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個國家、150K+位投資人力薦,AI選股,輕鬆戰勝大盤立即解鎖

中信證券:下半年A股市場將迎來年度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

發布 2024-7-13 上午09:24
中信證券:下半年A股市場將迎來年度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2024下半年投資全景圖。該團隊認爲,過去3年壓制A股表現的經濟動能轉換、資本市場生態、中美戰略博弈這三大敘事都將迎來重大拐點,隨着政策、價格、外部三類信號逐步驗證,下半年A股市場將迎來年度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政策起效與盈利質量改善是主驅動,建議把握戰略窗口迎接大拐點,配置重心從紅利低波逐步轉向績優成長。

以下爲研報摘要:

宏觀總量運行雖仍有壓力,但預計政策會持續聚焦新動能,帶來其全面發力,經濟結構中的亮點將更加凸顯。預計工業景氣將延續較快復甦,投資保持“製造業>基建>房地產”的格局,消費結構上呈現服務消費仍有韌性的特徵,出口在補庫週期和“一帶一路”經濟體的帶動下趨勢性回溫。預計全年GDP有望完成5%的增長目標。過去3年壓制A股表現的經濟動能轉換、資本市場生態、中美戰略博弈這三大敘事都將迎來重大拐點,隨着政策、價格、外部三類信號逐步驗證,下半年A股市場將迎來年度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政策起效與盈利質量改善是主驅動,建議把握戰略窗口迎接大拐點,配置重心從紅利低波逐步轉向績優成長。

全球市場:展望2024年下半年,海外主要經濟體基本面和政策可能逐漸走向分化。預計美聯儲年內可能不降息,通過利率維持高位繼續抑制需求和通脹。建議資產配置排序:股票>商品>債券。美股方面,預計下半年美股盈利復甦擴散,或迎來風格輪動,關注現金流充裕、估值合理、受益投資上行週期三條主線。港股方面,外部擾動緩解、國內政策聚力、紅利稅減免預期、成長股的重新認知四大動能帶來的影響或可持續,港股反彈仍具韌性,關注大金融、消費+科技、消費電子三大主線。

債券市場:展望下半年,預計10年國債利率中樞仍將趨於回落;信用債“慢牛”行情料將持續,精挑細選之下信用市場仍有超額收益空間;轉債市場波動中機遇可期,行業層面以經濟新舊動能切換爲核心,兼顧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繪製

聚集新動能,迎接大拐點

宏觀層面:聚力新動能

今年以來,宏觀基本面在新舊動能轉換下出現分化。製造業投資表現亮眼,地產、基建投資壓力持續加大。7月將召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預計將以財稅、國企、金融、科技及能源等經濟體制改革爲抓手,開啓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同時,放眼全球,美國大選是牽動下半年地緣局勢的主線,美國承諾可信度的系統性下降可爲我國外交突破與企業出海創造機遇,但局部性的地緣衝突或將牽動全球風險偏好。

圖1:經濟增長動能轉換下的四個宏觀新特徵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圖2:4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三中全會主要思路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信證券研究部

財稅改革:預計央地事權將更多與財權匹配,一方面中央將主動承擔更多跨區域的公共服務類開支,做到人地錢相掛鉤;另一方面,逐步增加直接稅比重,爲地方創造穩定稅源。

國企改革:短期看,國資委或通過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加大現金分紅、大股東增持、實施股權激勵等方式改善市值管理。中期看,國企資產證券化空間較大,通過戰略性併購重組,注入優質資產、剝離不良資產,公司可以擴大規模,提高盈利能力。長期看,ROE和效率持續提升纔是制勝之道。

金融改革:一方面,持續化解地產、地方債務和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另一方面,新“國九條”已經指明資本市場改革方向,後續關注政策落地,包括嚴格把關資本市場“一進一出”、推動加強投資者回報、提速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建設、加快中長線資金入市等。

科技創新:以科技體制改革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型舉國體制或是改革重點。一方面,預計7月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會系統闡述新型舉國體制內涵。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成爲政策層關注重點,其科學內涵及發展思路不斷清晰。預計三中全會後多個創新領域將獲得政策支持,如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

能源改革:雙碳目標與能源安全戰略下,電力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或逐步建成。同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性凸顯。能耗和碳減排目標或逐步由“硬約束”轉爲“碳工具”,或增強對過剩產能行業的環保約束,提升企業綠色成本,驅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財稅改革:央地事權將更多與財權匹配

資料來源:財政部,《中國財政年鑑》,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

國企改革:國資委將市值納入央企負責人考覈,多渠道推進央國企市值提升

資料來源:國資委,證監會,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5:金融改革——落實資本市場“1+N”政策,守住地產、地方債等風險底線

資料來源:國務院,證監會,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6:能源改革——電網的雙向供需互動運行模式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圖7: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成爲政策層關注重點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華爲官網,北京公共數據開放平臺,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展望未來,雖宏觀總量運行仍有壓力,但預計政策會持續聚焦新動能,帶來其全面發力,經濟結構中的亮點將更加凸顯。其中,預計工業景氣將延續較快復甦,投資保持“製造業>基建>房地產”的格局,消費結構上呈現服務消費仍有韌性的特徵,出口在補庫週期和“一帶一路”經濟體的帶動下趨勢性回溫。物價方面,兩大價格指標已經走出年內低點,PPI或將在資源品漲價的驅動下溫和回升,CPI料將在豬週期反轉、服務價格等支撐下小步上漲。貨幣政策方面,年中或有降準、推動存款利率和LPR下調的操作,社融增速或呈現先上後下的趨勢。預計全年GDP有望完成5%的增長目標。

表1:宏觀政策展望及主要經濟指標預測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A股市場:下半年將迎來年度級別上漲行情起點

過去3年壓制A股表現的經濟動能轉換、資本市場生態、中美戰略博弈這三大敘事都將迎來重大拐點。一是“先立後破”的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成效初顯,高質量發展下企業將淡化規模,重視盈利,避免惡性競爭;二是新“國九條”重新定位市場投融資功能,以投資者爲本重塑市場生態,提高A股回報預期;三是中美戰略博弈的天秤向中國傾斜,中國的戰略主動性逐漸增強,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隨着政策、價格、外部三類信號逐步驗證,2024年下半年A股市場將迎來年度級別上漲行情的起點。政策信號方面,聚焦三中全會改革優先落地領域,新質生產力強化經濟新動能;價格信號方面,新舊動能平穩切換下,重點觀察覈心城市房價企穩與控產保價效果;外部信號方面,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逐漸衰弱,中國的外交正在主動破局。

判斷2024年下半年市場行情,政策起效與盈利質量改善是主驅動,A股下一階段的投資範式將是淡化規模、重視盈利,從景氣投資的PEG框架轉向自由現金流增長溢價,以高質量發展提升投資回報率的階段。三季度將進入信號觀察期,政策效果決定節奏,盈利修復決定趨勢,外部因素決定空間。建議把握戰略窗口迎接大拐點,配置重心從紅利低波逐步轉向績優成長。

圖8:2024年下半年A股市場投資策略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

表2:2024年中證800企業盈利增速預測(%)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全球展望:分化孕育新機,股票>商品>債券

展望2024年下半年,海外主要經濟體基本面和政策可能逐漸走向分化。我們預計美聯儲年內可能不降息,通過利率維持高位繼續抑制需求和通脹;預計歐央行將於6月首次降息,歐洲工業生產活動可能率先進入修復階段;日本央行下半年或仍有2次加息,實際消費需求動能的反彈潛力值得關注。資產配置排序上,我們認爲股票>商品>債券。

圖9:各經濟體所處經濟週期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

表3:2024年下半年美、歐、日經濟展望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美股市場:下半年或迎風格輪動

美國銀行體系儲備金的上行以及“七巨頭”的業績修復是推動2022年10月以來美股牛市的兩大動力。展望下半年,預計美股業績復甦迎來擴散,回購和貨基有望提供增量資金,但交易集中度和估值過高是下半年面臨的主要問題。如若美國出現流動性超預期的向下拐點,不排除美股會重演類似於去年7 月中旬至10月底“大切小、高切低”的風格輪動行情,階段性壓制美股估值、拖累美股整體表現。但隨着新一輪貨幣寬鬆週期的開啓,疊加業績復甦的擴散行情,我們對此時點後的美股表現相對樂觀。

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三條主線:① 信息技術、可選消費與醫療保健等現金流充裕的行業;② 估值較爲合理的能源、公用事業和房地產行業;③ 受益於投資上行週期的建築、工程機械、電力企業。

圖10:2024年下半年美股市場投資策略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繪製

港股市場:反彈仍具韌性

4月下旬以來港股領漲全球,我們認爲此輪港股反彈是投資者積累了三年的悲觀預期在逆轉後,由估值修復推動。驅動本輪港股反彈的四大動能可歸類爲:1)外部擾動的緩解(地緣和流動性的預期);2)國內政策的聚力(對港的五項合作及地產政策);3)對港股通紅利稅減免的預期(如落地,預計將催化南向資金持續流入);4)對港股成長股的重新認知和定價。

對比2022年的三輪悲觀預期扭轉下港股的反彈,我們判斷當前港股估值修復的行情依舊具備韌性,建議關注三大主線:1)受益於政策持續推出和悲觀情緒逆轉的大金融板塊,特別是保險和地產產業鏈;2)估值修復有望延續的消費和科技行業;3)受益於國內消費品以舊換新、美國補庫存以及行業景氣度好轉的消費電子。

圖11:港股反彈仍具韌性,關注三大主線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繪製

七大產業展望

金融產業:有效需求不足,着眼供給側選股

隨着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入尾聲,有效需求不足成爲制約金融業發展的因素。宏觀層面,資金沉澱空轉加劇、基金股票發行受阻、社會融資規模負增長等現象皆爲需求不足的表現;行業層面,銀行業息差收窄、保險業利差下行、證券基金業降費也在釋放金融服務“供大於求”的價格信號。在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明確之前,金融行業需應對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降低、高槓杆經濟主體風險暴露、社會低效存量資產有待盤活以及新質生產力渴盼資本支持等新處境。這對金融資源配置的方向、方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行業需要通過供給側改革開啓從規模競爭到質量競爭的新篇章。

我們建議將金融產業投資視角轉向供給側,關注那些擁有降本增效能力和商業模式護城河的公司,其中大型金融機構有望藉助政策支持和規模經濟性做優做強,當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中小金融機構在行業准入和監管要求提升的環境下,需要憑藉區位優勢和特色經營突出重圍。

銀行:降本增效推進,估值修復可期。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銀行業持續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降本增效是當前銀行經營與管理的核心主題。4月底政治局會議隱含夯實宏觀基礎的政策發力方向,疊加房地產政策優化,有利於投資者提升風險偏好,在此背景下銀行板塊內部彈性品種佔優;低利率背景下分紅邏輯仍有空間,分紅貢獻的高確定性回報仍被投資者青睞,建議關注充分演繹分紅主線的大型銀行。

保險:嚴監管週期將推動行業進入降本增效的新階段,保險股貝塔行情有望持續演繹。短期來看,我們預計壽險行業正處於邊際改善階段,2024年二季度開始業績有望實現同比改善,關注宏觀和政策邊際變化,建議均衡配置主要上市公司。長期來看,低負債成本是保險股阿爾法的主要來源,保險公司降本增效創造長期價值。更多行業觀點參看圖12。

圖12:金融產業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基礎設施與現代服務產業:改革釋放市場化活力,分紅凸顯新藍籌價值

2024年,電力體制尤其是公用事業定價方面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深層次風險,政策不僅夯實了市場主體的責任,更通過消化庫存,鼓勵真實需求釋放,修復市場參與主體的信心,打通了存量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轉化界限,開創了房地產的新發展模式。公用事業企業、物業服務企業、龍頭地產公司、龍頭建築公司、交運物流企業、建材企業,紛紛不同程度提升分紅水平,更加重視股東回報。總體來看,產業鏈藍籌公司的股息率更具吸引力了。

展望2024年下半年,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大多數企業的盈利和股東回報都將進入上行通道,尤其和長期利率相比具備吸引力。我們預計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產業投資將聚焦政策改革釋放產業活力+紅利配置靜待估值修復兩條主線展開。

電力公用:電力體制改革正在路上,輔助服務市場的發展將受益於完善價格機制。當前電力需求溫和增長,公用事業企業盈利能力預計持續改善,我們預計絕大多數我們覆蓋的公用事業公司都能實現雙位數的業績增長。低利率的環境不僅對企業經營有利,也凸顯了公用事業公司作爲高股息資產的價值。

地產:政策高度關注房地產風險,並努力結束資產價格持續下跌的惡性循環。2024年5月之後,政策出臺的速度明顯加快,有效釋放真實需求、積極消化存量供給。尊重市場供求規則的政策,正在修復市場參與主體的信心。我們預計,2024年中期從核心城市核心區域開始,房地產市場將進入波浪式復甦的階段。儘管長期而言,中國房地產開發的總體規模已經見頂,但具備人口和產業潛力的15-30個核心城市,房地產開發的空間依舊廣闊。

建築:行業仍將受益於基建拉動投資,國內基建未來增量或將更多來源於新基建方向,看好國資委市值考覈體系下的建築央國企+地產政策持續放鬆下涉房企業的基本面調整+海外工程市場擴容持續賦能海外企業增長三條主線。更多行業觀點參看圖13。

圖13:基地產業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製造產業:關注順週期復甦和長週期高景氣賽道主線

製造業自2023年以來持續討論的“預期差”和“去產能”在2024年上半年已逐步淡化,主要關鍵詞爲中美“補庫共振”及其強弱變化。中國體現爲緩慢補庫,同時上游資源品通脹速度快於中下游需求復甦速度,因此中游製造在利潤率層面一定程度承壓。美國體現爲宏觀需求及預期下行期的補庫週期並不羸弱,從而持續帶動我國出口鏈公司景氣延續。

展望2024年下半年,上游通脹能否在下游復甦的背景下持續向下傳導決定着中游製造業能否顯著量利齊升。此外,國內設備更新改造、海外經濟持續高韌性、電力設備/運輸設備等板塊的長週期景氣以及地產/軍工等行業的底部修復爲我國製造業提供了較強韌性和彈性預期。製造產業中工業品、軍品和消費品均呈現出各自的復甦邏輯。

總體看,順週期復甦疊加設備更新改造政策加快通用製造業、電力設備及消費需求回暖。部分板塊與經濟週期相關度低,維持着較長週期的景氣度,其長週期景氣的貢獻因素主要有逆週期設備投資(如特高壓、核電等領域的建設)、裝備及電器出海(電力設備、新能源、船舶、叉車、油服、工具、家電等)、持續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的要求(農業機械、工業母機、半導體設備等)、新技術迭代(光伏及電池新技術、新興能源及儲能、人形機器人及低空飛行器、新制武器等智能裝備等)。因此我們看好下半年製造業持續修復及估值中樞上行,行情有望獲得EPS和PE的雙維度支撐。推薦順週期復甦以及對於短週期免疫的長週期高景氣賽道兩條主線。

圖14:製造產業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醫療健康產業:下半年拐點機遇明顯

2024年上半年,醫藥行業繼續延續近十年來最嚴厲的醫療反腐風暴,從臨牀端到產業端都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同時疊加近期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變化影響加深,以及在醫保和衛健委新一屆領導班子繼續強化集採擴面和醫保控費的進一步行業改革壓力下,我們認爲醫療健康產業加速進入大破大立的新週期,產業優勝劣汰下的整合、集中度提升、創新破卷等一系列趨勢也開始加速確立,同時也拉開了產業成長的新篇章。

我們認爲2024H2正是在底部佈局醫藥行業優秀賽道和企業的最佳機會,建議從橫向維度上,下半年圍繞以下幾條主線進行佈局:① 甄選集採後時代的贏家,從洗牌加速下整合併購的龍頭企業到部分集採受益的“光腳”企業;② 出海破局,強化走出國內競爭的新增長空間模式的破卷企業;③ 行業去庫存週期結束,結合產品剛需性迎來價格拐點向上的上游原料等底部復甦行業;④ 依靠創新破卷,圍繞“創新爆款產品”取得突破,以及進入回報期的真創新企業;⑤ 國企改革等新政大潮下迎來積極變化的品牌企業;⑥ 設備更新改造舉國體制新政下的板塊機遇。

圖15: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科技產業:關注AI 產業鏈創新和出海機遇

2024年初至今,基於市場風格切換、地緣政治擾動等因素,中信電子、計算機、傳媒指數分別下跌12%、16%、10%,通信、汽車小幅上漲3%、1%,表現均弱於滬深300。而得益於外資在新興市場的配置需求再平衡以及港股的估值性價比優勢,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實現更優表現,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分別上漲14%/8%。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們判斷在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及出海的推動下,科技板塊將迎來投資機遇,投資主線將依然圍繞AI 產業鏈創新展開,同時兼顧出海等細分板塊結構性機會。

AI產業鏈:我們判斷科技行業基本面將持續改善,AI依然是下半年板塊投資的核心主線。① 算力產業與國產替代:數通光模塊、AI服務器、AIDC等基礎設施及AI雲計算平臺將維持高景氣度,在外部環境再平衡過程中,AI芯片設計、半導體制造等產業安全自主可控方向“長坡厚雪”;② AI應用:伴隨國內大模型的升級與多模態的發展,我們看好企業辦公、管理、教育及互聯網等諸多賽道AI應用及解決方案的落地機遇,其有望以訂閱等模式完成商業化,形成“大模型-應用-商業化”的閉環;③ 智能終端:國內大模型端側能力的適配、交互方式的革新亦將帶來消費電子、智能汽車、機器人等新領域的投資機遇。

出海與復甦:關注互聯網、消費電子、汽車及新能源車、運營商等細分板塊相關機遇。下半年我們建議關注科技出海、行業創新及估值修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出海方向,跨境電商帶動互聯網及配套服務商探索新增長曲線,手機、娛樂設備、家用TV、可穿戴及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方向存細分機遇,品牌廠商內生+外延式策略拓展增量空間;乘用車、商用車、電池等領域全球優勢明顯,板塊公司出海業務百花齊放。此外,互聯網與運營商板塊機遇亦值得重視:互聯網板塊對比海外估值性價比凸顯,穩健的利潤與現金流、積極的股東回報在全球投資者配置結構再平衡下料將吸引外資迴流驅動板塊估值修復;運營商業績穩健增長,優化成本費用管控,爲利潤增長提供有利支撐,龍頭公司提升分紅率與股東回報,股息率仍具備較高吸引力。圖16:科技產業人工智能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圖17:科技產業出海與復甦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消費產業:關注預期修復,佈局結構機會

雖然今年一季度消費數據整體實現平穩過渡,但進入3月以後出現“分水嶺”,消費呈現“淡季更淡”的需求特徵,並且在去年基數不高的情況下,4月社零繼續低於市場預期,說明居民需求仍舊疲弱。目前市場對中國消費市場的長期悲觀情緒來自對居民消費力的擔心和中國人口趨勢對消費存在潛在影響。但我們認爲中國居民的收入增長目前仍然穩健,而人口結構變遷在未來10-20年內對消費影響有限。

我們認爲,消費估值修復彈性短期更加依賴於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的整體預期,經濟預期抬升往往放大消費估值修復彈性。考慮到基數,且預期下半年經濟修復帶動景氣回升、CPI回升減輕價格壓力,我們認爲消費將保持回暖。當前消費配置主要依賴於政策推進、經濟回升等帶動的估值修復,建議積極配置估值回落至低位的白酒、消費互聯網、美妝等行業龍頭。同時建議關注生豬養殖板塊的右側機會,CPI回升下的餐飲產業鏈機會,繼續佈局紡織製造訂單收入到業績兌現的彈性,及過渡到下半年的低基數期後流水增速改善的品牌。

中長期,需求端關注理性消費(國產品牌替代)、快樂生活、技術迭代(智能家居、生物製造等)等結構性趨勢,供給端關注出海和下沉的增量機會。

圖18:消費產業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繪製

能源與材料產業:關注商品需求回暖預期和新興產業材料機會

商品:關注需求回暖預期,資源品價格存在支撐

2024年以來,受益於供給約束以及通脹背景下市場對商品投資的熱度提升,上游資源品板塊整體表現強勢。同時受到國內經濟“溫差”以及海外原料供應擾動等因素影響,細分板塊分化,全球定價的品種如黃金、銅、原油等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或呈現出較高的韌性,國內定價的品種如螺紋鋼、動力煤等價格則表現疲軟。

展望2024年下半年,2024年資源品行業投資的主要利空來自對中國地產需求走弱的擔憂,隨着國內地產、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的出臺,疊加能源轉型等方向消費的持續高景氣,2024年下半年國內需求回暖預期不斷強化。海外方面,流動性寬鬆與再通脹交易反覆拉鋸,但受益於新興經濟體制造業回暖以及歐美潛在補庫需求,加上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供應鏈風險居高不下,資源品價格存在支撐。

① 預計供給側邏輯仍將延續,建議關注具備長期供給約束或短期擾動升級帶來漲價效應的原油、銅、錫、磷礦、錳礦等品種。② 國內政策持續推出以及國內外共振補庫帶來的需求回暖預期下,預計鋁板塊將延續強勢,鋼鐵和煤炭則存在利潤重新分配和價格溫和復甦預期。③ 預計下半年海外再通脹與降息交易的博弈將持續,疊加避險情緒升溫,貴金屬板塊仍爲投資優選方向。

材料:政策、創新雙輪驅動,產業機遇多元並進

目前材料領域投資機會可歸納爲三類驅動因素:政策與主題、行業景氣及產品/技術的創新迭代。

1. 政策與主題驅動的行業包括合成生物學、低空經濟、氫能,目前處於發展早期,當前市場規模雖不大但潛力充足,投資機會往往跟隨特定政策的出臺和市場風格的變化出現;

2. 半導體、核電、海纜等行業已渡過最早的初創期,其投資機會主要由產業景氣變化驅動,在特定時間點相關材料受行業β驅動而具備高增長潛力;

3. 第三類驅動主要是產品/技術的創新與迭代,如鋰電超充時代開啓,對電池材料提出新要求。C919需求提升對高溫合金及相關產業鏈有所帶動,華爲超級充電樁的佈局中蘊含碳化硅和液冷槍線投資機會,固態電池的發展與滲透率提升也帶來了固態電解質的需求,汽車輕量化的趨勢也帶來鎂合金需求的提升,個體行業黑科技的突破也有望帶來新的增長點。

展望2024年下半年,① 合成生物學、低空經濟、氫能等新興產業有望在政策的推動下蓬勃發展;② 半導體、核電、海纜行業由產業景氣驅動,利潤擴張預期明確;③ 鋰電材料、高溫合金、充電樁液冷槍線等材料受益產品/技術的創新迭代,相關產業鏈趨勢向好。

圖19:能源與材料產業(商品)投資版圖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製

表4:能源與材料產業(材料)投資機會一覽

資料來源:各公司財報、官網,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綜上,A股市場下半年還需觀察三類信號,當前依舊建議堅守紅利策略,重點聚焦現金回報的穩定性,適當迴避盈利週期性波動顯著、投機性資金密集的行業,繼續關注自由現金回報率穩定的水電、核電,保費穩定增長的財險。

隨着上述三大信號的不斷驗證以及投資範式的轉變,以滬深300爲代表的、具備不斷提升自由現金流增長能力的績優成長股或逐步佔優,重點關注銀行(資產質量預期改善打開重估空間)、機械(設備更新改造和出海競爭)、家電(競爭格局穩定、海外業務擴張和去地產標籤)、電子(消費電子出海、AI創新、半導體自主可控)、新能源(兼併重組優化格局、出海破局)等製造業龍頭,產業週期築底企穩的醫藥(產業整合、出海破局)以及港股的互聯網和消費龍頭。

美股市場,建議關注三條主線:① 信息技術、可選消費與醫療保健等現金流充裕的行業;② 估值較爲合理的能源、公用事業和房地產行業;③ 受益於投資上行週期的建築、工程機械、電力企業。

港股市場,建議關注三大主線:1)受益於政策持續推出和悲觀情緒逆轉的大金融板塊,特別是保險和地產產業鏈;2)估值修復有望延續的消費和科技行業;3)受益於國內消費品以舊換新、美國補庫存以及行業景氣度好轉的消費電子。

圖20:配置重心逐步從紅利低波轉向績優成長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

債市投資策略

利率債方面,預計2024年下半年10年國債利率中樞仍將趨於回落,三季度或維持2.2%~2.4%區間震盪,進入四季度10年國債利率料在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升溫及降息落地驅動下或向下突破2.2%低點。

信用債方面,“慢牛”行情料將持續,精挑細選之下信用市場仍有超額收益空間。從趨勢看,利差低位波動加大,需警惕調整風險。

可轉債方面,以經濟新舊動能切換爲核心,兼顧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關注出海產業鏈、能源和公用事業、央國企轉債、產業主題催化、大消費板塊等。

表5:2024年下半年債市策略展望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繪製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中信證券研究”,智通財經編輯:李程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