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世界貿易

發布 2024-2-27 上午08:40
© Reuters.  中國計劃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世界貿易
CNY/JPY
-
JPY/CNY
-
USD/CNY
-
USD/CNH
-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即使是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蜜月期,中美兩國依舊是「同牀異夢」。

時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稱讚中國的加入推動了政治改革。但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江澤民有不同的看法。他警告說,美國的真正動機是「西化和分裂社會主義國家」。

二十多年後,早期的摩擦已經轉移。隨着中國與西方之間的貿易摩擦升級,本週舉行兩年一次的部長級會議的世貿組織因中美之間的尖銳分歧而陷入困境。

隨着世界貿易組織的動搖,中國正在加緊努力構建一個不受美國影響、以發展中國家爲中心的替代貿易架構。

(來源:金融時報)

在這方面,北京的主要戰略是利用通過其耗資1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建立起來的聯繫,該倡議於2013年啓動,涉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拉丁美洲的140多個國家。

中國官員和貿易專家表示,正在建設的架構圍繞着以中國爲中心的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網絡,該協定允許低關稅貿易,同時也促進直接投資流動。

這個網絡目前包括28個國家和地區,佔中國出口額的近40%,這意味着如果世貿組織保持世界自由貿易開放的使命瓦解,中國將至少擁有部分備份體系,他們補充道。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都不包括美國或歐盟國家。

「中國認爲需要建立一個符合自身利益的替代體系,」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教授、世貿組織顧問亨利·高表示。

「這種替代方案主要基於‘一帶一路’,中國正逐步嘗試將出口從美國和歐盟等傳統市場轉向‘一帶一路’,」高補充道。

中國努力保護其貿易反映出其對二戰後全球貿易體系衰落的焦慮,這一威脅自2018年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貿易徵收高額關稅以來不斷加劇。聯合國發展機構貿發會議表示,由於「貿易限制措施」(包括關稅和非關稅措施)數量大幅增加,預計去年全球貿易額將萎縮 5% 。

自2019年以來,全球貿易體系面臨的主要阻力是世貿組織爭端解決體系的崩潰。世貿組織上訴機構(世界貿易最高上訴法院)的功能失調意味着許多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貿易爭端陷入法律困境,使商業變得更加昂貴和複雜。

大多數分析師並沒有預見到諸如世貿組織解體之類的劇烈情景。但一些人表示,該組織面臨的多重挑戰,包括幾個貿易大國的鉅額工業補貼以及建立類似中國正在建設的平行自由貿易協定架構,可能會對其造成嚴重損害。

美國前助理貿易代表馬克·林斯科特在大西洋理事會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多重威脅表明,世貿組織的未來遠未確定,即使一個關鍵參與者不太可能突然崩潰或離開。」

「如果(產業政策)持續下去,世貿組織的法治可能會崩潰,」他補充道。

簽署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首要任務。「中國將努力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習近平在去年9月的一次講話中表示。「中國將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他補充道。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貿易官員的說法更爲有力。這位官員表示:「中國在自由貿易方面發揮着主導作用,而美國和歐盟的保護主義卻愈演愈烈。我們要加快簽署自貿協定的數量,同時也要保證協定的質量,爲中國的發展創造足夠的空間。」

英國《金融時報》的計算顯示取得了重大進展。截至去年10月底的12個月裏,中國對自貿區網絡覆蓋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出口約佔全球出口的38%。鑑於在此期間,中國作爲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向世界各地出口了約3.43萬億美元,其自由貿易協定網絡約佔其中的1.3萬億美元。

從FTA足跡的規模來看,中國對其FTA網絡的出口量超過了世界第四和第五大出口國荷蘭和日本2022年在全球的出口量。

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自貿區生態系統的建立得到了推動,這讓北京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產生了深深的焦慮。

繼2008年年底簽署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後,2010年又與東南亞經濟集團的所有10個國家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但直到美國將中國排除在2016年簽署的一項大型多邊貿易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之外之後,北京才真正超速推進其自由貿易協定計劃。

(來源:金融時報)

迄今爲止,其最大的成功是就加入15個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進行談判,這是一項於2022年生效的龐​​大區域自由貿易協定。RCEP成員國的GDP 約佔世界的三分之一。

但北京並沒有停止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計算,中國目前正在談判10個自由貿易協定,其中不包括那些已經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升級版,這些貿易協定將佔其全球出口的4.3%左右。與此同時,其他八個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行性研究也在進行中,如果達成,這些協定將佔中國對世界出口的約2.6%。

中國專家表示,從長遠來看,北京的重點將是通過利用與「一帶一路」所覆蓋的140多個國家的關係,並在可能的情況下與這些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貿易重心進一步轉向發展中國家。

高說,這一趨勢正在順利進行,並補充說,截至2023年10月,中國對東盟10 個成員國(所有這些國家都包含在「一帶一路」倡議內)的出口超過了對美國的出口。更廣泛地說,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超過了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總和。

(來源:金融時報)

資產管理公司九十一的新興市場專家邁克爾·鮑爾(Michael Power)認爲,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商業接觸證明了世界正在發生傾斜。「中國不僅僅是試圖創建一個替代的世界秩序。它正在取得成功,」鮑爾說道。「許多西方人無法衡量中國在世界其他地區所取得的成功。

「隨着西方開始與中國脫鉤,世界其他國家正在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以適應中國,」他補充道。

正在發生的變化的一個表現是,隨着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的佈局,投資流量激增。鮑爾表示,中國對東盟的直接投資從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90億美元增至 2022年的154億美元,正在幫助改變該地區的經濟命運。

高科技製造熱點,如馬來西亞的檳城半導體和印度尼西亞的加裏曼丹電動汽車和電動汽車電池只是東盟國家攀登技術階梯的兩個例子。

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其地緣政治的需要。其中一個優先事項是與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擬議的自由貿易協定,海灣合作委員會是阿拉伯國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聯盟。該自由貿易協定已經經歷了10輪談判,中國官員稱2022年處於「最後和關鍵階段」。

海合會代表着中國至關重要的戰略利益。截至去年10月的12個月裏,中國不僅向該地區出口了1125億美元,而且約40%的石油進口也依賴該地區的化石燃料出口國。除此之外,受到美國製裁的電信巨頭華爲等中國科技公司已經幫助多個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安裝了基礎設施。

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官員表示,中國關注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非洲大陸。2018年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的建立,已有54個非洲國家簽署,這爲中國創造了巨大的機遇。

儘管北京尚未表示願意加入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但中國作爲非洲大陸最大國家貿易伙伴的地位推動了與該組織的密切合作。據中國官員稱,它爲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祕書處提供資金支持,並且中國商務部於2021年簽署了一項協議,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設立一個專家組,就數字貿易、海關程序、知識產權等問題進行合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如果非洲大陸自貿區的運作能夠符合中國的標準和程序,這對非洲和中國來說將是雙贏。」

(來源:金融時報)

中國不希望看到以世貿組織爲代表的全球化消亡。相反,二十多年來,北京一直是貿易自由化的明顯受益者,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其貿易總額增長了10倍以上,遠遠超出全球平均水平數倍。

但儘管北京爲構建替代貿易架構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當前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摩擦升級意味着中國仍然嚴重面臨全球貿易價值可能從2023年水平進一步回落的風險。

「中國不斷擴大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網絡並不能有效地使中國免受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摩擦的影響,」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專家劉宗元表示。

她補充道:「與美國和歐盟的緊張關係造成的貿易損失無法輕易通過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來彌補,中國2023年的貿易萎縮就證明了這一點。」

因此,目前籠罩在西方對華貿易上空的烏雲令北京極爲擔憂。與過去經常發生的情況一樣,主要癥結在於美國和歐盟官員稱中國對一些先進製造業提供了大量的工業補貼,爲中國企業創造了不公平的成本優勢。

美國官員稱,華盛頓本月警告北京,如果中國試圖通過向國際市場傾銷商品來緩解其工業產能過剩問題,美國及其盟國將採取行動。

一位美國官員補充說,這一話題將成爲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今年晚些時候訪問北京時議程的「主要部分」。預計耶倫本週在聖保羅與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面時還將討論解決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唐納德·特朗普政府於 2021年結束,在其執政期間,美國對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

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本月表示,歐盟「絕對願意使用」貿易工具來解決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爲。她的言論強化了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去年的言論,即全球市場「充斥着」中國電動汽車,這些汽車通過「鉅額國家補貼」人爲壓低價格。

北京方面已對從歐盟進口的白蘭地發起反傾銷調查,這項措施可能會影響價值15.7億美元的烈酒,這些烈酒幾乎全部產於法國。

由於未來存在如此多的不確定性,中國企業正在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以避免即將發生的任何貿易爭端。

中國企業正在尋求通過多種不同方式規避美國和歐盟的關稅。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轉運,這種方式在墨西哥得到了充分展示,作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成員,墨西哥可以以遠低於中國的關稅向美國市場出口貨物。

英國《金融時報》對貿易數據的分析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從中國運往墨西哥的20英尺集裝箱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去年,墨西哥超過中國成爲美國最大的貨物出口國,而且跨境卡車運輸到美國的貨物量持續快速增長。

另一個趨勢是「近岸外包」,或者說將產能轉移到更靠近客戶的地方,以限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脆弱性,這正在重塑中國的全球足跡。中國流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其他被視爲有用的「近岸」國家的直接投資一直在增加。

但即便如此,中國投資者也不一定安全。「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可以促進中國企業在國外設立工廠和製造工廠,最終出口到美國和歐盟,」劉說。

「但如果美國和歐盟的法律發生變化,對中國在海外工廠的所有權進行額外限制,那麼中國工廠遷移最終可能不會那麼有效,」她補充道。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