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華泰證券發佈研報稱,雖然央行購金在2008年後有所上升、2022年後明顯加速,然而,從長週期角度分析,黃金佔全球儲備的比例仍處於歷史低點。即使以2022年以來的速度繼續增加黃金儲備,央行儲備中黃金的佔比也仍有十年以上的“爬坡期”才能回到1990年的水平。央行購金結構性支持黃金需求,疊加黃金供給進入“瓶頸期”,意味着金價或仍有相當可觀的上行空間。
華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一、央行黃金儲備百年曆史:目前黃金儲備佔比位於低位
過去一個半世紀,黃金在全球央行儲備資產中的佔比整體回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回升,尤其在新興市場國家。爲維護國際收支平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中央銀行會持有包括黃金在內的儲備資產。截至今年2月,全球儲備資產總規模爲15.3萬億美元,其中黃金規模爲2.3萬億美元,以市價算佔比爲15%。二戰前金本位貨幣體系下,黃金在儲備資產中的佔比維持在90%附近;1990年,黃金佔全球儲備比重爲34%,此後全球化加速,這一比例降至2008年10%的歷史低位;此後逐步回升。
二、新興市場在2022年後購金量翻倍有餘,主導黃金需求變化
全球金融危機後,新興市場央行開始增持黃金,2022年後這一過程大幅加速,央行購金佔全球黃金需求比例從此前的一成左右跳升至四分之一,且帶動其他投資需求,成爲消費外黃金需求變化的主導力量。2009-2023年,發達國家黃金儲備僅增長1.1%至2.2萬噸,但新興市場經濟體累計增長97%至1.1萬噸。最大的邊際買家是俄羅斯(對同期全球央行黃金儲備的增長貢獻爲31%)、中國(貢獻佔22%)、土耳其(10%)、烏茲別克斯坦(6.9%)、波蘭(4.7%)和印度(4.5%)。俄烏衝突爆發後,各國增持黃金的步伐明顯加快。2022-2023年央行每年購金需求爲1000噸左右,較此前5年的平均年購金量翻倍有餘,主要由以上新興市場國家貢獻。由此,央行購金佔黃金需求的比重從此前的11%跳升至25%。央行購金需求結構性上升,解釋了金價在2022-23年全球真實利率大幅上升期間的超強韌性。
三、央行增持黃金任重而道遠,金價有長期的強支撐
各國央行增持黃金仍有較大空間,且考慮到黃金生產陷入瓶頸,金價中長期看有結構性支撐。考慮到黃金在新興市場儲備資產中的佔比僅爲8%,且在印度、沙特、中國等儲備資產大國中佔比不及平均水平,新興市場經濟體仍然有較大增持空間。按黃金佔儲備資產佔比在2019-2023年的平均回升速度外推,如果黃金需求要回到1990年34%的歷史中位數水平,全球央行增持黃金可能持續到2045年,而對應的每年購金數量爲1400噸-1900噸,約佔2023年總需求的28%-39%,大幅高於2017-2021年11%的平均水平。誠然,其中的速度和時點跨度可以做不同假設,但這個數量級絕對不容忽視。同時,全球黃金產量增長基本停滯,2018-2023年複合增長降至-0.1%。
黃金配置“進可攻、退可守”。鑑於美國財政擴張帶來的風險溢價對真實利率 (R*)推升最快的時期已經過去,今年金價的“逆風”不再,結構性因素可能主導、而週期性因素也可能進一步“加持”黃金上漲趨勢——如果通脹粘性較強,黃金的“抗通脹”屬性可以相應對沖;而如果利率下行,黃金也有望受益,參見《如何理解近期黃金、石油,和美債價格的異動?》(2024/4/10)。
風險提示:央行購金力度不及預期,美國財政寬鬆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