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新股解讀丨手術機器人賽道迎“新血”,微創醫療機器人敲鍾倒計時

發布 2021-9-28 下午05:38
© Reuters.  新股解讀丨手術機器人賽道迎“新血”,微創醫療機器人敲鍾倒計時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9月24日,微創醫療機器人過港交所聆訊,小摩與中金公司爲其聯席保薦人。

作爲國內手術機器人的龍頭企業,微創醫療機器人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從其招股書可以發現,知名投資者如高瓴資本、CPE源峰、遠翼、凱利易方資本及貝霖投資赫然在列,並且經過A輪和B輪兩輪融資後,估值更是高達250億元人民幣。此次過聆訊自然也吸引不少投資者的眼球。

國內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滲透率0.05%

手術機器人是近幾年的醫療投資風口,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蓬勃發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其由2015年的3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83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爲22.6%。預期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繼續快速增長,並可能于2026年達到336億美元,自2020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爲26.2%。

目前,腔鏡手術機器人爲手術機器人最大的細分市場。腔鏡機器人可用于多種手術,包括泌尿外科、婦科、胸外科及普外科手術等。就區域市場而言,美國目前爲全球最大的手術機器人市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0年美國的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爲4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55.1%。歐盟爲手術機器人的第二大市場,市場規模爲18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1.4%。而中國,盡管患者人數龐大且可能需要使用手術機器人進行的常規微創傷手術數量衆多,但由于手術機器人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2020年的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僅爲4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5.1%,明顯低于美國及歐盟市場。

盡管當前中國市場較小,但由于微創傷技術日益成爲優先選項以及其在治療早期前列腺癌等疾病方面的獨特優勢,因此中國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每年進行的機器人輔助腔鏡手術數量由2015年的11445例增加至2020年的47379例,擴張3.1倍,並預期自2020年進一步增加至2026年的681098例,擴張13.4倍,2020年及2026年的滲透率分別爲0.5%及3.0%。

伴隨着滲透率的提升,中國的腔鏡手術機器人的市場規模也將以39.2%的複合年增長率快速增長,至2026年達到23.15億美元。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計劃向中國醫療機構銷售合共225個腔鏡手術機器人。

不僅是市場前景好,國內相關政策也頻頻出台。手術機器人的下遊采購方爲醫院,我國對大型醫用設備實行嚴格的配置管理,醫院等需求端不僅需要足夠的經濟實力,更需要持有政府配發的配置證才能購置大型設備。近幾年,國內對大型設備的購置政策呈現逐步放寬趨勢,特別是乙類大型設備備案制試點,以及手術機器人從甲類降爲乙類,使得未來手術機器人加速推廣成爲可能。

另外,近期上海醫保部門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等28個醫療新技術、新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疇,若醫保大面積覆蓋手術機器人的費用,那麽手術機器人的滲透率也有望得到提升。

微創醫療機器人兩款拳頭産品競爭力十足,商業化在即

可以說國內手術機器人已然處于風口之上。2015年,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成立,在這以前,它只是其母公司微創集團內部的一個孵化項目,專注于研發腔鏡手術機器人。經過六年的不斷發展,微創醫療機器人公司已經成長爲全球頂尖的手術機器人公司,産品覆蓋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經皮穿刺五大主要領域。

從腔鏡手術機器人開始,微創醫療機器人打造了叁款主要的拳頭産品,分別起名爲“圖邁”“鴻鹄”“蜻蜓眼”,圖邁與鴻鹄分別瞄准的是腔鏡與骨科這兩個市場規模第一,第二的手術機器人細分領域。

截至目前,叁款産品全部進入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圖邁已完成臨床試驗,鴻鹄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中,蜻蜓眼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注冊批准,正全力推進商業化。

對于微創醫療機器人的叁款主力産品:

①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該産品是微創醫療機器人的核心産品,由叁部分組成,包括外科醫生控制台、患者側手推車、叁維高清影像系統,醫生可以通過控制台控制4只機械手來完成高精度的腹腔鏡手術。

該産品可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目前公司已將圖邁應用于泌尿外科手術、婦科手術、胸科手術以及普外科手術。泌尿外科這一適應症進度最快,在2021年5月已經完成注冊臨床試驗,6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圖邁成爲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的首款亦是唯一一款由中國企業開發並完成注冊臨床試驗的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該四支機械臂讓圖邁完成全部由複雜手術組成的注冊臨床試驗,如前列腺癌根治術及腎切除術。

市場競爭方面,目前國內市場上獲批上市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僅達芬奇Si及達芬奇Xi手術,除圖邁外,中國僅有兩款腔鏡手術機器人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因此市場競爭格局相對較好。

②鴻鹄骨科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針對于全膝關節置換術(TKA),由光學導航子系統、手術台車子系統、器械及配件組成。能夠比傳統的醫生手動更加精准的去除患者受損的軟骨以及放置新的人工植入物,提高植入物壽命,減輕患者不適感。

鴻鹄的臨床試驗于去年9月開始,待完成後向國家藥監局申請注冊審批,這將是微創的又一重磅産品。另外,微創正在嘗試將鴻鹄的應用拓展至全髋關節置換術(THA),這是一個難度更大的領域,也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目前,在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市場,僅僅MAKO Surgical Corporation生産的RIO手術機器人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批准,其余的國內玩家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包括微創的鴻鹄、鍵嘉的ARTHROBOT、元化智能科技的骨聖元化、和華瑞博的HURWA。

③蜻蜓眼叁維電子腹腔內窺鏡。蜻蜓眼主要用于檢查腹部、胸腔及骨盆區等器官的叁維電子腹腔內窺鏡,2019年4月進入綠色通道,2020年8月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注冊申請,並于2021年6月收到批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蜻蜓眼是首款獲納入綠色通道的由中國企業研發制造的叁維電子腹腔內窺鏡,預計可能成爲中國首個作商業化推出的中國企業開發的叁維電子腹腔內窺鏡。

上述叁款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主要的産品市場競爭格局均較好,不管是腔鏡還是骨科關節置換,目前國內上市的企業僅一家,在研的玩家也不多,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領先對手,可見上市後,公司將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盡管目前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但公司的物業、廠房及設備大幅提升,從2020年底的3871萬元提升至2021年6月30日的8784萬元,可見公司早就在爲商業化做准備。

招股書顯示,公司位于上海用于生産圖邁的腔鏡手術機器人生産設施在2018年1月已經建立;位于蘇州的用于生産鴻鹄的骨科機器人生産設施早在2019年6月便已完工。爲准備于短期內推出産品,計劃擴展制造能力,公司2021年6月擴大了上海圖邁車間,並且將在上海建立第二個腔鏡手術機器人生産設施,用于支持生産圖邁、R-One及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此外,公司計劃在上海建立零件組裝機器人設施,預期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竣工,用于提升組裝圖邁及鴻鹄零部件的能力。

爲了配合商業化,公司在也逐步開始進行市場營銷,銷售費用從2019年的全年0元提升至2021年前兩個季度的1465.7萬元,主要是公司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擴充營銷團隊,並積極開展學術會議和外科醫生培訓。

總的來看,目前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整體滲透率較低,隨着醫保覆蓋、設備國産化、手術經驗增加等利好逐步兌現,手術機器人在精准治療、微創治療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將進一步放大,對應市場空間也極大。另外,微創醫療機器人背靠微創醫療集團,集團旗下骨科、心腦血管等領域的口碑和渠道優勢,也會減少微創醫療機器人的進入壁壘。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部分醫院已經有該技術,但是腔鏡手術機器人在中國所有叁甲醫院中的安裝比例僅不足10%,還是有很多醫院並沒有相關方面的經驗,市場教育、政策指引都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