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間,日元對美元貶值超過50%。這主要是由於美國的利率高於日本。只要美聯儲維持高利率以對抗通脹,而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維持低利率以刺激通脹,日本就很難讓日元升值。
日元貶值會提高進口能源和食品的價格。據估計,如果整個2024年日元兌美元匯率保持在160日元附近,那麼平均每個家庭將比2023年多支付9萬日元(585美元)。這尤其會給較貧窮的消費者帶來負擔。由於日元貶值對進口價格的提振超過了對日本消費者價格指數的提振,成本將比收入增長得更快,從而擠壓日本企業的利潤率。與大公司相比,中小企業的定價權更小,因此受到日元疲軟的影響可能更大。
日元貶值可能不會增加出口量。為了保持價格競爭力,日本跨國公司在2007年至2012年期間通過將工廠遷往海外來應對日元的貶值。因此,有證據表明,在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日元貶值不再刺激日本出口。
儘管存在種種弊端,但日元走軟最終會讓日本跨國公司受益。當他們在國外生產產品時,他們將利潤匯回日本。日元貶值增加了這些匯回的利潤的價值,使豐田(Toyota)和小松(Komatsu)等公司受益。
日元貶值也改善了旅遊收支平衡。2019年上半年和2024年上半年的遊客數據顯示,2024年訪問日本的遊客數量增長了10%,而出國的日本公民數量下降了35%。與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在日本的遊客支出增長了52%。到2024年,旅游業將成為日本僅次於汽車的第二大出口類別。
雖然日元貶值增加了進口能源和食品的成本,並導致商品貿易逆差,但旅遊收入和從國外匯回的收入的增加,使日本的總體經常賬戶保持盈餘。
日元貶值也有利於日本的半導體和電子元件行業,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電子元件是日本第三大出口類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出口商通常保持其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不變。
在2007年至2012年的升值期間,日元走強重創了該行業。在此期間,電子零部件的日元出口價格相對於日元成本下跌了35%。生產商的利潤大幅下降,他們無法在資本或研發方面投入足夠的資金來保持競爭力。這導致日本製造商輸給了中國台灣和韓國的製造商。
日本目前正試圖重建其半導體產業。日本政府為中國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在熊本建立兩個半導體工廠提供了補貼。這些工廠將採用成熟的技術。日本政府也在投資半導體製造商Rapidus,該公司正試圖在北海道生產先進的芯片。
相對於這些公司可以從出口中獲得的收入,日元疲軟降低了在日本的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了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由於在新工廠、設備和研發方面的投資規模巨大,盈利能力對尖端半導體公司至關重要。由於日元疲軟而增加投資的能力,加上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應用對芯片的強勁需求,將有助於日本半導體行業取得成功。
亞洲對美國的許多出口都是在錯綜複雜的供應鏈中生產的。日本提供關鍵的資本貨物、零部件、化學品和其他材料,而韓國和中國台灣也提供重要的零部件。最終產品在中國和越南等國家生產,然後出口。當整個東亞供應鏈國家的匯率相對於美元疲軟時,它會增加這些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和出口。美國龐大的預算赤字也刺激了美國的進口需求。
亞洲經濟體和美國之間的巨額貿易逆差似乎將繼續下去。解決這些貿易赤字的正統方法是將支出轉換政策(如亞洲貨幣相對於美元升值)與削減支出政策(如減少美國預算赤字)結合起來。但在當前的政治氣候下,美國的貿易逆差可能會導致保護主義。這種做法不會使美國製造商更具競爭力,反而會削弱全球貿易體系。
一個更好的結果是,亞洲國家共同讓本幣兌美元升值,美國減少預算赤字。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質疑亞洲政策制定者如何實現這種升值,但亞洲政策制定者為本國利益採取行動的能力不應被低估。東亞國家可以通過將養老金和保險資金再投資於國內或其他東亞資產,而不是美國資產,從而使地區貨幣升值。再加上美國削減預算赤字等政策,這可能會減緩困擾美國的保護主義。
作者威廉·托貝克(Willem Thorbecke)是日本經濟、貿易和工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