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大牛股就用 AI 技術觀點,向專家看齊。周一網購日促銷,即將結束!獲取優惠

年內股價漲超400%!“續航之王”Lucid值得長期投資嗎?

發布 2021-12-1 上午04:06
© Reuters 年內股價漲超400%!“續航之王”Lucid(LCID.US)值得長期投資嗎?
NIO
-
XPEV
-
LCID
-

Lucid Group Inc (NASDAQ:LCID)此前宣布已成爲美國電動汽車市場新的“續航之王”,正如公司首席執行官Peter Rawlinson最初向市場傳遞的設想,即打造“世界上最實用的汽車”。

“我們正在用我們非凡的效率來實現創紀錄裏程,創造一種技術工具將品牌定義爲‘續航之王’。”(摘自Lucid Q3業績電話會議,下同)

在投資者和消費者印象中,Lucid通過一系列舉措大幅提升了其品牌價值。該公司如今已開始布局高性能和豪華款電動汽車。然而,Rawlinson的最終目標是利用其創新生産技術促進全球範圍內的大規模技術應用。

“我們將這一技術進步作爲一種商業化引擎,這意味着我們將能夠提供一輛在續航裏程上擁有絕對競爭力的電動汽車。作爲一家科技公司,這是我們的技術,我們相信這將使我們處于領先地位。我們設計這項技術是爲了真正實現大規模生産,所以我認爲擴大産量是我們的目標。”

規模化生産能力存疑

不可否認的是,在電動汽車領域,Lucid仍然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是,它已經證明其內部動力系統和電池技術屬于全球頂尖隊列,因此,市場對Lucid未來發展的樂觀情緒並不出乎意料。現在,對于Lucid來說,最困難的部分是開始批量生産和大規模交付計劃。

特斯拉(TSLA.US)CEO馬斯克經常感慨難以實現和維持高效、盈利水平高的大規模生産。因此,就其生産能力而言,Lucid還有很多需要證明的地方。有分析人士認爲,隨着全球電動汽車競爭持續升溫,規模化生産將是決定其未來5年左右股價走勢的關鍵。

Rawlinson強調,該公司有望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生産2萬輛和5萬輛汽車,這表明其生産率將同比增長150%。值得注意的是,正如Rawlinson所強調的那樣,Lucid的目標是到2030年底達到每年市場50萬輛。

而提高産量將是Lucid最具挑戰性的工作。特斯拉強調,今年其年生産量已超過100萬輛。根據目前的預測,到2023年,特斯拉的産能甚至可能翻一番,達到200萬輛。特斯拉還宣布了一項2億美元的計劃,升級上海Giga超級工廠以擴大産能,上海工廠在特斯拉的全球擴張計劃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在先發優勢帶動下,特斯拉在過去五年裏,生産量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7.2%。Lucid計劃將其年産量從2022年的2萬提高到2030年的50萬,這將意味着八年內複合年增長率高達49.5%,這令人難以置信,同時意味着Lucid這八年的産能必須時時刻刻保持在巅峰狀態,但發展初期的巨額開支將使得産能難以維持在高水平。分析師普遍認爲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一個難度系數極高的目標。隨着公司發展規模擴大,Lucid未來將有很多方面需要向市場證明,包括證明其強大的運營杠杆。

特斯拉年生産量高達100萬量,該公司公布第叁季度的毛利率爲驚人的28.8%,這在傳統OEM廠商中幾乎是聞所未聞。Lucid未來5年的毛利率目標是多少?30%?Lucid並未在業績展望中說明毛利率預期。基于Lucid的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50萬輛汽車的銷量,以及發展初期面臨的巨額開支,和特斯拉同樣水平的毛利率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前面提到的,八年內複合年增長率達49.5%才能達到公司預期目標,在發展初期研發開支巨大,毛利率被壓縮,營銷成本高昂的背景下Lucid有何策略能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呢?

軟件和自動駕駛

“軟件很可能會塑造汽車行業的未來,尤其是在和自動駕駛有關的軟件方面。”Electrek一份研究報告中如此寫道。

據了解,“缺芯”困局之下,特斯拉在軟件方面的巨大優勢得到了充分展示。該公司公布了創紀錄的第叁季度交付量,而傳統OEM競爭對手都強調了“缺芯”和供應鏈瓶頸導致交付量下滑。

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也稱贊了特斯拉在軟件方面的能力,他表示:“特斯拉有效地解決了芯片短缺問題——他們正在研發自己的軟件。僅僅在2-3周內,他們就研發了一個新的軟件,允許他們使用不同類型的芯片,這點讓人印象深刻。”

特斯拉最近還在8月的人工智能日上發布了AI訓練芯片。特斯拉相信,其軟件和芯片創新能力將加速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

ARK投資管理公司對特斯拉到2025年的發展規劃信心十足,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其自動駕駛技術。ARK認爲,屆時特斯拉推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將實現高達60%的汽車毛利率。

如果特斯拉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它將爲該公司創造顯著的競爭優勢。因此,不少投資者認爲Lucid能夠在軟件和自動駕駛領域展示出類似的雄心壯志和能力將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看來,Lucid在軟件和自動駕駛上的戰略並沒有跟上他們在動力系統和電池方面的進步。

目前Lucid管理層並未正式給出關于這兩項技術的展望和具體規劃,只有一些比較零散的市場消息。

ARK首席執行官兼首席信息官Cathie Wood最近參與了Lucid和Rivian的自動駕駛技術策略規劃。她強調,兩家公司目前似乎都沒有可行的計劃來挑戰特斯拉的領先地位。

“我之前提到過,自動駕駛是未來交通發展的主流方向。我們已經咨詢了造車新勢力Rivian(RIVN.US)和Lucid,和他們的管理團隊進行了交流。顯然他們都對此不感興趣,至少目前而言,他們並不打算重點布局自動駕駛。”Cathie Wood表示。

一位前Lucid員工表示,Rawlinson希望在兩年內完成特斯拉布局10多年完成的軟件發展之路,但由于管理層在軟件研發方面缺乏經驗,此項計劃一直被擱置。

此外,Business Insider最近報道稱,隨着Lucid與特斯拉和其它大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Lucid在軟件方面缺乏經驗可能會帶來不小的麻煩。Business Insider還報道稱,Rawlinson承認,這項技術並不是他的強項。

有分析人士認爲,希望Lucid管理層能夠詳細說明在軟件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發展進程,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其技術進展。否則,投資者預測Lucid在這些技術上的發展時,將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推測和猜測。

同時,投資者不能簡單地認爲Lucid和特斯拉在十多年前面臨的市場類似,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特斯拉確實具備先發優勢,但Lucid也有後來者的優勢。該公司堅持科技公司定位,因此,它也應該在軟件和自動駕駛方面展現出對特斯拉和其它汽車制造商的強競爭力。

值得長期投資嗎?

估值方面,Lucid目前的EV與2023財年預期營收比值爲18.4倍。與同行相比,Lucid的估值看起來非常高。特斯拉此項比值爲11.9倍,蔚來汽車 (NYSE:NIO)和小鵬汽車 (NYSE:XPEV)分別爲4.2倍和4.4倍。

如上所述,鑒于Lucid未來發展規劃的模糊性,以及與業內領導者特斯拉進行對比之後,不確定Lucid未來的規模化生産能力,以及它在軟件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具體優勢,因此目前無法證明其當前高估值的合理性。

此外,Lucid股票的高估值似乎引發了散戶投資者相當大的投機熱情,這也帶來了下行風險,因此有市場觀點認爲該股不適合作爲以五年期爲標准的長期投資標的。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