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汽車業與海外車廠合資經營下發展加快,造就不少中資汽車巨企崛起。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汽車需求大減,到底廣汽集團(SEHK:2238)是否仍值得投資?
以下先回顧廣汽最近公布的首季業績:
期內,廣汽營業總收入按年下跌24%至108.8億元(人民幣•下同)。再者,普遍中資車廠的其一重要收益是投資合營項目的收益貢獻,但廣汽期內投資收益大挫63%。自主品牌業務及合營品牌業務表現均遇挫,廣汽整體業績自然不堪,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跌近96%。為何首季業績表現如此不堪呢?
疫情打擊購車意欲 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疫情打擊中國消費意欲。疫情曾在中國多地擴散,民眾擔心被感染,關心的是防疫用品是否足夠,而非外出用的坐駕有多舒適,更何況在疫情中,大眾出行意欲大減。如此氛圍之下,購車意欲大降可謂是必然結果。
雖然中國近期公布數據反映疫情有所緩和,但消費意欲及能力未必會迅速復甦。汽車並非必需品,需求周期性較高。最近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下跌6.8%,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持續增加,大眾對於不必要的消費保持觀望態度,汽車銷售情況急速惡化。除非疫情過後,全球經濟出現市場期待的V形復甦,否則中國內外需求偏弱之下,汽車產業表現將會繼續令投資者失望。
產業結構性缺陷 即使汽車產業可以在疫情後復甦,廣汽仍要面對汽車產業的結構性問題——產能過盛。中國人口規模雖大,但過去汽車產業的興盛時期造就了不少中資廠商崛起,這些享受過行業增長期豐厚收成的廠商,有較高意欲去維持營運,而車廠投資代價高昂,變相亦構成較高的離場門檻。廠商離場意欲低,需求不振之下,市場持續供過於求,行業整體盈利空間將會收窄。
此外,疫情打擊行業需求,即使中國經濟從疫情復甦,這供過於求的結構性問題將會拖累汽車業的復甦步伐,令廣汽等車廠的業務復甦表現落後於其他產業。
結語 廣汽集團過去受惠於中國經濟增長為行業帶來的收成期,惟過去汽車業興盛導致產能擴張,現時在需求放緩下盈利空間持續收窄。今次疫情重挫大眾消費意欲,汽車產業的困境將顯著惡化,廣汽的復甦力不易,投資要多一分謹慎。。
編輯:Yan
延伸閱讀
- 平保季績啟示什麼亮點?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