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個國家、150K+位投資人力薦,AI選股,輕鬆戰勝大盤立即解鎖

畢馬威:證券公司競爭態勢白熱化 行業併購市場預期不斷升溫

發布 2024-7-9 下午08:59
畢馬威:證券公司競爭態勢白熱化 行業併購市場預期不斷升溫
0388
-
3328
-
0728
-
0027
-
0868
-
600015
-
0086
-
0968
-
1623
-
6862
-

智通財經APP獲悉,畢馬威發佈2024年中國證券業調查報告稱,從短期來看,證券公司業績階段性承壓,競爭態勢白熱化。2021年證券業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高達9.23%,到2023年僅4.80%,下降近50%。近期監管層面多次提及並鼓勵券商以併購重組的方式做優做強、提升核心競爭力,證券業併購的市場預期也在不斷升溫。預計未來證券公司間將湧現更多包括強弱併購、中小券商間重組、跨境併購、強強聯合等在內的多種形式併購,助力券商加強全鏈條金融服務能力,提升整體競爭力。

一、證券行業挑戰與機遇

從短期來看,證券公司業績階段性承壓,競爭態勢白熱化。2021年證券業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高達9.23%,到2023年僅4.80%,下降近50%。市場集中度方面,證券業“二八效應”顯著,整體呈現“頭部集中、頸部防守、中尾部萎縮”態勢,近五年行業前10名的券商在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佔據50%-60%的份額,前20名券商市場份額佔比約80%,中小型券商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圖:證券行業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和市場份額分佈(2018-2023年;%)

資料來源:Wind;畢馬威分析

放眼長遠,頂層設計定調證券業做強做大做優,成長空間和潛力巨大。

一是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做好“五篇大文章”,明確證券業勇擔“金融強國”職責使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積極推動證券公司由傳統牌照金融向主題特色金融轉型,堅持走中國特色金融高質量發展之路。

二是《證券法》和《期貨法》等基本法律的優化升級、2024年國務院新“國九條”的印發、證監會4項“兩強兩嚴”文件的發佈等等,均體現了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決心,以及證券行業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發展的主線。

表:近年影響證券行業發展的關鍵政策一覽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畢馬威分析

對標海外領先,中國券商在規模、盈利能力和業務模式等方面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隨着中國資本市場在頂層指引、政策呵護、加快開放和各參與主體的共同建設下,預計中國券商將進一步綜合競爭力,縮小與海外領先券商的差距。

圖:中美頭部券商按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市值和ROE的對比(2023;億元,%)

注:中國頭部券商選取2023年末總資產排名前三的券商;按照1美元≈7.2603人民幣進行匯率兌換

資料來源:Wind;公司年報;畢馬威分析

二、證券行業戰略突圍方向

1.佈局多元業務,從“看天喫飯”的交易通道向深度服務客需的資本中介轉型

自2020年以來,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完善、投融資方式不斷豐富,證券業也積極調整業務結構,佈局更貼合客戶需求、更全面和多元的業務及產品,收入來源由原本以“通道型”爲主向輕重資本相對均衡的結構轉變,降低了全行業的盈利波動性。2013-2023年,證券業經紀業務收入佔比從49%下降至28%,而自營投資和兩融業務佔比從36%提升至53%;在自營投資中,做市交易和各類“非方向性”策略日益成爲行業共識。券商全面發力投資端、融資端和交易端,積極構建資本中介橋樑,成爲其增強經營韌性、穩定營業收入的重要支點。

圖:證券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利潤率情況及營業收入構成(2013-2023年;千億元、%)

2013-2023年證券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利潤率情況(千億元,%)

2013-2023年證券行業營業收入構成(%)

資料來源:Wind;畢馬威分析

2.強化資本運作,依託資本力量提升綜合經營能力

券商業務目前重資本化趨勢仍在持續,全行業單位營業收入所需投入的資產總額持續攀升,然而受制於監管指標的剛性約束,證券公司權益槓桿倍數近10年來始終被壓降在3.8倍附近,遠低於海外投行10倍以上的槓桿水平。

爲了有效應對業務重資本化趨勢、實現穩健擴表,在資本與槓桿方面,券商未來存在兩大轉型與突破機會點:

一是打通資本市場融資渠道。券商應根據實際業務發展需求,適時關注資本市場增發股票與可轉債、獲得大股東注資等權益資本補充機制。

二是迎合機構投資者交易和風險對沖等增量需求,大力發展創收穩定、波動性低的市場中性業務,如做市交易、信用中介等非方向性業務。

三是把握監管政策放寬契機。2023年證監會就修訂《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風控指標新規旨在鼓勵經營情況良好的證券公司在投融資和交易端持續發力,逐步擴大重資本業務規模,充分發揮長期價值投資,活躍資本市場。

圖:證券行業權益槓桿倍數和單位營收所需投入的資產總額(2013-2023年;倍、元)

資料來源:Wind;畢馬威分析

3.適時合縱連橫,通過併購壯大綜合實力、補齊短板

近期監管層面多次提及並鼓勵券商以併購重組的方式做優做強、提升核心競爭力,證券業併購的市場預期也在不斷升溫。

一方面,大型券商尋求收購兼併,以擴大規模優勢,打造“航母級券商”;而中小型券商間通過整合併購實現“報團取暖”,以進一步補齊業務短板、提升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領先券商也運用其資本實力進行跨國界、跨業界收購,如銀河證券完成其對東南亞子公司銀河-聯昌100%股份收購、華泰證券收購美國資產管理平臺AssetMark並已經成功退出、海通證券收購葡萄牙聖靈銀行等,海外併購幫助其實現了全球金融市場佈局、跨行業綜合發展並獲得財務投資回報等目標。

預計未來證券公司間將湧現更多包括強弱併購、中小券商間重組、跨境併購、強強聯合等在內的多種形式併購,助力券商加強全鏈條金融服務能力,提升整體競爭力。

圖:證券行業收購整合情況

資料來源:wind;畢馬威分析

4.升級業務模式,強化核心業務能力實現增長突破

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和機構化轉型。

我國居民財富穩步積累,截至2023年末居民可投資資產規模接近300萬億元,其中可投資資產規模超過1,000萬元的高淨值客戶,佔到居民可投資資產總量的1/3以上,高淨值人羣的資產配置也正在逐步從銀行向證券公司等非銀機構傾斜,爲券商財富管理帶來清晰的增量機遇。針對以高淨值客戶爲代表的個人客羣,證券公司應根據客羣分層分類需求,推出相匹配的財富管理方案,從傳統經紀業務向包含投顧、資管、交易等具備資產配置理念的綜合財富管理轉型。

同時,機構投資者也在中國資本市場逐步成爲主角。針對各類機構客戶,提供全鏈條整合式的服務交付,將幫助證券公司進一步增厚機構業務綜合收入。以客戶爲中心,識別機構客戶在交易、代銷、託管、銷售、投研和綜合服務等業務領域的需求側重,並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的服務與產品,是券商經紀業務機構化的勝負手。

投資銀行業務探索“投行+投資+投研”的協同聯動模式。

全面註冊制改革的推進使券商投行業務競爭加劇,業務迴歸價值挖掘和價值判斷的核心職能,券商可依據被服務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特點,協同聯動私募/另類投資業務、投行業務、產業投資和研究能力,構建“投行+投資+投研”模式,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以增強客戶黏性,拓展收入來源。

自營投資業務錨定非方向性投資策略。

在當前市場震盪波動態勢下,券商自營投資業務應堅持長期穩健發展原則,圍繞“非方向、低波動、絕對回報”宗旨,以追求本金投資的絕對回報和確保優先做大做強客盤交易業務爲核心目標,持續豐富包括場內做市、場外對沖、銷售交易和投資顧問在內的客需資本中介業務內涵。此外,需打造匹配非方向性投資業務發展的風險防控新格局,確保交易風險“可測、可控、可承受”,推動證券公司高質量穩健擴表。

資產管理業務加速公募化滲透,持續發力主動管理。

截至2023年末,全部券商及30家券商資管子公司中,已有14家獲批公募資格。而以主動管理和淨值化爲代表的集合資管計劃規模佔比和券商資管公募產品規模顯著提升,其中集合資管計劃規模佔比由2018年末的14%提升至2023年末的47%,公募產品規模也於2023年末超過1萬億元。通過“資管子+公募子”設立佈局,對券商順應行業發展趨勢、豐富資管產品組合、實現產品優勢互補和資管規模突破、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圖:券商資管業務公募化加速滲透、主動管理規模顯著提升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畢馬威分析

國際業務面臨挑戰,尋求境內業務聯動與新興市場機遇。

近年來作爲中資券商國際業務平臺的香港,市場持續低迷,疊加地產美元債違約影響,業務規模有所收縮,然而國際業務仍是中資券商響應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探索方向。未來各家證券公司可以發揮境內總部在投行、財富管理、科技金融、機構業務優勢,以及部分具備產業股東背景的券商依託產業資源,在期貨交易、海外融資等方面,與境外子公司形成良性互動,繼續帶動國際業務發展,同時探索佈局新加坡等新興熱門的海外市場,尋找增長機遇,積極謀求國際業務轉型。

5.探索特色金融,以主題創新帶動增量機遇的開發

作爲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證券行業是落實中央關於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力量。

科技金融領域

券商不斷健全完善業務結構,在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和區域股權交易平臺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全力服務科創企業融資,作爲核心樞紐打通科技、產業和資本的循環通道。

綠色金融領域

部分領先券商在公司內部建立ESG組織體系,全方位推進綠色金融實踐的同時,積極提供全鏈條的綠色融資服務,深耕綠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滿足企業綠色融資需求,並將ESG因素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的全過程。

普惠金融領域

證券行業應聚焦金融服務的人民性,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理念融入各項業務場景,提升服務大衆客羣的財富管理能力,同時運用投行服務產品和紓困基金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三農”領域服務力度。

養老金融領域

券商需持續創新養老金融產品,豐富養老金融服務供給,推動個人養老金體系發展;部分券商升級打造便捷適老服務,對線上平臺進行無障礙改造升級,以提升金融服務溫度。

數字金融領域

推進數字化轉型,深化金融科技賦能已成爲行業重要課題,券商需要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加強業技融合場景落地,運用數智化手段有效提升客戶服務及公司發展質效。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