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過去10年各國央行對經濟的強力干預,一部分人聲稱:股價已經偏離基本面。
智通財經APP獲悉,分析師Eric Basmajian近日發表文章稱,對數據的分析表明,股價仍然與基本面密切相關。由於每股收益受到股票回購和實際稅率變化的嚴重影響,因此,如果使用每股收益來衡量企業的復甦情況可能會偏離真實的經濟增長。另外,科技股的復甦速度快於其他週期性行業,美股的整體復甦可能會非常依賴科技股的增長。
Eric使用的數據包括人們對未來每股收益的普遍預期,以及在美國國民收入和產品賬戶“NIPA”中公佈的稅前企業利潤。NIPA的利潤能更好地衡量美國整個經濟體的企業利潤,而不是僅覆蓋特定的精英上市公司,而且不會受到稅率變化或股票回購的影響。
通過比較每股收益與真實企業利潤的收益差值恢復情況,可以判斷企業從衰退中恢復的速度有多快,企業復甦受有效稅率變化、股票回購的影響有多大。
每股收益
下面的圖表清楚地表明股票在長期內跟蹤每股收益。然而,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價格和收益預期之間的差值相當大,因爲在衛生事件封鎖期間,每股收益急劇下降,標準普爾500指數似乎沒有反映出企業惡化的盈利情況。
使用衰退期的收益來衡量市盈率是有缺陷的,正因爲如此,諸如席勒市盈率(Shiller PE)或週期調整市盈率(CAPE ratio)等替代指標應運而生,以修正衰退期每股收益的失真。
下表顯示每股收益的普遍預期(黑色)及每股盈利預期的5年最大值(紅色)。
正如圖表所示,每股收益在衰退期間會下降,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會回到每股收益的峯值水平並繼續上升。
因此,假設每過一段時間收益會回到一個新的高點,基於每股收益峯值來評估市場是合理的。
下面的圖表顯示了所謂的收益差值,即當前每股收益預期和每股收益預期峯值之間的差值。
目前,每股收益預期比2020年2月的預期峯值低26%。
2008-2009年,每股收益預期較2007年的峯值下降了40%以上。
在互聯網泡沫之後,每股收益的差值略高於15%。
在每一個例子中,每股收益預期都花了大約3年時間纔回到峯值水平。
稅前公司利潤
稅前公司利潤與每股收益的比較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這種比較可以確定以每股收益衡量的恢復有多少與稅收、股票回購以及其他金融方法的變化有關,進而偏離真實的利潤增長。
下圖顯示了企業稅前利潤(黑色部分)和5年最高稅前利潤(紅色部分)。圖表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分析師預計第二季度的收益差值會更大。
用上面同樣的方法計算收益差值,可以得到,2000年和2008年的經濟衰退期間,企業稅前利潤較峯值分別下降了15%和40%。
2015-2016年,美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接近衰退區間,整個經濟的利潤較峯值下降約10%,與此同時,標準普爾500指數較峯值下跌20%。
上述三次利潤下滑期間(2000年、2008年、2016年),稅前企業利潤的平均恢復期約爲4.25年,比以每股收益計算的相同三個時期的恢復期(2.75年)長約50%。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由於股票回購、稅率變化和其他金融方法,每股收益衡量的復甦速度快於整個經濟範圍內的企業利潤衡量的復甦速度。
稅收
下面的圖表顯示了企業支付的實際稅率,數據來自NIPA。圖表中的實際稅率爲公司所得稅除以公司稅前利潤。
令人擔憂的是,在過去30年裏,實際稅率一直在大幅下降,誇大了每股收益或稅後利潤相對於實際利潤的增長。
稅收從2000年底的近30%下降到2004年初的20%,幫助縮小了每股收益與峯值的差值。
2007年底,實際企業所得稅率爲24%,高於2011年初的17%。
即便是在2016年的準衰退之後,稅率也在下降,有助於縮小每股收益與峯值的差值。
實際稅率從2014年底的18%降至2017年初的15%。
換句話說,在過去20年每股收益的三次最大跌幅之後,稅率平均下降了7%,這有助於縮短每股收益恢復至峯值的時間。
標準普爾500指數
下圖顯示的是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盈率,但使用每股收益的5年最大值作爲分母,而不是當前每股收益的預期值。
標普500指數目前爲19.36倍,較16倍的長期平均水平溢價逾20%。
不同行業的收益差值有很大的不同。
科技股帶動標普500指數走高,市盈率較高,而工業、金融和常見的“週期性”板塊的市盈率較低。
科技股的收益預期僅比歷史高點低4%,而工業股和金融股的收益預期分別比歷史高點低57%和38%。
科技股可能會在一年內縮小收益差值,而其他週期性行業可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
總體而言,市場需要及時縮小收益差值,以證明目前的市盈率水平是合理的。如果每股收益估值在兩年內達到2020年2月的峯值,那麼當前的上漲是合理的。
然而,如果收益差值需要近4年才能縮小,那麼當前的市盈率就不合理了。
科技股是市場收益和平均市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週期性股票一直表現不佳,因爲它們縮小收益差值所需的時間可能遠遠超過典型衰退時期的2.5年。
如果週期性收益無法及時復甦,那麼美股的整體復甦可能會非常依賴科技股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