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臺股看過來】臺積電再受益于中美貿易戰!今年計劃前往日本設置研發中心 2025年將設置首座半導體廠房

發布 2021-1-8 上午08:17
© Reuters.  【臺股看過來】臺積電再受益于中美貿易戰!今年計劃前往日本設置研發中心 2025年將設置首座半導體廠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級,臺積電受惠獲得美國邀請外,美國在亞洲的戰略盟友也轉而尋求臺積電,臺積電計劃在日本茨城縣筑波市新設技術研發中心,最快將在今年就展開,臺積電也正考慮在2025年前往日本設置半導體廠房,北九州有機會成為臺積電首選地點。日本經濟產業省也在2020年度的第三次追加預算案中擴增后5G基金,盼望能促進日本與臺灣的合作關系。

臺積電計劃在筑波市成立先進半導體細微化和封裝技術的共同數據點,可能的合作對象有東京威力科創、信越化學工業和JSR等。日本的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AIST)和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也將給予協助。該研發中心內將設置試驗生產線,除了進一步提升細微化制程所需的成膜和清潔技術外,芯片的3D封裝技術等也陸續展開,這些技術可能在2025年前后進入實用化階段。

不單單是技術研發中心,值得關注的是臺積電也計劃在日本設置首座半導體工廠,這將對未來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目前還不清楚的,就是臺積電的日本工廠會用于前段制程或是后段制程。中美貿易戰的主要爭議是5G通訊和AI人工智能所使用的先進半導體有關,而日本在相關產業具備強項,其地理優越性也再度受到重視。

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分析師林莉鈞指出,根據瑞銀實證研究室(Evidence Lab)此前曾做出推測,英特爾有機會加速CPU委外代工給臺積電的進程并推升臺積電的資本支出計劃,最新將2021年和2022年資本支出預期由160與150億美元,均調升至210億美元,相較臺積電2020年資本支出計劃的170億美元提升。瑞銀證券預測臺積電資本支出提高的觀點顯示,臺積電不僅在5奈米和3奈米等先進製程優勢穩固,而且需要積極擴產外,英特爾CPU委外代工能見度提升,更是未來長線催化劑。有了中長期動能無虞護體,現金股利很可能逐年提升。外資推測,臺積電至2022年度的現金股利甚至有望漲至臺幣15元,這是長線機構法人青睞臺積電的重要因素。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臺股在2020年拉出22.8%的巨大漲幅,2021年又在臺積電領軍下,臺灣加權股價指數站上15000點而且越漲越高,眼看著加權指數愈漲愈高,臺灣央行總裁跳出來示警,暗示股市會有泡沫化化的現象,臺灣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提醒投資者每步交易都要謹慎,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表示臺股本益比適中。

謝金河表示,面對持續上漲的臺灣加權股價指數,許多投資者想要詢問的問題是,臺股究竟會不會因此崩盤,資深投資者都記得1990年臺股從12682點崩跌而下,最慘跌至2485點。許多高檔追價的投資者,最終都血本無歸,甚至家庭失和,許多投資者在股市都重摔不起,從此遠離股市。他表示,此次臺灣加權股價指數到達15000點,實際上最核心的是臺積電,如果去年臺積電EPS臺幣20元,本益比28.5倍,殖利率約1.73%,今年是否能持續提升將決定未來股價表現。他表示,依照目前臺積電股價來看,只能說臺積電不便宜,但沒有像是30年前的國泰人壽或三商銀那樣,本益比和股價凈值都漲得太高。

他補充道:“臺股的加權指數可說是臺積電撐上來的,只要臺積電挺得住,臺股沒有崩盤的危險,而且今年臺股躺在地上沒有什么動的個股不少,不太容易有大跌的危險。此外,這兩天跌了兩個停板的貨柜航運股,是在調整籌碼太亂,與年線乖離太大,如果按照法人機構估今年他們可以賺一個股本,股價跌下去也會有人進場去買。”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也指出,近兩日臺股量能跟著改寫歷史新高,臺灣加權股價指數創高后引發投資者獲利了結賣壓出籠,而且成交量能更突破4000億臺幣,過去成交量突破3000億臺幣時,也曾引發市場賣壓,預期只要新的成交量能成為新常態時,臺灣加權股價指數有望甩開投資者的不安情緒,繼續向上推升。

葉獻文解釋道:“這波帶動指數創高除了晶圓巨頭廠家外,還多了過往被市場視為大牛股的的代工組裝廠、鋼鐵、航運,顯示左右多頭的動力來自于外資買盤與回補力道,因此只要外資持續站在買方,預期臺股多頭并未就此停歇。”

臺股個股焦點:

網通廠智易(Arcadyan Technology)總經理曾釗鵬表示,依照目前客戶給出的展望來看,智易上半年可望維持去年下半年營運表現,全年相當樂觀。法人機構預估,智易今年營收將續創新高,獲利也將挑戰一個股本,同寫歷史新高。

大立光(Largan)在昨天(1月7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盡管2020 年股王每股仍賺進臺幣182元,創歷史第三高,但第四季及全年稅后純益年減逾10%,全年匯損更是吃掉EPS約臺幣13.53 元,執行長林恩平保守看待今年首季營運,坦言今年1月來自客戶端的拉貨力道較去年12月弱,2月又因工作天數少,估營運更遜于1月,3月訂單狀況也還無法預測。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