TOP50榜單。其中,華為排名第五位,力壓英特爾、蘋果等一眾科技巨頭,成為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國企業。

數據顯示,最近的10年間,華為用於研發的資金投入高達4000億元。這其中,將近40%用於智能芯片及相關領域的研發。同時,華為累計獲得74307件專利授權,90%以上的專利為發明專利。2017年,在華為工作的研發人員有近80000人,佔到了公司員工總數的45%。而華為獨特的股權福利製度為員工提供了「優厚」的待遇。

以往,在3G/4G時代,高通的專利是中國手機廠商無法繞開的「坎」。就是因為高通掌握有大量的通信技術專利,特别是在CDMA領域,70%的核心專利都在高通的手里,高通就可以「任性地」決定通訊領域的遊戲規則。

此外,高通還有安卓係統最強的芯片技術,旗下的骁龍芯片堪稱安卓手機適配的最強芯片。各手機廠商都是在給高通打工,乖乖地交給高通一係列的專利費。否則,高通就會斷供芯片,甚至是技術屏蔽。2018年,中興被製裁的前後過程,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2013年以前,華為的麒麟芯片還是比較弱的,比不上高通和聯發科,也不得不交了高額的技術「保護費」。接受高通的技術協議,以免自己的通訊業務受到影響。

然而,2013年以後,華為在芯片領域的進步可謂是一日千里。僅在2014年,華為就一口氣發佈了6款芯片,麒麟910,麒麟910T,麒麟920,麒麟925,麒麟928,還有麒麟620。儘管與骁龍相比還有些差距,但不難看到華為確實在努力。

眼下,隨著麒麟980等一係列高端芯片的研發成功,儘管華為還採用了高通的芯片,但份額已經越來越少了。就算是高通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華為隻有22%的基帶芯片是源自高通,而華為自研的芯片佔比已經達到了50%以上。

根據預測,2018年到2025年間,全球AI芯片市場將保持高達45.4%的年復合增長率。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911.85億美元。未來,智能芯片的市場空間非常大。

所謂有付出才有回報,隨著昇騰、麒麟、鲲鵬等芯片研發的不斷深入,華為在國際芯片研究領域已經佔有了一席之地。

其實,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在技術創新的這條賽道上,起步已經落後於人,在行業競爭中也屬於劣勢地位,就必須要加倍努力,打破常規,用自己的創新成果赢得行業話語權!

AI智能領域,華為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儘管華為在智能芯片領域進步較大,但是,就整個AI智能領域而言,華為未來能做和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2018年,海思麒麟970芯片作為全球第一個搭載人工智能處理器的芯片成功發佈,AI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的運用成為了行業關註焦點。緊接著,高通發佈骁龍845處理器的時候,同樣強調了AI性能的加持。當然,同樣做得還有三星Exynos 9810。

未來,隨著商用5G的大規模運用,以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為代表的Lot物聯網技術將成為AI技術發展的主流。通過數以億計的計算方式,AI技術可以記錄併熟悉、甚至分析消費者的生物特徵,實現智能解鎖、智能註冊。此外,通過分析用戶的日常行為習慣,可以實現自動識别、智能提醒、身體健康預警等功能。

在物聯網技術領域,作為華為人工智能領域競爭的「友商」之一,小米科技成果頗豐。除了早已佈局「手機+ALoT」戰略,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資源之外,小米還組建了一直超過1500人的AI領域專業技術團隊。

僅在2018年前三季度,小米用於AI研發上的經費就高達40億元。而作為小米科技的掌門人,雷軍明確表示,「手機+ALoT」戰略將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未來,小米將在AL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

2019年3月,日產新聞發佈了一份關於人工智能AI領域的專利申請排名。排名前三位的是IBM、微軟、谷歌,百度以1522分專利申請數量躋身第四位。其他上榜的中國企業還有國家電網、騰訊、阿里、小米、華為等。

不過,以往備受诟病研發不給力的小米科技,在這份榜單中專利申請的數量達到了684個,比緊隨其後的華為多出了3個,華為AI智能領域的技術專利申請隻有681個。

至少,這個排名表明了小米在AI技術領域的研發上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甚至在某些領域,比如說物聯網技術的儲備上,可能還是要高過華為的。

儘管華為研發能力是出了名的,但是,小米在AI領域的佈局和投入還是要高過華為的。在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的智能手機領域之外,華為側重的是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如智能芯片、智能處理器、操作係統等。小米則是著重於打造一個AI生態圈,能夠串聯起所有的小米產品,也就難關專利的申請數量要更高一點。

在小米手機之外,小米還推出了小米手環,智能音箱、筆記本電腦,以及各式各樣的小米家居產品。而作為内地最早的智能音箱生產商,小米的「小愛同學」智能語音係統堪稱一絕,真正地將人工智能融入到家庭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這也足以證明小米在AI上的實力。

實際上,去年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發佈的《人工智能技術專利深度分析報告》顯示,國内企業、學校和其他機構單位中,國内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排名前十依次是百度、中科院、微軟等企業。華為併沒有排進前十。當然,可能是因為華為更多的技術專利申請發生在海外,但是,從國内市場專利申請情況來看,華為可用的AI智能專利還是比較少的。

而從全球角度來看,就人工智能領域研發能力而言,中國企業的競爭力相對較弱。

此前,在騰訊研究院發佈的一份《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全面解讀》報告中,在AI基礎研究和人才領域,美國基礎層人才數量是中國的13.8倍。而在人工智能研發企業的數量對比方面,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AI企業總數為2542家,其中美國1078家,佔比42%,中國企業為592家,佔比僅為23%。

更重要的是,從AI研究的領域而言,美國企業更偏重於核心技術端,如智能芯片,操作係統等,中國企業更多的是在運營領域,比如智能串聯,語音操作等。雙方在AI技術的「質量」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當然,中國的優勢在於5G技術等領域,無論是基座數量,還是商用化推進速度,都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如果能夠抓住5G這個契機,中國企業在技術競爭上將更加自信。

「技術圈地」的時代,「藏拙」沒有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在積極參與競爭之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華為等企業需要「藏拙」。「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這樣的觀點對於「技術圈地」時代下的企業之間的競爭而言,幾乎就是一條「死路」。

原因很簡單,專利權你不申請,别人自然會申請。華為申請,那麽華為就可以設定技術壁壘,要求其他企業遵循華為的規則來運營,高通、英特爾來設定規則,華為就必須按照他們的規則來行事,甚至讓出原本屬於自己的地盤。

當然,面對歐美一些國家的製裁,一些媒體或個人認為華為等中國企業「藏拙」一些,「低調」一些,可以避免因為過於優秀而被群起攻之。

然而,2018年「中興事件」之後,留給中國企業的選擇就隻剩下「創新+技術專利」這一條路了。原因很簡單,對於走向全球的中國企業來說,「藏拙」就意味著讓出地盤。


把自己藏起來,恐怕隻有自己會覺得不會成為「眾矢之的」,競爭對手會怎麽看?或許,對於一個全球第二經濟體,一百多家全球500強企業而言,「藏拙」真的是一件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就這樣一直畏縮著,是坐等别人「技術圈地」嗎?


剛出生的雛鷹,因為天上有秃鹫怕被啄咬,所以就可以拒絕飛行?等到自己長大了才能邁出自己的巢?那時候,你確定天上的秃鹫享有充足的食物,屢次的實戰經驗,不會比你更強壯?

時代一直在變,而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企業已經走向了國際市場。以往,靠著各種各樣的壁壘保護,我們的企業可以在國内獲得市場份額,成長空間。而現在,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更大的市場,更多的用戶。「藏拙」,你拿什麽去海外圈地,去搶市場?

沒有足夠的技術專利,沒有足夠的知識產權保護,「走出去」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不過是一種幻想。放任競爭對手「技術圈地」,就算是「走出去」,又能拿到什麽?

很多時候,那些動辄要求華為「藏拙」的媒體或個人,儘管是出於好心,但是多少還是欠缺了一份時代感,一股敢於迎面挑戰的壯志情懷。

當然,華為敢在世界的台上「秀」是有底氣、有計劃的。

一方面,在推進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國内特别重視科技創新。從企業到科研單位,創新的熱情已經被激發,「科技創新才是出路」的觀念已經深入每一個員工的骨子里。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企業也好,研發機構也罷,大家在科研上的投入非常慷慨。以華為為例,每年將近15%的營收都被用來投進研發領域,日復一日的技術積累,才終於有了「世界離開我們的技術就不行」的自信。

眼下,華為所遇到的問題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面對來自中國企業的挑戰,歐美等西方國家想儘一切辦法避免淪為華為的「地盤」。畢竟,一旦在高新技術領域的競爭中敗下陣去,留給歐美國家的「利潤空間」就真的不多了。

當然,任何企業都需要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如此才能夠克服一個個困難,跟上,甚至是引領時代的潮流。

儘管說起來容易,但對於一個類似於華為這樣的大型生產性企業而言,調整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一筆研發投入可能就是幾十個億,一個生產線可能就是幾千人,幾個億的成本。輕易地做出調整,隻會導緻企業陷入發展的僵局。

對於華為而言,卯足勁推進技術研發,繼續提升自身實力這是根本。通過調劑自身資源,扭轉時下不利的市場環境,這是當務之急。所以,在持續推進企業研發的過程中,不斷推出更有競爭力的專利技術,併保持謙遜、謹慎的企業態度,或許是華為當下明智的選擇。

但是,企業發展的好與壞歸根結蒂還是要看市場和用戶反饋的。對於華為來說,其實最大的自信和底氣就是市場和用戶的認可。當越來越多的用戶信賴華為的時候,這一片市場無論怎麽隔離都是隔離不住的。

結語:

確實,隨著華為等一大批中國企業的技術崛起,中國經濟發展已經不局限於對GDP和企業利潤的追逐,更多的則是經濟遊戲規則,國際市場多少的劃定。

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的要求,也是刺激華為等中國企業加大研發,推進產業升級的根本動力所在。「技術圈地」的時代,技術是武器,規則的戰法,誰的技術更勝一籌,誰就更佔優勢。相反,一味兒地要「藏拙」,不過是自己蒙住自己的雙眼。

作為中國企業的領軍者,華為「被針對」是不應該的,當然也是榮幸的。作為領軍者,付出的和獲得的都要比别人多一些,需要做的隻是越挫越勇,逆境前行,獲取最後的成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