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認真想投資? 邁出第一步,先拿下InvestingPro 五折優惠領取優惠

中國財政刺激力度不足,投資者依舊堅持逢低買入

發布 2024-3-6 上午07:34
© Reuters.  中國財政刺激力度不足,投資者依舊堅持逢低買入
HSCE
-
HSCC
-
SSEC
-
HSH35
-
CSI300
-
HSTECH
-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重返中國股市復甦的外國投資者表示,當地週二(3月5日)宣佈的支出計劃不足以扭轉低迷的情緒,目前繼續買入股票的主要原因是股價便宜。

自2月份以來,中國更換了股市監管機構並收緊了投機規則,導致市場急劇但脆弱的復甦,尋找便宜貨的基金經理開始重新涌入內地股市。

鮮少有人寄希望於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立即釋放足夠大的資金流來提振市場和情緒。

但那些預計穩健的支出計劃將達到5%增長目標的人卻感到失望,因爲當局仍堅持管理房地產行業和市政債務風險以及刺激「無憂消費」的熟悉劇本。

中國計劃將預算赤字佔經濟產出的3%,低於去年修正後的3.8%,這與一些人原本希望推動經濟復甦的財政強心劑不符。

花旗全球財富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彭程在給路透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投資者需要看到能夠改善治理和最終需求的政策,但迄今爲止,全國人大似乎還沒有提出這些政策。」

當地週二,在國家支持買盤跡象的幫助下,內地股市保持穩定,香港恆生指數 下跌2.61%,人民幣堅守陣地。

截至1月31日的一年裏,中國大陸股市市值損失約2萬億美元,外國投資者在此期間淨拋售人民幣1120 億元(合156億美元),將全球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敞口降至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此後,他們購買了價值483億元人民幣的股票,中國藍籌股滬深300指數已較上個月觸及的五年低點反彈近15%。

但全球投資者曾經樂於將其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長期留在中國,但許多人正在經營規模更小、更靈活的「戰術」賬簿,提供短期反彈的機會,同時保留更大的戰略股份。

摩根大通駐新加坡銷售和營銷主管Niraj Athavle表示:「人們對於所有這些集體措施何時開始產生重大意義、推動市場和資產價格有一定的預期。我希望我能告訴你到底是什麼觸發了它……但我認爲並不存在這樣的觸發點。」

找到立足點

Indosuez Wealth Management高級董事兼投資顧問Winnie Chiu表示,國內外投資者都在有選擇性地買入股票,但只買入電動汽車和科技等行業的股票。

這些行業是中國尋求自給自足的核心。

中國內地股市也很便宜。廣泛使用的估值指標,滬深300指數的12個月遠期市盈率僅在10左右,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和日經指數的一半水平。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公司(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亞洲宏觀和投資策略主管Aninda Mitra說,爲期一年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是股市的一個短期積極推動因素。

Mitra說,這一點,加上股市的廉價和外國投資者的倉位不足,是一個短期機會,但「在我們看來,長期的疑慮和不確定性揮之不去」,他傾向於保持結構性減持中國股票。

不過,分析師表示,至少已經採取了足夠的措施停止了市場的暴跌,而Balfour Capital的首席投資官Steve Lawrence認爲資金正在重新流入中國股市。

Lawrence說:「現實是,當存在恐懼或感覺到恐懼時,聰明的錢、真正的資金總是會買入。如果你退一步看,中國仍在增長,而且將繼續增長。這只是一場巨大變局的開始。當你看到這樣的分歧,納斯達克創歷史新高,對比恆生指數的位置時,就會出現蹺蹺板效應。」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