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週二(12月10日)儘管中國長期國債收益率降至歷史低點,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升至一週高位。這得益於中國意外轉向更寬鬆貨幣政策的舉措,提振了市場對經濟和人民幣資產的信心。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交投在7.2497,較週一收盤價上漲0.16%。離岸人民幣升值0.2%,交投在7.2512。同時,美元指數基本持平。
開盤前,中國央行將人民幣中間價定爲7.1896,略低於週一的指導價水平。
中國國務院政治局週一表示,明年將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14年來首次放鬆貨幣政策立場。同時,承諾加強「非傳統」逆週期調節,推動消費增長,穩定房地產和股票市場。
此次聲明被市場解讀爲中國高層更認真應對長期經濟問題,並緩解美國威脅加徵關稅的影響的信號。
中國股市和債市均出現上漲。滬深300指數上漲2%。長期利率創歷史新低,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降至1.855%和2.068%。
野村證券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在客戶報告中指出,北京對穩定資產價格的重視可能對人民幣產生影響。與2018-2019年中美貿易戰期間人民幣貶值不同,這次由於北京致力於打造「強勢貨幣」、維護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穩定,預計不會容忍人民幣對美元的顯著貶值。
中美貿易方面,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威脅對中國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並在勝選後承諾對中國進口商品追加10%的關稅。
南華期貨指出,國內政策組合可能會抵消外部風險的影響,推動人民幣資產的上行趨勢,從而使人民幣的貶值壓力處於可控範圍內。
星展銀行分析師Chang Wei Liang表示,由於特朗普勝選引發的美元大幅上漲,當前美元「被高度高估」,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的下行壓力。
中國決策者已經消除了關於是否會出臺更強經濟刺激政策的疑慮,但具體措施的缺乏可能會讓人民幣暫時處於觀望狀態。
中國政治局承諾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非傳統」逆週期調整,並「大力」促進消費,這一立場的轉變明確表明了對過度刺激經濟的擔憂已被放下。
這一承諾顯然意味着降息,但單靠降息可能會引發更多投資者批評,認爲更低的貸款利率無法解決需求疲軟的問題。然而,如果輔以額外的財政擴張措施,例如鼓勵消費者支出的政策,對人民幣的淨影響可能是積極的。
週一晚,香港股市大幅上漲,表明市場措手不及。美股中概股隔夜的暴漲可能是空頭回補所驅動,這些股票錄得較大漲幅。預計本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有更多聲明,因此這波漲勢可能持續。
然而,人民幣的反應相對溫和,目前仍接近一個關鍵水平,表明交易員仍預計由於中國降息和潛在的美國貿易關稅,人民幣可能繼續走弱。
如果美元/離岸人民幣(USD/CNH)跌破21日移動均線(7.2575)的關鍵技術支撐位,可能進一步跌至23.6%斐波那契回撤水平7.2336以下。這將威脅到200日移動均線(7.2040),並可能進一步下探當前約7.1550的100日移動均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