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比特幣飆升華爾街,數字黃金騰飛!41億美元投資狂潮引發市場震盪

發布 2024-1-23 下午11:56
比特幣飆升華爾街,數字黃金騰飛!41億美元投資狂潮引發市場震盪
BTC/USD
-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本月,比特幣慶祝了它的15歲生日,並強勢登陸華爾街。現在,這個年輕的資產可能需要迅速走向成熟。

在1月11日獲得監管批准後開始交易的11只美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追蹤比特幣現貨價格,投資者已經完全接納了它們。經過兩個交易日,根據分析公司Glassnode的數據,這些ETF總共持有了超過270億美元的644,860比特幣。#2024投資策略#

其中大部分——超過500,000比特幣——在被允許重新啓動爲新的ETF之一之前,已經被持有在一隻曾經是封閉式基金的Grayscale比特幣信託中。

根據CoinShares的數據,自1月11日以來,這11只ETF已經吸引了總額爲41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Glassnode表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進入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標誌着比特幣成熟和長大階段的開始階段的結束」。

這與許多市場參與者的觀點一致,他們認爲隨着時間的推移,流動性的增加將使比特幣的波動性降低。

Spectra Markets的貨幣交易員兼總裁Brent Donnelly說道。「這是一個邏輯上幾乎不可避免的演變,作爲一個具有極不確定價值和價格的新生安全性逐漸演變成一個主流資產,擁有數百萬擁躉者的一個過程,」。

Donnelly表示,加密貨幣交易所上比特幣的總價值平均每天約爲5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現貨比特幣ETF在交易的第一天就錄得了46億美元的交易量。

然而,市場參與者提醒,現在判斷新的比特幣投資產品能否在長期內保持投資者興趣還爲時過早。

儘管如此,Glassnode數據顯示,在兩個交易日後,11只美國ETF持有的644,860比特幣佔據了全球所有現貨比特幣ETF持有的約30%。

一些市場觀察者表示,即使交易量減少,市場流動性的增加也可能促使推出以比特幣波動性爲基礎的衍生產品。

K33 Research研究主管Anders Helseth指出,「由於當前美國ETF資金的重要性,我們預計美國交易時段將在比特幣價格行動方面是最爲重要的時段。」

比特幣行動

比特幣由神祕的Satoshi Nakamoto創造,他於2009年1月3日挖出了第一個區塊。

比特幣經歷了過去15年裏的風風雨雨。在最新的交易過程中,它在去年10月中旬以來上漲了50%,原因是人們押注ETF的長期批准將通過常規股票交易獲得對加密貨幣的訪問權,從而吸引零售和機構投資者的新資本。

在ETF批准之前的幾個月裏,急劇的漲勢鼓勵投資者獲利,對價格施加壓力。

在獲得ETF批准後達到49,033美元的兩年高點後,這種波動性很大的加密貨幣下跌了16%,至40,267美元。它仍然比其69,000美元的歷史最高點低約40%。

有跡象表明,持有1000比特幣以上並掌控大部分比特幣供應的投資者羣體正在進行一些收益預定。

根據Glassnode的數據,長期持有者(至少持有六個月)持有的比特幣總供應量從11月的歷史最高點下降了約75,000,因爲較舊的硬幣被用於獲利。

數據顯示,長期比特幣持有者平均持有55%的未實現利潤。「如果你是一個未實現利潤的投資者,那麼你開始將部分投資組合貨幣化確實是有意義的。」區塊鏈數據公司Nansen的分析師Aurelie Barthere說。#NFT與加密貨幣#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