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TMT科技投資全觀察】事故頻發卻還受科技巨頭力挺 投資500億,谷歌奪第一 自動駕駛是否真的“未來可期”?

發布 2021-3-20 上午06:38
© Reuters.  【TMT科技投資全觀察】事故頻發卻還受科技巨頭力挺 投資500億,谷歌奪第一 自動駕駛是否真的“未來可期”?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五(3月19日),中國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成功獲得了來自上汽、豐田、淡馬錫、阿里和騰訊等多家公司近5億美元的聯合注資,還準備在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的德國老家斯圖加特,開設第一家歐洲辦事處。這似乎可能是自動駕駛賽道上的下一個獨角獸。就在前一天,上汽還宣布與美國激光雷達制造商Luminar Technologies合作,打造自動駕駛汽車,助力Luminar的股價今日暴漲15%。那么,自動駕駛技術是否真的“未來可期”呢?

.embed-responsive-16by9 {padding-bottom: 56.25%;position: relative;}.embed-responsive-16by9 .tcplayer {position: absolute !important;width: 100% !important;height: 100% !important;}.embed-responsive-16by9 .tcplayer {display: block;width: 100% !important;height: 100% !important;}

自動駕駛技術顧名思義,指的就是一種能夠感知環境并在無人參與的情況下運行的車輛。不需要人類乘客在任何時候控制車輛,也根本不需要人類乘客出現在車輛中。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在內的各種傳感器,檢測周圍的車輛、行人、道路標識等事物的具體位置,創建并維護周圍環境的地圖,然后運用軟件繪制路線并發送指令讓汽車執行,從而控制加速,制動和轉向等駕駛功能,最終把汽車導航到目的地。目前美國運輸部采用的是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定義的6級駕駛自動化,從0級(完全手動)到5級(完全自動),其中0-2級都需要人類監控駕駛環境,而多數的自動駕駛汽車都宣稱自己是3-4級,意味著可以在一些甚至所有情況下自動駕駛,但必須有人類乘客時刻在場,隨時準備控制。

而衡量自動駕駛能力的核心指標之一就是美國加州交通管理局DMV發布的年度平均接管里程(MPI),它指的是自動駕駛車輛在每兩次人工接管之間行駛的平均里程數。由于MPI綜合了全年里程和接管數,被認為是比試駕體驗更客觀、量化和準確的衡量辦法。根據上個月的最新數據顯示,谷歌旗下的Waymo繼續保持第一名的位置。通用和軟銀投資的Cruise接管里程排名第二,測試地區集中于舊金山市區,路況比較復雜。而在前十名中,有四名都是中國公司,其中AutoX和小馬智行位列第三和第四,文遠知行和滴滴則為第六和第七。

毫無疑問,無人駕駛的未來令人向往。想象一下,你可以在早上開車上班的途中打瞌睡,狗狗可以在主人無暇顧及的時候自己乘車去看獸醫,無法開車的老年人和殘障人士都可以獨立出行,這都可以便利和改善我們的生活。MordorIntelligence的報告顯示,2020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為194.6億美元,預計在2021-2026年之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8.06%。過去五年中,來自大型汽車制造公司,科技巨頭、金融機構的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包括蘋果、谷歌、特斯拉、百度、寶馬、Uber都在布局自動駕駛領域。

但這一切真的會那么順利嗎?相信大家都已經聽到過無數自動駕駛的碰撞事故,輕則撞上障礙物,重則撞死行人甚至車輛爆炸。特斯拉已經有二十多起自動駕駛事故被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調查,雖然已經開始預售“完全自動駕駛”(FSD)的功能套件,但該公司自己也承認,該系統“不能讓車輛自動駕駛,司機有責任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全神貫注”。歸根結底,雖然人工智能的進步的確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能夠通過展示數十億小時的真實駕駛畫面,來教導計算機良好的駕駛行為,但駕駛這樣一件看上去十分簡單的事情,卻包含了太多的不可預見性因素,包括天氣、路人的行為、遵循的道路規則等等,人類駕駛員可以依靠微妙的提示和非語言交流(例如與行人進行眼神交流或閱讀其他駕駛員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進行瞬間的判斷和預測行為,但機器如何學會人類的靈活,應對每一個危險的瞬間呢?而如果真的出了事,又該去怪汽車生產者、技術開發者還是駕駛者本人呢?人都是有惰性的,即使特斯拉反復強調需要人為監控,但很多司機依然表示在自動駕駛模式下自己并不會長期將手放在方向盤上,等到真的實現了5級全自動駕駛,汽車將沒有儀表板或方向盤,因此人類乘客甚至在緊急情況下甚至都無法選擇控制該車輛,到時候究竟算是機器控制人還是人控制機器?

當然,新技術的發展總是曲折而又漫長的。自動駕駛已經走過了歷史上的第一個十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不斷完善技術、增強安全性和可靠性,未來自是可期,這些冉冉升起的吞金獸們究竟誰能堅持到最后,恐怕還很難說。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