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經的奢侈品電商垂直領域頭部到頻繁收到罰單,再到如今掙紮在私有化的邊緣,曾經的“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集團(SECO.US)早已不複往日的風光。11月9日,寺庫集團(SECO.US)向SEC遞交了20F報告,至此,2020年年報終于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姗姗來遲的2020年報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寺庫成立于2008年,據其官網介紹,公司是在線綜合高端産品和服務電商平台,是國內較早從二手奢侈品切入到奢侈品電商的玩家。成立之初,寺庫開先做二手奢侈品寄賣市場,而後寺庫逐漸撕掉該標簽,宣稱自己是“高端消費服務平台”,並一路獲得資本青睐,保駕護航殺入美股。
今年5月25日,寺庫曾宣布,因未能及時遞交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報(20F文件),公司收到了納斯達克的不合規通知函。趕在最後期限11月15日之前,拖了許久的2020年度財報終于披露。
單就財務數據而言,2020年該公司營收爲60.20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潤爲8.81億元。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爲7186.4萬元,而上年同期盈利則達到1.54億元,每股基本虧損及攤薄後每股虧損均爲2.36元,經營情況有較爲明顯的惡化趨勢。
從近年發展來看,寺庫從2019年開始營收增長趨緩,公司營收同比增幅由2019年一季度的46.5%跌至2020年的負增長。業績重壓之下,寺庫的活躍用戶同比增速也開始同步趨緩,且GMV(網站的成交金額)以及總訂單的同比增速也同樣呈下滑趨勢。
除了盈利能力層面,公司也逐漸開始面臨流動性上的壓力。2020年內,公司用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淨額高達約9.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超過2.5倍,同時,截至2020年末,公司的在手現金大幅減少超過2億元,資金鏈相對比較緊張。
重重壓力之下,寺庫也一直深陷輿論漩渦。據多家媒體報道,近一兩個月來,寺庫多次被曝出用戶訂單不發貨不退款、用戶寄售物品拿不回來、疑似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天眼查App顯示,北京寺庫商貿公司已多次因違反廣告法、産品質量法、電子商務法等事由被行政處罰。2021年以來,該公司已被處罰5次,累計罰款總金額超111萬。而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于寺庫的投訴超過3000條。
與此同時,寺庫似乎也暗生“激流勇退”的心思——早在1月11日,寺庫宣布,該公司董事會已收到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日學發出的初步且無約束力私有化建議書。李日學提議,以每ADS3.27美元(相當于每股A類股6.54美元),總價約2.3億美元的現金收購公司全部已發行、李日學及其附屬尚未擁有的A類普通股。
若收購完成,寺庫將從納斯達克全球市場退市,成爲一家私人持股公司。目前,寺庫董事會已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對私有化提議交易進行評估,但就目前來看,該項私有化提案未見明顯的推進。
2017年9月22日,寺庫的開盤價爲12.1美元/股,收報10.0美元/股,較其發行價跌23.08%。而截至2021年11月10日美股收盤,寺庫的股價甚至不足1美元,市值已縮水超過90%。
二手奢侈品經濟方興未艾
寺庫的節節敗退,卻並不意味着奢侈品類消費的“不行”。與之相反,近年以來,奢侈品消費經濟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從國際品牌服裝財季能夠看到,多數的高端和奢侈品銷售數據維持着相當亮眼的增速。而國內疫情防控有力疊加出境遊受阻背景下,中國奢侈品消費回流,境內奢侈品銷售額迅猛增長,線上化率高速提升。根據貝恩咨詢數據,2020年中國內地奢侈品銷售額占全球市場之比從19年的11%左右躍升至20%。
倘若按地域劃分,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包括境內、境外兩個渠道,2020年境內消費占比躍升至70-75%(19年32%)。回流紅利下,線上滲透率加速提升。2020年中國內地線上渠道奢侈品同比增長幅度達153%(若剔除免稅銷售,線上渠道增長約80%–90%),大幅高于整體48%的同比增速。
當下,國際奢侈品品牌開始加速中國線上化布局,奢品線上滲透率提升空間高。天貓奢品Luxury Pavilion于17年上線,2020年末入住奢侈品品牌達200余個,而19年末爲144個。2020年奢品美妝滲透率約38%(19年28%),奢品時裝約7%(19年5%)。
相較其他行業,奢侈品品牌更重視數字化戰略,賦予電商品牌服務商更多元化的深度業務合作機會。對于奢侈品品牌,電商的角色是銷售渠道與營銷平台的結合,對獲客、提升品牌認知、線上下客戶關系管理及聯動營銷有積極意義,這亦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奢侈品電商賽道的欣欣向榮。
(圖源:國元證券)
可以說,寺庫的確趕上好時候,卻未能“守成”,在層出不窮的新玩家和激烈的份額爭奪中敗下陣來。
而隨着奢侈品市場的持續繁榮,二手奢侈品等細分流通市場也迎來大量的“掘金者”。而在市場趨勢方面,追求高品質高性價比、投資收藏、個性審美、循環經濟等因素,二手奢侈品的消費者日漸趨于年輕化。
目前,國內二手奢侈品行業尚且處在萌芽期,流轉率僅爲5%。對比美國31%、日本28%的流轉率,因此,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仍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基于龐大的市場需求和較低的滲透率,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大量湧現,爲商家提供了更多客源渠道,也爲個人消費者提供了交易的窗口。但從融資熱潮的野蠻生長再到行業洗牌,奢侈品電商玩家有的因不敵對手而黯然退場,有的還在場內掙紮求生,期間的殘酷競爭則成爲整個行業的轉型陣痛。
隨着直播的出現,二手奢侈品市場似乎面臨新的機遇。直播比圖文更爲直觀,又兼具線下門店式互動購物體驗,與二手奢侈品尤其契合,不僅爲行業帶來了可觀的流量,也使成交率與周轉率也得到成倍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二手奢侈品行業存在的痛點具體表現在鑒定、法律、價格、費用和供應鏈五個方面,其中又以二手奢侈品假貨多正品率低是行業發展主要痛點。此外,由于客服與倉儲無法高效承接直播的交易量需求,或將導致服務水平達不到用戶心理預期,平台與消費者容易産生信任危機。
不過,隨着二手奢侈品平台繼續蓬勃發展,行業的監管和規範,終將會逆向要求産業鏈和供應鏈提升效率。在此背景下,以技術代替人工或將成爲行業未來的機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