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中金:供給風險增加 美國降息不確定性上升

發布 2024-1-8 下午12:23
中金:供給風險增加 美國降息不確定性上升
US500
-
DXY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髮布研究報告稱,美國12月非農數據穩健,失業率仍然很低,勞動參與率有見頂跡象,勞動力供給復甦最快的時候或已過去。與此同時,供應鏈修復最快的時候也可能已經過去,近期發生的紅海航行安全問題或加大供應鏈風險。該行認爲,這些變化或增加美國通脹不確定性,如果供給因素不能進一步改善,那麼給定同樣的需求,通脹韌性將更強。如果美聯儲提前降息導致需求反彈,那麼還可能存在“二次通脹”風險。通脹不確定性將增加貨幣政策的變數,美聯儲不願意對降息給出太多承諾,投資者對於降息預期也應更加謹慎。

中金觀點如下:

12月非農數據表現穩健,沒有跡象顯示失業率會很快上升。

21.6萬人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大幅超出了市場預期的17萬人,但此前兩個月的新增就業合計下修7.1萬人,使得過去三個月的平均新增就業下降爲16.5萬人。數據的下修主要發生在10月,該行猜測這仍然與汽車工人罷工的影響有關。分行業看,服務部門仍是就業增長的主要來源,建築業(+1.7萬人)就業也在繼續擴張,這或與該行此前提到的開發商趕工、加快住宅地產建造有關。12月失業率維持在3.7%的低位,表明勞動力市場仍處於充分就業狀態。另有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平均每月裁員的人數在疫情之後顯著下降。該行認爲,更少的裁員意味着企業仍有囤積勞動力的行爲,失業率或不會很快上升。

更要注意的是,勞動力供給復甦最快的時候或已過去。

12月小時工資環比增速已連續第二個月維持在0.4%的較高水平,勞動參與率則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至62.5%,該數字也是2023年2月以來最低值。分年齡來看,25-54歲年輕人勞動參與率下跌0.1個百分點,55歲及以上人羣勞動參與率下跌0.4個百分點。該行認爲,由於美國資產價格持續上漲,那些擁有401K養老金的中老年人已“不差錢”,他們在提前退休之後很難再重返勞動力市場。年輕人的勞動參與率已超過疫情前水平,進一步改善的空間或有限。由此,不排除本輪勞動參與率的復甦已經見頂,後續工資增速下行速度和斜率將放緩。

無獨有偶,供應鏈修復最快的時候也可能已經過去。

2020-2021年,全球供應鏈因爲疫情而受到較大沖擊,隨着疫情褪去,供應鏈不斷修復。紐約聯儲編制了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GSCPI,根據該指數,全球供應鏈壓力自2022年以來持續下降,並於2023年5月觸及最低點,而後開始向上反彈。這或表明供應鏈已經在2023年下半年基本恢復到了供需相對平衡的狀態。

在此基礎上,近期發生的紅海航行安全問題或加大供應鏈風險。

自2023年12月底以來,紅海地區局勢愈加複雜,全球主要班輪公司紛紛繞行紅海。1月5日,全球領先的航運公司馬士基發佈聲明稱,考慮到局勢不穩與安全風險較高,公司決定在可預見的未來,所有經過紅海或者亞丁灣的馬士基船隻都將向南繞道好望角。如若紅海風波持續發酵並呈現長期化趨勢,將導致船隻繞行的時間與運輸成本上升,從亞洲發往歐洲和美國東部的貨物將面臨運輸延誤和價格上漲風險。

上述現象並非偶然,該行曾在報告《美國四次大通脹的歷史比較》中指出,新形勢下,供給衝擊具有長期化風險。無論是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供給收縮,還是地緣衝突頻發加劇能源價格波動,亦或是政府幹預經濟,逆全球化趨勢,以及綠色轉型增加生產成本,都會導致供給彈性下降、供應不穩定性上升。可以預見,供給因素將在未來宏觀經濟運行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這些變化將增加美國通脹不確定性。

2023年美國通脹的放緩受益於供給的改善,其中就包括供應鏈的修復、勞動力參與率的提高、以及能源價格的下降。舊金山聯儲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總體PCE通脹從2022年6月的7%下降至2023年11月的2.6%,累計下降4個百分點。其中,供給因素貢獻了2.3個百分點,需求因素貢獻1.3個百分點,另有0.7個百分點不明確。展望2024年,如果供給因素不能進一步改善,那麼對通脹的降低作用就不會像2023年那樣大,這意味着給定同樣的需求,通脹韌性將更強。如果美聯儲提前降息導致需求反彈,那麼在供給約束下,不排除引發“二次通脹”風險。

通脹不確定性將增加貨幣政策的變數。

該行在上週的報告《美聯儲降息的邏輯、變數與風險》中指出,儘管鮑威爾在2023年12月議息會議後意外釋放降息信號,但降息的時間點仍有很大不確定性。本週公佈的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並不願意對降息給出太多承諾,對於通脹的走勢也比市場預期要更謹慎。例如,數名官員認爲供應鏈與勞動力供給的修復已基本完成,未來降低通脹要靠需求的進一步減弱,而緊縮的貨幣政策將繼續發揮核心作用。另有數名官員認爲應保持目標利率在當前水平更長的時間(for some time)。這些觀點都比鮑威爾此前的表態更偏中性,這個現象可能讓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透明度產生疑問,進而加劇市場波動。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