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機構投資者
簡介:
機構投資者是指集中資金購買證券,不動產和其他投資資產或發放貸款的實體。與中國股市以散戶為主不同,美國股市幾乎是由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通常這類投資者一般具有投資資金量大,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強等特點。由于這些投資活動對市場的影響較大,使得機構投資者比較注重資產的安全性,能夠充分分散投資風險。
詳細內容:
根據北美證券管理協會(NASAA)提供的統計數據,美股市場上由機構投資者完成的交易量占到每天成交量的95%以上。在全美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近幾年已經攀升到了70%以上。
美股市場上,主要的機構投資者有以下幾類:
1)養老基金(Pension Fund):該類基金一般由企業、某些組織(如工會)、非贏利性組織、市政府或聯邦政府等發起成立,顧名思義,它的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受益人提供養老金收入。養老基金通常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嚴厲監管,但相應地在基金層面可享受減免資本利得稅的優惠。比較有名氣的是聯邦退休協會。
2)捐贈基金(Foundations),該類基金可以由單個或多個捐贈者設立。通常政府相關部門會強制要求私人基金每年必須支出資產總額的某個百分比(如5%),從而獲得減免稅資格。此類基金中有大家最熟悉微軟創始人蓋茨發起設立的Bill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3)慈善基金(Endowments),該類基金一般由不特定的多個人出資捐贈,其目的是為了支持某些公益性機構的日常運作,如教育機構(包括大學、中、小學等)、博物館、醫院、教會等涉及慈善活動的非贏利性組織。通常此類基金是免稅的。大家比較熟悉的如由哈佛大學發起的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
4)保險基金(Insurance),該類基金由商業性運營公司設立,其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保險購買人提供如人壽、健康或財產損害賠償所需資金。此類基金必須繳納資本利得稅,接受政府相關部門的嚴厲監管。政府部門對此類基金能夠投資的資產類別進行了嚴格規定,如單類資產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一定限制,要求投資品種必須滿足最低信用等級要求等。
5)商業銀行(Banks),商業銀行從公眾處吸收存款,然后通過放貸賺取利差和服務費用。其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短期流動性。該類投資產生的收益必須支付資本利得稅,并受到政府部門的嚴厲監管,可持有的資產類別也受到嚴格限制。比如沃克爾法案等。
6)主權基金(Sovereign funds),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成立了專門的投資基金在全球公開資本市場進行運作,他們也是美股市場一支非常活躍的力量,比如大家熟悉的中國中投、新加坡GIC和中東產油國家的一些主權基金等。
7)投資公司(The investment company),除了以上機構投資者以外,市場上還有大量由個人或機構設立的投資類型的公司,包括如互惠基金、對沖基金、封閉式基金、聯合投資信托、ETF、商品投資基金等。大家比較熟悉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包括如黑石(BlackRock)、凱雷(Carlyle)等。此外手握大量現金的大型企業如AAPL、GOOG、IBM等也會在公開市場進行短期投資操作。以下將主要介紹目前快速發展的對沖基金和互惠基金。
8)對沖基金(Hedge Fund),該類基金一般由個人發起,主要募資對象為高凈值人群或高收入人群。政府當前對此類基金的監管相對寬松,其基金經理人除了按照資產總額收取固定管理費外,還按年度收益提取部分盈利分成,這些特點決定了對沖基金投資策略非常靈活、進出市場頻率較快、調倉迅速、作風也相對強悍,通常注重于短期回報。知名的對沖基金經理人包括如:George Soros(索羅斯)、Steven Cohen等。
9)互惠基金(MutualFund),此類基金是專家理財概念深入人心的結果,通過向個體投資者募集資金,然后交由專業投資機構進行集中管理,以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由于只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費,通常比對沖基金保守,很多投資股市的基金采取跟蹤大盤指數或者某些行業分類指數的被動型投資為主,也有部分互惠基金采取積極型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