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就是現在! 別錯過InvestingPro高達60%折扣優惠 獲取優惠

「中國應該犧牲人民幣」!全球華人頂尖經濟學家:中國央行可能啓動量化寬鬆政策

發布 2023-9-6 下午12:55
「中國應該犧牲人民幣」!全球華人頂尖經濟學家:中國央行可能啓動量化寬鬆政策
USD/CNY
-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全球華人頂尖經濟學家魏尚進說,中國經濟有陷入債務和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的風險,但要避免這個陷阱,可能需要讓人民幣貶值。

這位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前首席經濟學家9月4日在知名媒體「項目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上發表題爲「中國必須避免債務-通縮螺旋式上升」的文章。文章稱,中國消費價格最近跌至負值,而生產者已經經歷一年的通縮。與此同時,在與新冠大流行相關的支出狂潮和寬鬆貨幣政策之後,公共和私營部門積累了鉅額債務。

(截圖來源:「項目辛迪加」)

文章指出,由於債務水平高企,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不斷下跌,中國面臨着一個惡性循環的前景,即需求下降導致投資減少、產出下降、收入下降,從而導致需求進一步下降。爲了避免日本化,政策制定者必須立即採取積極的總需求刺激措施。

魏尚進表示,相對於其增長潛力,中國經濟表現不佳。不僅投資和消費需求弱於預期,而且中國正面臨兩個D的挑戰:通貨緊縮(Deflation)和債務(Debt)。

魏尚進寫道:「這兩個D是一個有毒的組合。通過增加現有債務的實際(經通脹調整後的)價值,通貨緊縮使企業更難獲得額外的融資,從而增加了破產的可能性——這一趨勢在中國已經很明顯。此外,一旦債務和通縮的結合變得根深蒂固,就會產生一個惡性循環,即需求下降導致投資減少、產出下降、收入下降,從而導致需求進一步下降。」

魏尚進指出,這種危險的惡性循環對政策制定有兩個影響。爲了防止通縮預期變得根深蒂固,通過刺激總需求來提高通脹率已成爲當務之急。但最好避免僅僅依賴更多的公共或私人借貸,而應採取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包括債務貨幣化(意味着央行購買並持有政府債券)。

新冠疫情大流行後,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重新開放,通貨膨脹率飆升,政府補貼有時會刺激被壓抑的需求。今年年初,一些經濟學家預測中國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中國後來結束對新冠病毒的控制。但事實並非如此。

彭博社指出,中國消費者支出增長依然低迷,而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打擊了信心,使人們不願購買大件商品,並影響傢俱和家電的價格。由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加上中國政府長期控制電力行業,能源價格也一直在下滑。汽車製造商之間的價格戰也加劇通縮壓力。與此同時,企業也在降價,以減少它們在疫情期間積累的過剩庫存。

中國央行可能啓動QE政策

魏尚進表示,儘管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但中國人民銀行尚未注入大量流動性。

他補充說,中國央行可能會啓動一項量化寬鬆(QE)政策,類似於美聯儲和其他貨幣當局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出的債券購買熱潮。

魏尚進說:「中國需要採取歐洲央行十年前採取的‘不惜一切代價’的做法,當時歐洲央行也面臨着債務-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中國央行應該公開宣佈一項戰略,將很大一部分政府債務貨幣化,並激勵更多的私募股權投資。」

但激進的量化寬鬆可能會削弱人民幣。過去一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貶值約5%。

魏尚進說,這是中國領導層關心的一個關鍵問題,因爲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可能導致更多的資本外逃。

事實上,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動人民幣升值,而外國投資者則以創紀錄的速度拋售中國股票。

魏尚進寫道:「但如果將經濟從根深蒂固的通貨緊縮中拯救出來的代價是人民幣貶值,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甚至可以作爲一種有用的調整機制,通過促進外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中國當局不應試圖管理匯率,因爲這將人爲地證明貶值預期是合理的,而應將此類調整交給市場力量。」

魏尚進現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目前兼任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中國經濟研究組主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曾任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公共政策學副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貿易與投資處主管、世界銀行(World Bank)顧問等職務。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