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華興資本(01911)2020年併購半年報:戰投活躍,私有化迎來窗口期

發布 2020-8-7 下午06:24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公共衛生事件和政策雙重驅動下,互聯網醫療在2020年迎來提速發展期,醫療服務成爲巨頭必爭之地。與此同時,消費模式轉型加速,線下業態更加積極地擁抱互聯網、尋求數字化轉型。資本市場方面,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港交所各項新規的推出,爲中國新經濟企業帶來強大的資本市場支持。

“危中尋機、迎難而上”成爲2020年前6個月的主旋律。儘管年初市場活躍度有所下降,但在境內公開市場多項利好頻出的大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再次迎來拂曉時刻,二季度明顯擡頭的各項經濟數據也成爲佐證。

上半年市場

整體活躍度持平,二季度回暖信號明顯

1. TMT行業併購數據概覽

2020年上半年中國TMT併購市場共發生併購交易261起,總交易金額爲234億美元,其中交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交易共計3起,交易情況基本維持去年以來的低迷走勢。雖然市場仍處於觀望情緒之中,但Q2相對Q1而言各交易數據環比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升,其中交易量環比增長16%,交易金額環比增長48%,單筆交易金額環比增長25%。

2020年上半年A股TMT併購市場共發生併購交易73起,相比2019年同期減少24%,總交易金額爲28億美元,同比減少71%,市場活躍度進一步下降。

2019年A股市場接連出現商譽暴雷,二級市場對併購利好的反應也相對消極。進入2020年來,疊加公共衛生事件衝擊這一宏觀不利因素以及政策面的密集調整,A股TMT上市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積極性持續下滑。

從資產方看:IPO逐漸常態化,科創板、創業板接連推出註冊制改革,通過設置靈活的准入門檻、支持紅籌架構/表決權差異架構、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市場化定價發行、再融資便利化等特徵,爲TMT行業公司提供了十分便捷的上市途徑,更多優質資產轉向直接掛牌上市。

從資金方看: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部分企業面臨一定生存壓力,因而減輕了併購投資節奏。另一部分有能力收購的企業則多持有觀望態度,基於此,A股TMT行業併購市場熱度持續下降。上半年A股併購交易金額佔總體市場的比例已下降至12%,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2. 併購謹慎、戰投活躍,科技仍是巨頭出手主戰場

2020年上半年,互聯網巨頭針對併購交易出手尤爲謹慎,TMT行業前20大併購交易中,互聯網巨頭參與的僅有3起,10億美元以上的大規模交易中則暫無互聯網巨頭參與。而在前20大投融資交易中,阿里巴巴、騰訊等戰略巨頭仍是頭部資產的主要資金方,參與或投資的交易佔據了60%。

2020年上半年互聯網戰投中較爲活躍的買家包括騰訊、阿里、百度、字節跳動和京東,其中騰訊投資併購數量爲69起,遠超過其他戰略方。

延續2019年的熱度,2020年上半年科技領域是各大戰投共同關注的投資熱點,主要互聯網戰投在科技領域的交易佔比達到35%,遠超過其他行業。

此外,文娛領域在上半年也爲巨頭的主要佈局賽道,交易佔比達到21%。其中,騰訊、字節跳動利用自身流量優勢,持續加大在文娛/內容領域佈局,2020年來在該領域分別有18起、7起投資併購交易。阿里巴巴該領域2020年來共發生6起交易,且交易類型更爲多元化,包括華誼兄弟的PIPE、白馬戶外的私有化交易等。而百度則持續保持對醫療領域的關注,上半年共完成4起交易。

其他大型互聯網戰投中,小米、快手相比去年同期表現相對活躍,在2020年上半年分別完成了22起、6起交易,同比增長38%、50%,而對美團、拼多多、滴滴而言,宏觀及行業的不確定性推動了公司投資策略的保守化,因此對外出手也逐漸趨於謹慎。

而從行業層面看,上述互聯網戰投上半年來均結合公司主營業務展開投資佈局,並未進行過多的行業外延延伸,如小米主要關注科技及工業領域,美團主要關注電商/新零售、本地生活領域,快手更爲關注科技行業等,通過對外投資實現自身業務競爭力的提升是上半年來各家互聯網巨頭的戰略核心。

互聯網醫療

公共衛生事件下加速滲透,巨頭併購整合動力強勁

1. 公共衛生事件與政策雙重驅動互聯網醫療發展

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後,互聯網醫療平臺線上訪問激增。頭部玩家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迅速響應,業績估值雙攀高。

此外,在政策加持下,互聯網醫療加速滲透,行業面臨提速發展的轉折契機。

2. 醫療服務將成爲巨頭必爭之地

在收入構成上,平安好醫生和阿里健康核心業務均爲醫藥電商,商業模式依賴醫藥等健康產品銷售。其中藥品種類有限、患者復購率存在天花板等問題成爲業務發展瓶頸。巨頭亟需夯實對醫生、患者、藥品等核心醫療服務資源的把控權,從醫、藥、保多維度橫向擴展業務邊界,釋放盈利能力。

而在醫療服務診前、診中、診後各環節中,診前領域作爲前端流量獲取來源,將成爲巨頭關注重點。此外,診後市場規模大,且可被互聯網滲透的潛力高,是互聯網醫療的核心主戰場。診後環節傳統電商和線下藥店儘管規模領先,但面臨發展瓶頸,未來掌握核心醫生資源的玩家將更能夠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勝出。

3. 近期互聯網醫療領域重點交易

近期主要融資交易中,擁有上游醫藥供應鏈、下游個體藥店整合能力的醫藥連鎖頭部企業老百姓大藥房、擁有優質醫生資源和線上問診服務能力的春雨醫生、擁有線上全流程智能數據健康管理和優質線下醫療服務相結合的企鵝醫生等企業表現活躍。

線下業態

加速擁抱互聯網,順應消費模式轉型

1. 新型互聯網消費方式推動用戶消費模式加速向線上轉變

受公共衛生事件下居家隔離政策影響,更多生活場景向線上轉移,加速了互聯網時代下用戶消費模式的演進。

1)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購用戶規模達到7.1億,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近30%。

2)除了較爲成熟的網絡購物和網上外賣等互聯網應用外,新興的網絡直播電商在2020年上半年取得快速發展,2020年3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較2018年底增長41%。

3)同時,公共衛生事件催生了大量生鮮網購的需求,與2019年春節前後相比,2020年生鮮電商活躍用戶規模增長58%,人均使用時長增長22%。

消費模式的轉變進一步推動了線下業態和供應鏈的重構,在高效、便捷的消費理念的影響下,傳統線下企業由於低效率的供應鏈管理以及存在與消費者距離較遠的問題,已經無法爲顧客提供價值最大化的產品和服務。擁抱互聯網企業,利用數字化與信息化提高運營效率並增加對消費者偏好的瞭解是傳統線下企業轉型突圍的關鍵。

2. 頭部互聯網企業示範效應帶動傳統線下企業尋求向線上轉型

2020年上半年,居家隔離催生的消費轉型促使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用戶數量大但滲透率低的線下市場,主動尋求線下企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對互聯網巨頭而言,在產業互聯網背景下,單純構建電商平臺完成線上銷售已經不再是互聯網巨頭的主要任務。與線下企業合作,將數字化與具體產業結合,轉變發展策略逐漸成爲巨頭佈局中心。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供應鏈團隊的大型線下企業成爲互聯網巨頭投資的焦點,頭部企業的示範效應展示了向線上轉型的必要性和優勢。

對線下企業而言,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尋求線上轉型,獲得互聯網巨頭的流量引導、技術支持與配送服務,可以幫助突破內生增長瓶頸,實現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張。

3. 互聯網巨頭與傳統線下企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釋放產業能量

在電商平臺和消費互聯網得到快速發展之後,如何運用數據和網絡的優勢與產業相連接,實現強強聯合,用數字和技術賦能傳統實業,是頭部互聯網企業未來佈局的重要一環。

1)線下企業所擁有的供應鏈能力,品牌能力和下沉市場是互聯網公司在未來打通C2M產業鏈戰略的基礎。

2)儘管線下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務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將會帶動企業運營效率實現提升,並且長期來看將受益於消費者消費模式的轉變,幫助企業在即將開始的新零售以及產業互聯網浪潮中取得先機。

將數字化和傳統行業相結合,將流量與供應鏈相結合,將線上流量與線下流量相結合,是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企業,實現優勢互補的主要途徑。

資本市場

公開市場利好頻出,私有化迎來窗口期

1. 科創板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爲新經濟企業敞開大門

2020年上半年,共有46家科創板企業上市,募資總額爲507.6億元,28家創業板企業上市,募資總額爲159.3億元。其中新經濟企業(1)上市數量佔科創板、創業板IPO總數的36.5%,共有27家TMT、醫療、高新技術企業在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募資總額達251.1億元,佔兩板IPO企業的37.7%。

得益於成長性、稀缺性等特點,科創板、創業板企業擁有較高估值溢價。截至2020年6月30日,創業板整體市盈率(2)爲181.2x,科創板整體市盈率爲104.7x,遠高於全部A股市場市盈率的19.7x。

交易層面,科創板與創業板交易活躍度較高,上半年,科創板換手率(3)爲10.2%,創業板換手率爲4.5%,相比A股和中小板具有一定優勢。此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科創板、創業板IPO企業中,有52家IPO後股價漲幅超過100.0%,佔兩板IPO企業數量的70.3%。上半年來,兩板無破發企業,上市後最低漲幅爲25.0%,滬硅產業漲幅最高,漲幅達781.2%。

2. 港股系列新政再利新經濟企業

2020年上半年,港股共有60家企業上市,募資總額爲956.3億港元,港股上市企業的行業數量分佈相對均衡,但募資總額呈現巨大差異。2020年上半年,港股前十大IPO企業均擁有內地背景,募資總額809.2億港元,佔全部募資總額的84.6%。其中包含5家醫療健康類企業,募資總額佔比爲15.0%,2家TMT企業,募資總額佔比爲61.5%。

2020年上半年港股上市的企業中,有10家企業股價漲幅超過100.0%,其中5家爲中國內地背景企業,康方生物漲幅129.3%,爲內地企業中漲幅最高公司。

3. 私有化、二次上市等交易將迎來新一波窗口期

2020年5月,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控股責任法案》,表示如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連續三年無法對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檢查,發行人的證券將被禁止在美國交易所進行交易。潛在的摘牌風險成爲今年中概股私有化、二次上市的催化劑。

同時,科創板及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以及港交所各項新規的推出爲中國新經濟企業帶來強大的資本市場支持,加速了中概股的迴歸,具體來看:

1)由於港股二次上市有“市值”或“市值+收益”的准入門檻,符合條件的中概股數量相應減少,加之大型企業私有化資金要求較高,二次上市已成爲頭部企業的首要選擇。

2)而對於在美股缺乏流動性或估值過低的成長型新經濟企業而言,私有化將爲其主要交易方向。此外,科創板、創業板及港股市場的改革紅利爲私有化公司的後市資本運作帶來了足夠保障,更增加了成長型企業的退市決心。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