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信證券:預計託管資金口徑下外資仍有200-400億港元的迴流空間

發布 2024-6-28 上午08:16
© Reuters.  中信證券:預計託管資金口徑下外資仍有200-400億港元的迴流空間
600999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4月中旬至5月中旬間,國內政策聚力,外圍擾動緩解等因素帶動外資持續流入港股市場。但在此期間,流入的外資以短線資金爲主,主動管理的長線資金雖然表現出流出幅度收窄趨勢,但並未出現明顯的大幅增配。

另外,在此期間美國、日本、中國臺灣、印度等市場均迎來了資金的顯著流入,該行判斷這是本輪外圍擾動緩解帶來了全球資金邊際寬鬆的體現。與歷史上外資流入時期偏好配置成長股不同的是,本輪外資顯著流入順週期、大金融及互聯網板塊。往後看,假設三季度經濟基本面改善趨勢得到確立,則該行估算託管資金口徑下外資仍有200-400億港元的迴流空間。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全球資金流向分析:美日印獲增配。

我們通過EPFR數據追蹤全球資金流向情況。截至4月30日,EPFR統計的全球基金總規模約3.66萬億美元,其中全球(除美國)基金、全球基金、新興市場基金、歐洲基金規模最高,佔比分別約43.2%/ 29.2%/ 13.3%/ 6.0%;主動管理基金總規模約1.14萬億美元,佔整體比重約31%。對於海外市場而言(尤其是歐美髮達市場),被動投資已經成爲市場的主流方式,我們認爲全部資金的流向情況或更加能夠代表市場的流動性變化。從全球主要市場資金流向來看,年初以來,美國、日本、中國臺灣、印度等市場均迎來了資金的顯著增配,分別流入約1252/162/124/121億美元。而如英國、泰國、越南、印尼等市場外資則呈流出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印度市場無論主動或被動資金均呈現大幅增配趨勢;而日本市場在5月以來則轉遭外資減持。

外資如何配置中國?

從EPFR看外資流向:主動外資行爲更有效。截至4月30日,EPFR統計的全球基金(外資)持有中國資產的總規模約2443億美元,是較爲具有代表性的統計方式之一。分區域看,大中華地區基金、亞洲(除日本)基金、新興市場基金、亞太基金持有中國資產佔比較高,分別爲61.7%/31.1%/22.3%/20.5%。其中,主動管理的外資基金持有中國資產規模約782億美元,佔全部外資基金持有中國資產比例僅32%,遠低於中國資產中實際主動管理資金的持倉比例。因此,我們認爲主動外資配置情況更加能夠代表外資實際的情緒變化。

大中華區域基金獲流入,長線資金流出中國趨勢收窄。EPFR統計的主動基金以長倉基金爲主,更能代表長線資金情緒。2021年以來,主動外資配置中國資產比例趨勢性下滑,至今年三月累計下滑7.8個百分點至6.2%,是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我們觀察到,4月中國資產的持倉比例再度回升0.7個百分點至6.9%,主動外資開始轉向增配中國市場。從外資流入區域資產角度看,4月中旬以來,主動外資流出中國市場資金明顯收斂,從周度流出7.8億美元收窄至僅流出1億美元。結合全球資金流向來看,我們判斷4到5月間全球資金並非出現所謂“東昇西落”現象,即流出估值較高市場的同時流入中國資產,而是外圍擾動緩解帶來的全球資金邊際寬鬆。而5月下旬以來,外資再度流出中國市場。

從港股託管資金測算看外資流向:港股託管資金代表市場上的全部資金情況,我們測算,4月22日至5月20日間,港股通/外資中介/內資中介分別淨流入332/267/-584億港元,外資轉向流入港股市場。同時,外資持有港股市值的比例也抬升0.6個百分點至73.6%;5月20日以來,政策預期回落背景下外資也再度流出1040億港元;持倉比例回落1個百分點至72.6%,再次觸及歷史最低水平。細分行業來看,4月中旬到5月中旬期間外資大幅流入港股順週期板塊,包括地產產業鏈(家電家居等)、大金融(保險、多元金融)及互聯網等。5月中旬以來,儘管外資呈整體流出趨勢,但仍表現出持續增持互聯網板塊趨勢(互聯網服務、互聯網醫療);另外,也持續增持大金融板塊,包括地產物管、家居、多元金融等。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