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騰訊(0700)2020中報交卷,雲服務何以持續增長?

發布 2020-8-15 上午12:49
騰訊(0700)2020中報交卷,雲服務何以持續增長?

8月12日,騰訊(0700)發佈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2020年Q2,騰訊營收1148.83億同比增長29%,淨利潤(Non-IFRS)301.53億同比增長28%,兩項均高於市場預期,而這距離騰訊市值突破5萬億港元僅有40天。

和2019Q2相似,作爲明星板塊的騰訊雲的季度收入,依然沒有在這次中報中得到單獨披露。

不過,其在所屬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數據顯示,單季收入298.62億元,同比增長30%,而此一板塊佔騰訊整體收入比重已達26%,較上季度進一步提升。

但這並不妨礙外界對騰訊雲業務增速的想像。

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發佈的最新企業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在全球Top5雲計算廠商中,騰訊雲2019年保持增速第一;而在IaaS市場中,騰訊雲2019年全球市場份額較2018年上升一名,位列全球第五位。

目前看來,這樣的增速在2020年仍在繼續。作爲有效的例證,在過去半年中,騰訊雲實現了技術與基礎佈局的雙重突破。

多家機構對騰訊特別是騰訊雲後續的發展,予以了較高的預期評價。國金證券認爲,疫情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騰訊雲服務保持 60%~70%的速度快速增長。參考亞馬遜 AWS 業務近年來的營業利潤率 30%左右的水平,國金證券預計未來騰訊雲服務成熟後,利潤率也能夠達到30%。

考慮到疫情的影響和社會數字化進程的提速,現在留予市場的疑問是,騰訊雲2020年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騰訊財報中“雲”的祕密

事實上,自從2018年9月30日,騰訊進行了歷史上第三次戰略升級,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SIG),宣佈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後,騰訊雲即成爲此戰略的基石及騰訊To B戰略的對外窗口。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騰訊報告期內營收1148.83億元,同比增長29%,淨利潤爲301.53億元,同比增長28%。上半年,騰訊實現營收2229.48億元,同比增長28%,淨利潤達到572.32億元,同比增長29%,純利率達到27%。

在公司營收結構上,增值服務收入爲650.02億元,佔比57%,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爲298.62億元,佔總收入26%,網絡廣告收入185.52億元,佔比16%,其他收入14.67億元,佔總收入1%。

2019年騰訊雲佔據整個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的比例爲17%左右。

從騰訊雲的發展歷史來看,其2015年首次出現在騰訊財報中後,其當年營收增速爲100%,至2018年仍保持此一增速,2019年增速稍有下滑,這個數據爲87%,但增速均超過了阿里雲、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如同期亞馬遜AWS同比增長36%,微軟Azure增速64%。

從市場前景而言,根據Gartner的數據,2019年全球公共雲服務市場將增長17.5%,達到2143億美元,高於2018年的1824億美元。其預計,到2022年,Gartner預計雲服務行業的增速將是整個IT服務的三倍。

從騰訊雲過往4年的增速來看,其遠高於市場平均增速水平,而根據騰訊現階段對雲業務的重視與高投入,代入到AWS、Azure的贏利曲線來看,騰訊雲形成規模效應後將對集團營收產生拉動。

此外,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騰訊雲快速反應,全面助力復工復產。本次財報還公佈了多項騰訊產業互聯網抗“疫”成績單。財報同時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進一步體現了遠程辦公及遠程醫療服務的效用。

5000億“新基建”成效初顯

7月3日,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這是國家“新基建”戰略背景下,騰訊雲首個開服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同時也是華南地區迄今爲止最大的新基建項目,整個數據中心集羣規劃容納服務器超過100萬臺。

在這個數據的背後,2019年,騰訊正式成爲中國首家服務器總量超過百萬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服務器數量過百萬的公司之一,已經在全球27個區域運營着54個可用區。

這是騰訊“新基建”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5月,騰訊宣佈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元,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佈局,全面發展產業互聯網,升級“基礎設施、技術創新、研究資源”三大能力,以投帶產促進數字經濟“內循環”,打造騰訊To B生態。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服務器、大型數據中心、物聯網操作系統、5G網絡等都是騰訊重點投入領域。

疫情之下,爲拉動經濟恢復以及打造支撐中國未來發展的基礎設施,“新基建”孕育而生,掀起一陣資本狂潮。作爲國內頭部互聯網企業,騰訊積極響應政策號召,All in“新基建”。

在數據中心方面,騰訊雲曾對外公佈,未來將新增多個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羣,首批將在廣東、江蘇、河北三個省份落地,進一步滿足華南、華東和華北等區域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雲計算資源的旺盛需求。

在基礎設計佈局之外,行業的突破則是騰訊雲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指標,其已從早期的遊戲、政務等行業向泛互聯網、金融、工業互聯網、智慧建築和地產、產業生態等領域持續滲透,服務行業實現了從點向面擴張。

這便意味着,隨着雲服務規模的不斷擴大,雲業務將成爲騰訊業績的新增長點,爲實現騰訊未來十年的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騰訊雲轉身:從全面自研到行業提速

4月9日,騰訊雲宣佈“星星海實驗室”正式成立,這是騰訊歷史上首個硬件工程實驗室,也是騰訊雲面向產業互聯網加速技術自研的重要戰略。

目前,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已經擁有優圖實驗室、量子實驗室、未來網絡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以及7大安全實驗室等前沿技術技術實驗室矩陣。“星星海實驗室”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騰訊面向產業互聯網的前沿科技佈局。

而服務行業方面,騰訊雲實現了由線到面的快速擴張,從早期主要的遊戲、政務等行業逐漸向泛互聯網、金融、工業互聯網、智慧建築和地產、產業生態等領域持續滲透。

以金融爲例,騰訊雲於5月18日與中國銀聯就“銀聯雲”建設項目正式達成合作,該合作是繼與銀聯子公司銀聯數據合作建設生態雲後,騰訊雲與中國銀聯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合作的再次升級。

7月10日時,騰訊雲和深證通聯合打造的“深證通新一代金融雲”正式上線。作爲證券行業的數字新基建,該產品將面向證券行業提供包括IaaS、PaaS以及行業SaaS在內的全棧雲服務,幫助金融機構降低金融科技創新門檻,加速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而在工業互聯網方面,騰訊雲於7月14日與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基於雙方的優勢及資源,推進雲計算、AI、大數據等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據智通財經APP瞭解,目前,騰訊雲的地市級工業雲已落地8個,實現了工業雲的批量複製。

同時,騰訊雲自今年以來先後進入BIM、CIM領域,推出智慧城市底層平臺CityBase,利用騰訊雲的技術優勢,聯合合作伙伴打造十幾個應用場景,可廣泛應用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等各個階段,助力智慧建築和地產的全面升級。

8月12日,騰訊雲針對科技園區企業推出專項“星·園計劃”。該項目以全國各地的園區管理運營爲紐帶和服務平臺,欲從雲資源補貼、生態資源助力、技術護航等維度爲園區內的企業提供支持。騰訊雲表示,“星·園計劃”力爭在3年內完成合作30家園區,服務30萬家中小企業客戶的長期目標。通過“星·園計劃”,騰訊雲將以園區爲抓手,實現對不同行業企業的加速覆蓋。

拓展產業互聯網創新的新航道

事實上,疫情的爆發是對騰訊產業互聯網創新能力的一次考驗。由於疫情的爆發,TO B業務的線下交付項目拖遲延期,對業務的開展造成了一定壓力,但新的市場需求也由此誕生,迫使騰訊雲在新的業態之中以新的模式提供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抗疫服務及數字化解決方案,這其中便包括了健康碼、雲會展、騰訊會議等重點產品。

以健康碼爲例,從2月9日落地深圳開始,隨後在北京、廣東、四川、雲南、天津等近20個省級行政區陸續上線,覆蓋廣州、武漢、福州等300多個市縣。截至5月19日防疫健康碼上線100天時,累計訪問量達260億次,亮碼90億次,共覆蓋全國10億人口,400多個市縣、5100多個村莊。健康碼的推出,爲國內有序防疫做出了貢獻,也爲復工復產按下了“快進鍵”。

疫情激活了遠程辦公的需求,也催生了數字經濟新風口。騰訊會議團隊快速響應,在上線的100天內快速迭代了20餘次,8天時間完成10萬臺雲主機擴容和新場景應用下的功能升級。目前,騰訊會議已廣泛服務於政務、金融、教育、醫療等行業和中小企業在線辦公,成爲當前中國最多人使用的視頻會議產品。

而云會展的推出,則是爲會展行業打造了數字新基建。6月15-24日,騰訊作爲技術服務商支持了線上廣交會全球2.6萬家企業參與網上會展,這是廣交會在更深層次上擁抱數字化的全新嘗試。

以線上廣交會爲樣本,騰訊發佈雲會展解決方案,把最新的技術成果與會展場景結合,針對會展行業重點需求場景提供精品服務,靈活滿足客戶的細分需求,推出更多的雲會展產品和服務,同時將廣泛建立合作伙伴生態,與生態夥伴共同探索智慧會展創新機會。

目前,騰訊雲會展已爲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15個一線城市,超過100場大型展會接入數字化技術提供諮詢和服務,涉及範圍覆蓋金融、文化、貿易、消費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面對疫情爆發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騰訊雲在新業態、新模式下表現出了較強的運營孵化和創新能力,這是騰訊對20多年來所積累的技術和生態在產業格局下的創新輸出,這也充分證明,對於產業互聯網領域,騰訊仍有着獨特優勢,可對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實現精準賦能。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