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推動國內科技產業鏈,半導體作為新高科技的靈魂更成為重點受惠產業。最近華虹半導體(SEHK:1347)公布今年第二季業績,值得投資嗎?有望成為「中芯 2.0」?
業績表現失色 華虹半導體在今年第二季的表現明顯失色,期內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下跌2%至2.3億元(美元·下同)。跌幅雖然輕微,但與同業相比卻是相當落後。毛利跌勢更甚,同比跌幅有18.1%,原因是毛利率顯著下降5個百分點至26%。此外,集團在第二季的經營開支顯著增加逾70%,主要源於無錫工廠的研發開支及折舊費用增加。期內股東應佔溢利按年減少逾50%至2,031萬元。
技術優勢不足 半導體代工廠最重要訂單夠多,因為工廠的前期投資並不便宜,持續的技術研發及設備升級同樣不便宜。若訂單量不足,規模經濟效益低,代工廠難以產生吸引回報。製程技術是影響訂單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因為越先進製程技術所生產的晶片效能越高,電子消費品持續升級下對先進製程技術的需求有增無減。
遺憾的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仍落後於國際領先代工廠如台積電的技術水平,而華虹的技術水平落後國際水平之餘,更落後於國內水平。這解釋了國策推動半導體產業鏈增長的環境下,華虹在第兩季收入不進反退的現象。
另一項重要數據是華虹的毛利率在今年第兩季有所下降,管理層歸因於平均售價下降及產品組合變化,反映集團的落後技術方案的議價能力被削弱,而這是勢在必然的。因為提供低技術量產方案的代工廠眾多,而低技術方案的需求會持續流失至更先進製程技術,導致低技術方案在市場上出現供過於求,定價能力受損是無可避免的。
投資結語 展望未來,華虹開發更先進製程技術量產方案的可能性不高,尤其中國政府重點支持的對象以中芯國際為主(SEHK:981),華虹欠缺足夠的資本去加入「製程競賽」。長線來看,除非國策推動下有國內需求流入華虹,否則華虹在今個季度所錄得的業績倒退或將在下半年,甚至中期內持續,投資價值因而不吸引。
延伸閱讀
- 中芯國際vs華虹半導體 二抉一應買哪一隻?
- 國策扶持免稅10年 中芯之外哪隻最受惠?
- 受惠國策最高免稅10年 長線部署可買中芯國際?
- 「港版納指」出台 哪隻股可買或要避?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