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ESG精選好書|「ESG投資的透明革命」——數據如何引領未來(上篇)

發布 2024-4-28 下午06:13
© Reuters.  ESG精選好書|「ESG投資的透明革命」——數據如何引領未來(上篇)

LINK-ESG 好書推薦官本期要爲大家介紹的是Cristina Dolan與Diana Barrero Zalles的著作《Transparency in ESG and the Circular Economy: Capturing Opportunities Through Data》,是一本圍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框架展開的書,旨在消除ESG在實踐中的模糊性,提出新興技術在管理ESG數據、加深對ESG的理解方面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透明度和問責制。

Cristina Dolan是一位工程師、計算器科學家和企業家,曾領導多家企業的業務轉型,並利用先進技術(包括數據交換、區塊鏈、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物聯網、遠程信息處理和雲架構)打造革命性產品。除了是多家公司(包括一家歐洲基於價值的醫療保健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外,她還是多家網絡安全、數據和下一代雲計算公司的顧問。Cristina曾是OneMain.com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在成功IPO後成爲第十大ISP(後被Earthlink收購)。此前,她曾在迪斯尼、赫斯特、IBM、甲骨文和Tradingscreen擔任高管職務。作爲公認的行業思想領袖,她經常受邀擔任演講嘉賓,並獲得了多項殊榮,包括"金融界100位傑出女性"、"值得關注的加密和區塊鏈女性"、"區塊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以及"加密和區塊鏈領域的思想領袖"。她發起的全球學生編程競賽"Dream it. Code it. Win it."(這也是她TED演講的主題)獲得了衆多獎項,包括Trader Magazine慈善貢獻獎、麻省理工學院Harold E. Lobdell傑出服務獎以及多個"最佳組織"、"最佳女性創新者"和"年度最佳高管"史蒂夫獎。Cristina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碩士學位,還擁有計算器科學工程碩士學位和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她曾是美國雪橇和骷髏隊的成員,在美國國家錦標賽和帝國州運動會上獲得第一名。她在世界盃錦標賽上獲得女子組第二名。除了她的母語英語外,她還精通西班牙語。

Diana Barrero Zalles是Emergents @ Weild & Co.的ESG和氣候技術總監,致力於推動創新和戰略治理交匯領域的投資銀行業務。她爲塞浦路斯議會進行了一項關於虛擬資產的國家反洗錢/打擊恐怖主義融資(AML/ CFT)風險評估,並彙編了針對區塊鏈立法的監管建議,借鑑了全球最佳實踐。Diana還在耶魯大學開設了一個區塊鏈討論論壇,爲加密交易平臺、央行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領域的其他新興趨勢制定市場誠信行業標準做出了貢獻。在發表了有關穩定幣和市場基礎設施的市場研究後,Diana也成爲福布斯的特約撰稿人,爲投資界普及數字資產知識。此前,她曾管理國際開發銀行的跨境交易。她畢業於聖母大學,擁有耶魯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出生於玻利維亞,西班牙語和英語都是她的母語。

本書以一個尋求吸引ESG投資並響應ESG相關監管要求的公司的視角切入,提出以下幾點主張:

理解ESG:

ESG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話題,企業需要將其與現有的戰略業務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這需要在公司治理層面形成共識,在整個企業文化中加以落實,並以長遠眼光看待ESG。

忽視ESG意味着風險:

企業正面臨着來自多方的壓力,要求其改善ESG實踐,降低重大財務風險。在當今,網絡安全問題尤爲突出。

指標不一致、缺乏清晰度:

不同的評估體系可能對同一家公司做出大相徑庭的評價。這可能導致不準確的報告,例如漂綠(greenwashing)行爲。此外,很難全面評估一項活動的整體ESG影響。例如,一項業務在氣候友好型,但其供應鏈可能產生大量排放,而管理層可能對勞工標準一無所知。

利用技術梳理數據:

要做出改變,關鍵是要了解並衡量潛在問題。物聯網可以捕捉各種數據點;分佈式賬本可以記錄數據,連接ESG影響的各個面向,全面追蹤數據流,形成整體視圖;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可以洞察改進措施,促進反覆迭代。各大框架若能統一ESG重大議題,同時在細節上允許針對特定主題的投資方法,是最理想的。

企業在成爲可投資的ESG目標、ESG合規方面應採取的舉措:

各國法規正在加強對企業ESG的要求,上市公司正在彙總數據。大企業要求中小企業供貨商和年輕的科技合作伙伴恪守其"企業可持續性"規範。展望未來,ESG趨勢或將催生一代"sustainability native"的初創企業。

企業新使命:ESG與可持續發展

隨着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這一背景下,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框架應運而生,成爲評估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工具。ESG框架不僅關注企業的財務表現,更加重視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以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

過去,企業的首要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承擔相應的社會和環境責任。這是因爲:

1. 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在變化。投資者、消費者、員工等利益相關者越來越關注企業在ESG方面的表現。他們希望企業不僅能夠創造財富,還應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2. ESG表現與企業長期價值創造密切相關。關注ESG的企業往往能更好地管理風險,並抓住新的商業機會,從而實現可持續增長。

3. ESG已成爲全球性議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倡議的提出,使得全球在追求可持續發展方面形成共識。各國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推動企業履行ESG責任。

4. 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需要企業參與。工業活動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企業只有積極踐行ESG理念,才能爲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

ESG已成爲衡量企業綜合價值的重要維度。本書旨在系統梳理ESG的發展歷程,研究ESG框架和標準,並探討數據技術在推動ESG發展中的作用,爲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和啓示。

新時代的呼喚:企業如何擁抱ESG

ESG理念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企業社會責任(CSR)和社會責任投資(SRI)。

1. 早期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和社會責任投資(SRI)

CSR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還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這體現了人們對企業角色的新要求和期待。隨着CSR理念的發展,一些投資者開始將社會責任因素納入投資決策,由此產生了社會責任投資(SRI)的概念。早期的SRI主要採用負面篩選,即通過排除在社會責任方面存在爭議的企業來構建投資組合。

然而,早期的CSR和SRI存在一些侷限性:

· CSR實踐缺乏系統性和一致性,往往流於表面,未能真正融入企業戰略和運營

· SRI過度強調道德因素,而忽視了ESG因素對企業財務表現的影響

· CSR和SRI缺乏明確的評價標準和披露要求,難以對企業進行有效監督

2. 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公司核心戰略和文化的必要性

21世紀以來,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爲全球性議題。聯合國相繼提出了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ESG理念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成爲投資界和商界的新趨勢。與傳統的CSR和SRI相比,ESG更加強調將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並視其爲價值創造的源泉。

將ESG融入企業文化和戰略有助於:

· 識別和管控風險。ESG視角有助於企業全面評估面臨的環境和社會風險,並採取積極措施進行管理,提高抗風險能力。

· 把握新的商業機會。踐行ESG理念有助於企業發現新的市場需求,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實現創新發展。

· 提升品牌形象和聲譽。重視ESG的企業更容易贏得利益相關者的信任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 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越來越多的員工,尤其是新生代員工,更願意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工作。

ESG已經成爲企業不可或缺的發展理念。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將ESG deeply embedded於組織的使命、戰略、治理和文化當中,形成自上而下的合力,推動ESG實踐落到實處。這需要企業高層的承諾和對ESG的深刻認知。

解碼ESG:探索全球評價框架大比拼

隨着ESG投資的日益盛行,市場上出現了衆多ESG評價框架和標準。這些框架和標準由不同的機構開發,旨在幫助投資者識別和評估企業的ESG表現。然而,由於缺乏統一的定義和規範,不同框架和標準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和不一致性。

主要的ESG框架和標準包括:

1.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標準。這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ESG信息披露標準,爲企業報告可持續發展績效提供了指引。

2. 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標準。SASB制定了一系列針對不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旨在幫助企業向投資者披露財務重大的可持續發展信息。

3. 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建議。TCFD提出了一套自願性的氣候相關財務風險披露框架,目前已得到衆多企業和投資者的認可。

4. 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PRI提出了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的6項原則,併爲簽署方提供實施指引。

5. CDP(前身爲碳信息披露項目)。CDP要求企業披露在氣候變化、森林、水資源等領域的管理情況,並對其進行評分。

除此之外,各評級機構、指數提供商、NGO等也紛紛推出自己的ESG評價體系,這進一步加劇了ESG標準的多樣性和不一致性問題:

· 評價指標和權重的差異。不同框架對E、S、G三個維度的內涵界定和指標設置存在差異,權重分配也不盡相同,導致對同一企業的評價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 信息來源和披露形式不一致。各框架要求企業披露的信息範圍和granularity不同,對定性描述和定量數據的要求也各異,增加了企業披露的難度,也使得不同企業之間缺乏可比性。

· 缺乏外部審覈和監管。在缺乏第三方審覈和監管的情況下,企業ESG報告的質量難以保證,greenwashing等問題時有發生。

ESG標準的碎片化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合規成本,也給投資者的決策帶來困擾。因此,投資界和監管機構都在呼籲加強ESG標準的國際協調,減少重複和不一致,提高透明度和可比性。未來ESG標準朝着趨同和統一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走向一致:全球努力統一ESG評價體系

針對ESG標準不一致的問題,國際組織、行業協會、監管機構等都在積極推動ESG標準的協調和統一。

1. 可持續發展標準理事會(ISSB)的成立

2021年11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期間,國際金融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宣佈成立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旨在制定全球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標準。ISSB整合了現有的主要框架和標準,包括TCFD、SASB、CDSB等,將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統一ESG報告準則。ISSB的成立標誌着ESG報告邁向"全球統一報告準則"又近了一步。

2. 監管機構的推動

各國監管機構也在積極推進ESG信息披露的標準化。例如,歐盟出臺了《非財務報告指令》(NFRD)和《可持續金融披露法規》(SFDR),要求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強制披露ESG信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表示,將制定強制性的氣候風險披露規則。監管要求有助於提高ESG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ESG數據提供商的整合

隨着ESG投資的發展,市場對高質量的ESG數據需求旺盛。近年來,ESG數據和評級行業的整合速度加快。市場領先的財經數據供貨商如彭博社、MSCI、道瓊斯等紛紛收購ESG數據和評級機構,豐富自身的ESG數據庫,打造一站式的ESG數據解決方案。數據提供商通過數據標準化,增強了不同數據來源之間的可比性和互操作性。

4. 行業協會的標準制定

除了通用的ESG框架外,一些行業協會也在制定針對本行業特點的ESG標準。例如,全球房地產可持續發展標準(GRESB)就是專門針對房地產行業的ESG評價體系。這有助於在行業層面形成統一的ESG評價語言。

5. ESG生態圈的協同

隨着技術的發展,ESG生態圈的各參與主體如企業、投資者、NGO、學術界、技術供貨商等正在形成更緊密的協作,推動ESG實踐的創新。通過共享數據、知識和經驗,提升 ESG生態圈整體的成熟度。

儘管實現全球ESG標準的統一仍面臨諸多挑戰,但隨着各方共同努力,ESG標準趨同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統一的ESG標準有助於提高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的透明度,促進資本向可持續發展領域配置,推動綠色經濟轉型。未來,隨着ESG投資理念的進一步普及,ESG標準體系也將更加成熟和完善,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踐提供更加明確和可操作的指引。

量化難題:ESG數據的準確度之戰

ESG數據的客觀衡量是當前ESG實踐中面臨的一大挑戰。與傳統的財務數據不同,ESG數據涉及環境、社會、治理等多個維度,許多指標難以量化,缺乏統一的計量單位,主觀性較強,這給ESG表現的評估帶來了困難。

1. ESG指標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ESG涵蓋了諸多子主題,如環境中的碳排放、能源消耗、水資源管理等,社會層面的勞工權益、產品責任、小區關係等,治理層面的董事會結構、商業道德、風險管理等。不同行業和公司面臨的ESG風險各異,相關指標千差萬別。一些指標如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量化,而另一些如企業文化、小區影響等則較難量化。如何選擇和設計針對性的ESG指標體系是一大挑戰。

2. ESG數據獲取的侷限性

當前,企業是ESG數據的主要來源,但受制於數據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企業對相關數據的收集、計量和報告能力參差不齊,很多企業對ESG數據的管理仍處於起步階段。部分數據缺失,時間跨度有限,難以支持對企業ESG表現的長期跟蹤評估。外部數據如NGO報告、媒體報道等也可爲ESG分析提供有益信息,但獲取和驗證的難度較大。

3. ESG評估模型的侷限性

目前市場上的ESG評級模型多以規則導向爲主,主要考察企業對特定ESG議題相關政策和舉措的制定情況,關注"有沒有做"多於"做得如何",對企業ESG實踐的實際成效反映不足。一些評級模型對定性描述的依賴過高,缺乏客觀量化指標,主觀性較強。不同機構的打分標準偏差異較大,評級結果的一致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4. ESG數據可比性不足

由於缺乏統一的ESG披露標準,不同企業報告的ESG指標口徑和範圍差異較大,相同指標的計算口徑也可能不一致,企業之間缺乏橫向可比性。同一企業不同年度的數據口徑變化也影響了縱向可比性。這使得投資者很難僅憑ESG數據對企業進行同業對比和歷史趨勢分析。

5. 外部認證和審驗缺位

企業披露的ESG信息通常缺乏權威第三方認證,真實性難以保證。由於ESG審計市場尚不成熟,缺乏公認的鑑證標準,目前能提供ESG審驗服務的機構有限,且審驗範圍和深度參差不齊,審驗結果的可信度有待提高。外部審驗缺位也給企業披露不實信息、粉飾ESG業績留下了空間。

ESG數據客觀性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ESG投資決策的有效性。未來,隨着ESG生態的日趨完善,企業ESG數據管理能力的提升,ESG計量和評估方法的優化創新,以及外部審驗的逐步引入,ESG數據的質量有望得到持續改善,爲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提供更加準確、客觀、全面的決策參考。

披露難題:企業ESG報告的五大陷阱

ESG 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依賴企業自我報告,而自我報告機制存在天然的侷限性,可能導致信息披露出現偏差,影響 ESG 評估的準確性。

1. 選擇性披露

在缺乏強制性披露要求的情況下,企業有動機選擇性披露有利於自身的 ESG 信息,而對不利信息避而不談,或是淡化負面影響。這種選擇性披露導致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無法全面瞭解企業的真實 ESG 表現,甚至可能被誤導。例如,一些企業可能會着力報告節能減排等方面的進展,但對於安全事故、員工權益等負面事件則語焉不詳。

2. 粉飾ESG業績

部分企業可能利用信息不對稱,通過不當手段美化 ESG 數據,甚至虛構 ESG 業績,誤導投資者和公衆。例如,一些企業可能會刻意誇大節能減排數據,誇大綠色產品的環境效益,對供應鏈 ESG 風險視而不見,或是通過"短期行爲"臨時提升 ESG 表現等。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這些失實披露的成本較低,可能被一些企業所利用。

3. 報告標準的主觀性

ESG 報告標準的多樣化給予企業較大的自主權,可能導致企業基於主觀判斷而非客觀實踐進行信息披露。例如,在評估產品的社會效益時,企業可能主觀地放大正面影響,而忽略潛在的負面外部性。再如,在界定重要性議題時,企業可能更多地從自身利益而非利益相關方視角出發,避重就輕。這些主觀性因素削弱了ESG報告的客觀性。

4. 缺乏外部驗證

企業自主披露的 ESG 信息通常缺乏必要的外部驗證,其真實性難以保證。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入第三方對其 ESG 報告進行審驗,但審驗的範圍和深度參差不齊,鑑證結論的可信度有待提高。缺乏獨立審驗,企業自我報告的偏差難以被及時發現和糾正。

5. 管理層的利益驅動

ESG 表現與管理層的利益訴求(如聲譽、薪酬等)日益緊密相連,這可能使管理層"帶有色眼鏡"看待和披露 ESG 信息,誇大 ESG 成績以獲取個人利益。當 ESG 表現與管理層利益產生衝突時(如減排與利潤短期相悖),管理層可能會淡化 ESG 目標,操縱 ESG 數據。這種"利益輸入"會歪曲 ESG 信息的客觀性。

企業自我報告的ESG信息客觀性值得審慎對待。未來,隨着ESG 強制披露要求的提高,外部審驗的引入,以及企業ESG管理能力和意識的提升,自我報告的偏差有望逐步緩解。與此同時,投資者也應提高對企業ESG報告的甄別能力,綜合企業報告、第三方評估、利益相關方反饋等多方信息,對企業ESG表現進行客觀理性的判斷,作出明智的決策。只有企業、投資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完善ESG信息披露生態,ESG報告的客觀性和可靠性才能不斷提高。

透明度與細節:ESG信息披露的雙重關鍵

ESG 信息的透明度和 granularity 是評估企業可持續發展表現的關鍵。提高 ESG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granularity,有助於各利益相關方全面、準確地瞭解企業 ESG 風險和機會,做出明智決策。具體而言,提高 ESG 信息透明度和 granularity 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助力投資者做出明智決策

機構投資者越來越重視 ESG 因素對企業長期價值創造的影響。透明、細緻的 ESG 信息披露能夠幫助投資者深入洞悉企業在環境、社會、治理等關鍵領域面臨的風險與機遇,評估其應對能力,預判其未來財務表現,從而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相反,如果ESG信息披露粗放、模糊,則可能誤導投資者判斷,引發"可持續性泡沫"。

2. 幫助企業精準識別 ESG 風險點

ESG 信息披露可以倒逼企業審視自身在環境、社會、治理方面的短板,客觀評估面臨的 ESG 風險。透明度和 granularity 越高,風險點就越容易被識別和量化。這有助於企業管理層"對症下藥",及時制定並實施有針對性的風險管控措施,提升 ESG 表現,最終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3. 利於政策制定者開展精準監管

ESG 信息披露可以爲政策制定者判斷特定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狀況提供重要依據,有助於有關部門"精準畫像",開展分類指導和監管。比如,環保部門可以據此判斷企業環境合規狀況,職業健康主管部門可據此評估企業職業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證券監管部門則可參考 ESG 信息評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透明度越高,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有效性就越強。

4. 方便其他利益相關方開展"精準問責"

消費者、員工、 NGO 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意識日益增強,他們越來越關注企業在 ESG 方面的表現,並據此作出選擇。透明、詳實的 ESG 信息披露,可以幫助他們及時發現企業在產品質量、員工權益保護、環境合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精準問責",推動企業及時整改,履行社會責任,最終形成多方共治、協同發展的良性局面。

5. 提升 ESG 評級的公信力

透明、 granular 的 ESG 信息是提高第三方 ESG 評級可信度的基礎。只有輸入高質量的 ESG 數據,評級機構才能輸出客觀、準確的評級結果。目前 ESG 評級標準不一、主觀性強飽受詬病,提高 ESG 信息披露質量,引入外部審驗,有望提升 ESG 評級的公信力,爲投資者提供可靠參考。

6. 推動 ESG 實踐持續進步

良好的 ESG 信息披露,能夠引導企業"比學趕超",形成"比透明度、比 ESG 表現"的良性競爭。這反過來會推動企業加大 ESG 投入,創新 ESG 實踐模式,研發 ESG 解決方案。久而久之,就能推動整個產業 ESG 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提高 ESG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 granularity 是大勢所趨。未來,隨着全球 ESG 標準趨同,強制披露規則出臺,以及各利益相關方責任意識的覺醒,ESG 信息披露有望進一步細化、規範和深化。這將極大提升 ESG 數據的質量,爲精準評估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奠定基礎,引導資本"向善",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Link ESG推薦官 童易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