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利福國際:儘得「股壇狙擊手」真傳的「細劉」,寶刀已老?

發布 2019-2-18 下午08:49
利福國際:儘得「股壇狙擊手」真傳的「細劉」,寶刀已老?

剁手族香港血拼的必到朝聖地——銅鑼灣,車水馬龍、遊人如織,這其中最顯眼的要數崇光旗艦店外牆的全高清LED廣告屏幕CVISION。此百貨運營商說期望通過這一絕色神器,打造IP,搶佔C位,擴大宣傳影響力。

銅鑼灣崇光百貨的「C位」主場,廣告巨屏想錯過都難

來源:財華社。

效果顯而易見。2018年上半年,崇光百貨的母公司利福國際(01212-HK)營業額同比增長26.2%,扣除銷售成本、銷售及分銷成本和行政開支後,百貨業務經營溢利同比增長28.1%,顯示出在營銷開支增長(同比增11.5%,低於營業額增幅)受到控製之下,經營效益的提升。

崇光百貨的前世今生

去香港掃貨,隻知道SaSa?Out了。

掃貨必備攻略怎能少了大名鼎鼎的崇光百貨店慶打折季一項,每年5月和11月的店慶,單看門口的長長人龍,已莫名冒出撸起袖子買買買的豪情和決心,錯過可是要等半年的。

那麽對於崇光百貨,你又了解多少?

崇光百貨(SOGO)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本天保元年(1830年)的二手衣服店。1969年,正式命名為SOGO,在日本各地經營同名品牌百貨店。

位於銅鑼灣的香港崇光百貨於1985年5月31日開業。

80年代的日本地產泡沫中,崇光百貨貸巨款購買房地產,緻其在90年代泡沫爆破後資不抵債,2000年因負債高達1.87兆億日元而宣佈破產,大亨劉銮雄聯合鄭裕彤共用35億港元,收購香港崇光百貨。

2004年,香港崇光百貨的控股股東利福國際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2005年,崇光尖沙咀分店開業,但隨後因業主解約而在2012年結業。2014年,崇光尖沙咀新店開業。

到目前為止,利福國際經營銅鑼灣和尖沙咀兩間崇光百貨。

利福國際的精簡之路

利福國際早前經營香港和内地的崇光百貨,以及房地產開發業務。

2016年,利福國際將内地的百貨業務打包進利福中國(02136-HK),後者以介紹形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利福國際的股東每持一股獲發利福中國一股,此後利福中國不再合併到利福國際的業績中。也就是說,利福中國的股東由原來的利福國際,轉為利福國際的股東,利福中國的損益由股東自行承擔,股東無需向利福國際問責。

2013年,利福國際將利福地產發展(現稱三盛控股(02183-HK))分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上市後,利福國際仍持有利福地產發展的59.56%權益,按附屬公司合併入賬。2017年4月,利福國際以12.93億港元(相當於每股5.18港元)出售於這一地產公司的全部權益,予在内地從事物業發展的福州三盛投資,併從出售中錄得稅前收益4億港元。

2016年11月23日,利福國際通過政府招標,以73.88億港元收購九龍東啓德發展區的一幅地皮,併計劃將其發展成兩幢商業大廈,用作零售及辦公室用途,零售部分將用作一家綜合百貨店及相關的營運設施,辦公空間將部分留作自用,其他部分出租以獲取租金收入。這個物業發展項目已於2017年12月動工,預計於2022年第二季度末前竣工。

經過這一係列的資本運作,目前利福國際專註於香港兩家崇光百貨店業務以及物業開發和投資(啓德發展區)。

利福國際發盈警

利福國際近日發佈盈利預警,預計2018年股東應佔溢利將大幅減少53%,主要因為:

  1. 期内股票及金融市場波動,導緻其金融投資產生按市值計價的非現金虧損,相較2017年為收益6.24億港元。
  2. 投資物業公平值收益大幅減少。

3)2017年出售上述之物業發展公司的4.21億港元一次性收益,而2018年沒有類似的出售收益。

2018年上半年,利福國際股東應佔溢利同比下降48.7%,至8.83億港元。依據該公司提供的全年業績將大幅減少53%預報計算,下半年的應佔溢利跌幅或達到57.7%,意味著下半年業績將進一步惡化。

業績倒退,問題在哪?

2018年上半年,利福國際錄得收入21.13億港元,同比增長26.2%,百貨業務經營溢利(即毛利減去銷售及分銷開支、行政開支後溢利)同比增長28.1%。由此可見,其百貨業務仍保持強勁表現。

香港零售業銷售額增幅

香港的零售業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零售業繼續延續向上之勢。期内零售商銷貨額同比增長8.8%,服裝、百貨公司、珠寶鍾表及名貴禮品三個界别的銷貨額增幅分别為6%、9.6%和13.7%。

據此推斷,作為地區内領先的百貨店運營商,利福國際的全年百貨業務銷售及盈利應可維持不俗的增長。

那麽業績倒退,問題出在哪里?

利福國際業績摘要

從其業績中,我們發現有幾點值得留意。

  1. 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這一筆金額在2018年上半年有所下降。利福國際的投資物業主要為香港物業,還有一些内地物業。2017年,香港樓市炙手可熱,無視崩盤風險而持續走強,香港更連續第八年蟬聯咨詢機構Demographia國際房價最難負擔城市首位,而到2018年下半年,香港樓市開始回跌,内地樓市也隨調控措施向下修正。以此推斷,2018年下半年投資物業公平值下降應符合市場的整體走向。
  2. 投資收入一項。2017年,利福國際錄得7.35億港元的利息及投資收益,這其中股息和利息收入為1.15億港元,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產生的收益高達6.19億港元。2018年上半年,股息及利息收入為1.07億港元,而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虧損卻高達1.65億港元,直接抵消了股息及利息的收入。

劉銮鴻其人

利福國際主席劉銮鴻,人稱「細劉」,哥哥是華人置業(00127-HK)前主席劉銮雄,人稱「大劉」。除了與各大明星的精彩故事外,「大劉」劉銮雄在資本江湖上還有一個綽號——「股壇狙擊手」。「大劉」和「細劉」在投資界的故事至今仍然讓人津津樂道。

八十年代投資美債實現掙了一個億的小目標後,「大劉」劉銮雄開始狙擊控股權不穩的公司,幾輪神乎其技的資本操作為他赢得了「股壇狙擊手」的稱號,併入主老牌地產商華人置業(00127-HK)。總而言之,劉銮雄在資本市場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每樁交易都是讓人回味無窮、質量上乘的精彩案例。

早年大劉的狙擊和投資中,少不了弟弟的參與,但相較而言,弟弟劉銮鴻要低調許多。最近幾年以實物分派形式分拆利福中國和所謂的「造殼」利福地產,足見細劉的功力了得。

筆者認為,利福國際分拆利福中國除了其所列的理由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香港與内地零售業本來存在許多細微差異,香港零售業或更倚重於遊客,尤其内地遊客,因此它不僅受到消費力、經濟表現等常規零售業因素影響,還受製於匯率、旅遊業政策,所以將兩項業務分開,有利於確立兩項獨立資產的估值。

例如,在香港旅遊業蓬勃發展之時,利福國際能保持較高的估值,不緻受面對電商競爭的内地業務估值受壓所拖累。反之亦然,内地零售業務因經濟向好而獲估值提升,香港業務卻因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導緻利潤受壓,這個時候,内地業務可看高一線,而不緻受製於香港業務。

至於利福地產(出售後改稱三盛控股)的交易,出售時,此物業公司無物業相關收入,但卻通過出售讓利福國際的股東獲利4億港元。與此同時,細劉仍持有出售後之三盛控股的權益,併表示進行財務投資,不進行營運。那麽,我們來看看這筆財務投資到目前為止賺了多少錢。

2013年分拆利福地產在港上市時,招股價為1.98港元;2017年,利福國際全面退出時,買家的收購價為5.18港元,在這次出售當中,劉銮鴻個人減持5%,或2096萬股,仍保留9.97%的權益。

借助原本就在内地從事物業發展的買家福州三盛的資金、經驗和人脈,三盛投資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土地儲備,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三盛投資土儲60.6萬平方米,其股價也因此而水漲船高。

據傳三盛集團或將其他房地產發展項目也註入到上市公司,該公司主頁披露,其土儲高達1000多萬平方米,因此這里有很大的幻想空間。目前,三盛控股的股價為11.42港元,劉銮鴻個人仍持有9.97%的權益(4178萬股),從1.98港元到11.42港元,試想下這筆財務投資的收益有多高。

儘得「股壇狙擊手」真傳,劉銮鴻投資損手,成色幾何?

利福國際從2006年起分列投資收入一項,這麽多年來,從未有過虧損,即使是在本世紀初的金融危機之時,利福國際仍能錄得正收益,雖然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一項偶有虧損,但金額都不大,即時被穩定的利息和股息收入全部抵消。

而這一次,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的虧損高達1億多,該公司解釋是因為股票市場和資本市場波動所致。

劉銮鴻在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會中曾表示:已經在最近兩三個月内減少金融產品的投資,但由於手上仍有大筆現金,不可能不投資,而下半年市場可能更加動蕩,也就是說,下半年金融工具的公平值變動虧損可能更高。雖然真正的虧損未確認在業績中,但令人擔心的是,未來虧損是否會擴大,是否會對該公司的資產值造成永久性傷害。

近來,劉銮鴻多次增持於利福國際的股份,也許這次損手真的如其所說,隻是因為市場波動。但是,利福國際的槓桿比率(資產與股東權益之比)高達5.1倍,投資者還是應該註意相關風險。

總結

從利福國際的業績中可以看出,影響其業績表現的最重要因素有五項:1)與香港零售業氛圍直接掛鈎的百貨業;2)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賬面損益);3)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賬面損益);4)啓德項目的未來收益;以及5)非持續業務收益。

如前所述,對内地百貨業務和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分拆和出售,帶來當期的非持續業務收益,而這是一次性款項,可以帶來的是一次性的現金流入,為其未來的投資補充彈藥。

公平值則隨市場波動而變,也與其財務狀況直接關聯。例如抵押資產在價值下跌時,可能直接產生虧損。不過當資產價值回升時,由於之前基數較低,可錄得收益。投資者需要註意的是非正常情況下的低價出售,將產生直接虧損。財務狀況轉差、資本市場和樓市下跌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啓德項目是新的看點,若如期進行,應該可以成為增長驅動力。

全球經濟前景、消費信心、資金流狀況、財富效應等等,或決定了香港零售業是否景氣,從而影響該公司的百貨業表現,因此這項業務容易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經濟向好將帶動這項主營業務的收入和盈利增長,而這才是利福國際目前最倚重的產業。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