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25日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周日發布報告稱,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提高,需處理好匯率波動對國內經濟金融運行的衝擊;應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下做好匯率管理和資本流動管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該《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6》認為,應進一步推動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從管理浮動逐漸過渡到自由浮動。同時重視政策溢出效應,加強國際間政策溝通與協調,追求與最優貨幣政策目標相符合的匯率政策目標。
“匯率政策目標的實現方式從直接干預為主轉向間接干預為主,加強市場預期管理,保持長期匯率在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報告稱。
關於跨境資本流動與國內金融市場、機構和實體經濟穩健性的關係問題,報告認為,資本賬戶開放要與匯率制度改革相互配合,堅持“漸進、可控、協調”的原則,適應中國經濟金融發展和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的需要。
另外,針對目前多頭監管存在的政出多門、職權交叉、責任不明、嚴寬不一等問題,報告提出應充分借鑒國際經驗,明確當前中國金融監管改革的原則,構建符合中國實際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為加強系統性風險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除了維護貨幣穩定之外,央行應當被賦予更多的保障金融穩定和加強金融監管的職能。”報告稱。
報告指出,央行應從功能和機制上釐清貨幣政策、宏觀審慎、微觀審慎和行為監管四者之間的關係,加強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全面提高金融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準確性,為系統性風險的監測、分析和評估提供全面及時的信息;同時建立有效的危機處置機制,並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G20會議期間最新表示,中國將繼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提高政策規則性和透明度,加強與市場溝通。
(發稿 陳楊; 審校 孫琦子/張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