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年報出爐:投美股贏麻,投港股虧瘋!

發布 2024-4-3 下午01:25
QDII基金年報出爐:投美股贏麻,投港股虧瘋!
US500
-
HK50
-
IXIC
-
0700
-
PDD
-
HSTECH
-

去年,投資美股的QDII基金贏麻了,投資港股的QDII基金虧瘋了。

今年一季度已經收尾,QDII基金表現仍然繼續分化。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自2023年以來公募QDII基金的回報率首尾懸殊已超130%,QDII的前30強業績幾乎清一色與美股資產配置相關,而墊底的QDII倒數30名則幾乎全部指向港股主題QDII。

今年以來QDII基金表現繼續分化

2023年度權益類基金業績排名來看,全市場QDII基金的年內平均回報率爲5.67%,僅漲幅漲過50%的就有38只。其中一大半都是投資美股的QDII基金。

Wind數據顯示,2024年截至4月2日,一共74只QDII基金淨值漲幅超過10%,其中美股、日股和原油類產品的表現相對出色。表現居前的包括天弘全球高端製造(+20%)、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17%)、建信新興市場優選(+16%)、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廣發全球精選美元現匯、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華夏野村日經225ETF等。

跌幅居前,且浮虧超過20%的仍然主要是港股產品。其中包括嘉實全球創新龍頭、南方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華夏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匯添富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華夏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聯接、南方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聯接、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嘉實恆生醫療保健指數等——這些QDII基金的關鍵詞,無外乎港股生物科技、港股創新藥、醫療保健。

(數據來源:Wind)

50億以上港股QDII基金,平均年化回報皆告負!

把時間跨度拉長一點來看,規模大於50億元的20只QDII基金中,近一年來收益爲正的只有5只,均爲追蹤納斯達克100、標普500的產品,它們的收益率超過32%,且成立以來的年化回報均超過12%。

(數據來源:Wind)

而其他規模大於50億元的15只QDII基金,主要爲跟蹤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中概互聯網科技股票、恆生醫療保健和創新藥,近一年的平均跌幅超過17%;成立以來的年化回報僅華夏恆生ETF基本找平,其他均爲虧損。

港股QDII基金優等生,是因爲選對了策略

表現相對較好的港股相關QDII基金中,大成港股精選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過9%。國泰中證香港內地國有企業ETF、華安恆生互聯網科技業聯接收益率在8.9%;鵬華香港美國互聯網收益率爲8.6%。

大成港股精選新近披露的2023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其持倉居前的個股是紫金礦業、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神華。石油、煤炭、黃金,也是今年以來港股表現相對出色的板塊;而主要倉位重的騰訊控股、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以及美高梅、攜程等消費股,今年以來表現相對平穩,3月份多有反彈。這些重倉股的表現,共同支撐起大成港股精選一季度9%的收益率。

(數據來源:大成港股精選2023年報)

而國泰中證香港內地國有企業ETF的前十大持倉,由五家銀行、三桶油、華潤置地和神華構成,幾乎全部都是高息股。

近期,大成港股精選的基金經理柏楊在進行路演交流時談到了對港股市場的看法和交易策略。他表示,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共享基本面,但目前的流動性不一樣。如果觀察到美國十年國債比中國十年國債倒掛 200 個基點時,且美元降息週期非常明晰時,可以高看港股。

他指出,戰略性機會,一是更多的邊際流動性改善可能來自美元端,同時港股的優勢在於較高的賠率,這是今年比較大的邏輯。二是市場存在顯著偏見,做長期價值投資,例如港股對SoE、中特估。戰術性機會,除了行業輪動和風格擇時外,在底層非人民幣資產、美股的海外映射等方面都有體現。

在談及如何利用啞鈴型策略做出好的收益時,他表示,第一,深度價值方面。高股息策略在過往表現優異,但需要對高股息指數進行嚴格的挑選,需要研判屬於是週期性高股息還是一次性高股息、發展的可持續性如何、行業狀態如何等多個方面。港股有價值,但需要識別出價值陷阱。高股息策略內部行業表現分化明顯,不能進行粗放型投資。例如曾經一度房地產行業在高息指數佔比超30%時,將行業低配接近零,主要就是依靠主觀的判斷。

第二,優質成長方面。根據2016年起至今的表現,相較於恆生科技,高息策略波動非常小,最終跑贏恆生科技;同時,恆生科技波動較大,但也跑贏了恆生指數。由此得出,兩端都可以獲取收益,但是要在正確的時候做出選擇,同時成長可能需要做精選個股、適度擇時才能獲得好的收益。目前配置的個股都是經過數據推敲、實地調研最終選出的。

整體來看,對啞鈴型策略做了兩方面的增強,一是對深度價值方面增強了“宏觀研判選擇行業(板塊)配置”,二是對優質成長方面增強了“精選個股、適度擇時”

柏楊表示,港股市場易學難精,因爲其基本面來自內地,資金面受美元影響,投資者非常廣泛,信息不對稱很嚴重。深挖市場、充分了解信息可能帶來超額收益。

機構對後市觀點出現分歧 港股或迎資金流入

站在當前時點,機構對於美股和日股的後市觀點出現分歧。部分觀點認爲資金將從高估值資產流出,轉而追捧港股等低估值資產;也有觀點認爲,美股和日股的強勁走勢仍將延續。

富拓首席中國市場分析師楊傲正表示,從今年以來的資金流向來看,全球資金仍持續流向去年至今屢創新高的市場包括美股和日股。然而,自3月起,資金流入速度開始放緩。

美銀分析師表示,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情緒從2020-21年的"喜歡買低價股”,到2022-23年第三季度的“討厭,它們行不通”, 再到2023年第四季度的"我的時間/金錢最好花在其他地方”,再到最近的"告訴我發生了什麼"。許多華爾街的“中國專家”已經轉移去覆蓋日本、印度的人工智能供應鏈。美銀接觸的紐約投資者中,近一半沒有中國股票頭寸。雖如此,投資者情緒略有改善,尤其是來自新興市場基金的情緒,基金經理們認爲最糟糕的時期已在1月份結束,試圖在低位補倉。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