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中上協:2022年全年境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53萬億元 同比增長7.2%

發布 2023-4-29 下午11:51
© Reuters.  中上協:2022年全年境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53萬億元 同比增長7.2%

智通財經APP獲悉,4月29日,中上協發布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境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53萬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淨利潤5.63萬億元,同比增長0.8%,整體業績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分板塊看,科創板全年營收增速領先,達29.3%;創業板淨利潤增速領先,達11.3%。

從競爭力和盈利質量看,2022年非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平均銷售淨利率5.16%、平均淨資産收益率8.27%,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0.41、0.77個百分點;整體現金流狀況有所改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5.85萬億元,同比增5.2%,高于淨利潤增速,平均營業現金比率9.48%,五成公司營業現金比率同比增加。

中上協指出,2022年,境內首發上市公司424家,總數增至5079家。注冊制改革釋放活力,上市公司群體持續壯大,引領高質量發展態勢明顯。截至2023年4月29日,除已公告擬延遲披露和退市、重整公司外,滬、深、北叁家證券交易所共5067家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

一、整體保持平穩增長,公司業績分化明顯

2022年全年,境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53萬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淨利潤5.63萬億元,同比增長0.8%,整體業績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分板塊看,科創板全年營收增速領先,達29.3%;創業板淨利潤增速領先,達11.3%。

從競爭力和盈利質量看,2022年非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平均銷售淨利率5.16%、平均淨資産收益率8.27%,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0.41、0.77個百分點;整體現金流狀況有所改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5.85萬億元,同比增5.2%,高于淨利潤增速,平均營業現金比率9.48%,五成公司營業現金比率同比增加。

剔除金融行業和“叁桶油”,近六成(2884家)實體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五成(2337家)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近四成公司保持營收、淨利潤雙增長。1035家實體上市公司虧損,占比21.0%,虧損面較去年同期擴大4.6個百分點,超叁成虧損公司來自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行業。小規模上市公司營收、淨利分別下降9.7%、55.6%。

從控股類型看,央企改革質效提升,民營經濟繼續保持韌性,地方國有上市公司增速相對放緩。379家中央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24.69萬億元,淨利潤1.30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10.4%、4.8%,營收、淨利潤分別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4.5%、23.0%。3197家自然人控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16.50萬億元,淨利潤0.88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13.2%、1.9%。

二、産業格局加速演化,“雙循環”相互促進

分行業看,上市公司所屬的18個國民經濟門類行業中,11個門類行業營收正增長,8個門類行業淨利潤正增長。房地産業,住宿和餐飲業,教育,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虧損。制造業整體淨利潤略有下滑,29個制造業大類行業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12個大類營收、淨利雙增長。

細分行業看,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上遊資源品相關行業(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實現高增長,行業整體淨利潤增速均高于20%,多公司營收利潤雙翻番。能源結構轉型帶動新能源領域多行業發展迅猛,光伏、風電等裝機規模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車産銷兩旺,動力電池行業規模迅速擴大。光伏、新能源汽車板塊公司整體營收增速達57.7%、27.4%。受益于産業鏈安全和自主可控,半導體設備公司實現高增速。高技術制造業上市公司營收增長14.6%,科技型企業增長動力持續迸發。

受疫情持續散發影響,2022年航空運輸、影視院線、酒店餐飲、旅遊等接觸性消費服務業仍處虧損狀態,紡織服飾、傳媒等行業整體淨利潤下滑。房地産公司持續低迷,風險出清和資産負債表修複仍需時日,鋼鐵、建築材料、建築裝飾、家居家電等地産産業鏈相關行業業績釋放仍然受限。

2022年出口形成巨大推動力,海外業務占比超30%的上市公司平均淨利潤增速超10.3%,遠超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外貿展現較強韌性。優勢公司加快國際化布局。

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下,國家及時出台的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效應顯現。2022年上市公司共收到稅費返還0.85萬億元,同比增120%,稅費返還總額占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的6.0%。

叁、資本市場功能顯著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持續深化

2022年全年,境內股票市場首發募資金額近5900億元,再融資(含可轉債)9400余億元,各主體通過交易所發債籌資6.45萬億元。2022年新上市公司中,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354家,占比83%。全市場戰略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已超過2500家,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全面注冊制下,優質科技創新公司融資渠道進一步暢通,資本市場爲實體經濟注入強大動力。全年共有退市公司51家,其中強制退市42家,超過退市改革前10年總和,常態化退市局面基本形成。

全市場金融類上市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9.85萬億元,同比下降1.9%,淨利潤2.45萬億元,同比增長0.9%。42家上市銀行資産規模保持高增長(平均增速11.4%),信貸結構優化,科技貸款、制造業貸款、綠色信貸余額保持高增幅,支持實體經濟,發力重點領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上市銀行整體淨息差承壓,營收、淨利潤增速較去年放緩,同期計提資産撥備率下降。受境內外資本市場波動、居民消費意願減弱等影響,證券業、保險業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34.5%、15.1%。

四、創新發展動能增強,立體化推進高質量發展

上市公司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進一步深化。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中積極作爲,內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研發投入持續保持高水平。2022年,全市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27萬億元,平均研發強度2.32%,同比提高0.25個百分點。叁個創新板塊中科創板平均研發強度最高(10.53%),全市場高技術制造業公司研發強度達6.71%。上市公司充分發揮需求牽引主力軍作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底累計披露專利數量超140萬個,較上年增長17%以上。積極凝聚科技研發人才,2022年上市公司披露研發人員共257萬人,全力推動各産業補鏈強鏈升鏈延鏈。

2022年上市公司投資彰顯韌性,資本開支4.83萬億元,同比增0.36萬億元(8.1%),五成公司資本開支實現增長。數字化轉型助力降本增效,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引擎。數字産業化上市公司全年營收增長8.9%,産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強勁。

根據年報數據統計,2022年全市場上市公司共實現增加值[4]18.23萬億元,同比增4.9%,占GDP總額的15.1%,占比進一步提升。其中889家高技術産業上市公司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4%,增速高于全國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平均增速2.0個百分點。2022年上市公司全員生産率[5]達62.10萬元/人,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社會數據的四倍以上。

五、重視ESG核心價值,持續分紅增強股東回報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比例進一步提升。逾1700家公司單獨編制並發布2022年ESG相關報告,占比34%,家數較去年大幅增加,A+H、央企控股、主板上市公司發布率領先,銀行、非銀金融等行業ESG相關報告發布率超80%。

上市公司在保稅收、促就業、利民生等踐行社會責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22年全年上市公司合計貢獻稅收4.79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28.7%;新增員工人數68.88萬人,占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的5.7%,汽車行業新增員工數量超30萬人,電力設備新增超20萬人,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基礎化工、建築裝飾行業均新增員工超5萬人。全年支付職工薪酬共6.24萬億元。上市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馳援抗疫一線,保障物資供應,展現企業擔當;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持續增加資金投入,優化幫扶模式,成爲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

年報現金分紅金額創曆史年度新高,積極回報投資者已成全市場新風尚。3413家上市公司實施或公布年度現金分紅方案,占比67%,合計現金分紅達1.89萬億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0.3%。27家公司分紅金額超百億,工商銀行分紅金額超千億。

此外,中上協表示,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我國經濟整體呈現恢複向好態勢,主要指標企穩回升,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2023年上市公司一季報數據反映預期改善,信心加快修複。境內上市公司一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17.03萬億元,淨利潤1.60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2.0%、2.0%。促消費政策發力和消費場景增多,餐飲出行等終端消費和生産生活性服務相關行業已呈現強勁複蘇態勢。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