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個國家、150K+位投資人力薦,AI選股,輕鬆戰勝大盤立即解鎖

從低迷到高峯:兩大關鍵因素助力 比特幣有望在年底前實現100,000美元的飛躍

發布 2024-9-1 上午10:45
從低迷到高峯:兩大關鍵因素助力 比特幣有望在年底前實現100,000美元的飛躍
BTC/USD
-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即便在8月初經歷了大幅下跌,比特幣(CRYPTO: BTC)今年的漲幅仍接近40%。這算是好消息。壞消息是,比特幣最近再次跌破60,000美元,並且短期內幾乎沒有任何反彈的跡象。在過去30天裏,比特幣下跌了11%。實際上,8月正成爲比特幣自4月以來表現最差的月份。

然而,分析師認爲比特幣熊市的許多擔憂可能被誇大了。事實上,分析師預測比特幣的下一次重大走勢將是年底前反彈至100,000美元。

比特幣爲何下跌?

首先,需要搞清楚比特幣爲何下跌。根據分析師的觀點,最好的解釋是新推出的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的資金流入正在減緩,這對比特幣價格的上漲形成了制約。自1月份新現貨ETF推出以來,穩定的新資金流入推動了比特幣價格的上漲。因此,如果這些資金流入枯竭,那麼比特幣的交易可能會橫盤或下跌。

此外,投資者顯然被8月的閃電崩盤嚇到了,當時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價格幾乎在一夜之間暴跌。因此,從情緒的角度來看,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投入變得更加謹慎。新的說法是,投資者紛紛撤出比特幣,將資金轉向Nvidia(NASDAQ: NVDA)。

因此,爲了讓比特幣開始上漲至100,000美元,投資者情緒需要改善,並且新現貨比特幣ETF的資金流入需要恢復到以前的水平。看來這正是發生的情況。在8月底的最後幾天,現貨比特幣ETF連續八天出現正向資金流入。

關鍵催化因素

有兩個關鍵催化因素可能有助於推動ETF資金流入並恢復投資者對比特幣的信心。第一個是比特幣減半,這發生在4月,減少了新幣的生成速度。當時,這被譽爲今年最重要的加密事件,預計將導致比特幣價格飆升。然而,直到現在,這次減半的實際效果還沒有顯現,許多投資者可能已經完全忘記了它。

但有越來越多的理由期待,隨着年末的臨近,減半的真正影響將開始顯現。例如,歷史證據表明,比特幣在減半日期後通常需要至少200天才能進入更高的漲幅階段。而從4月19日比特幣減半的時間點開始計算200天,恰好到達10月底,這可能是新的比特幣牛市週期的開始時間。

這是與2020年比特幣減半週期中發生的相同模式。比特幣在5月減半事件後經歷了夏季和初秋的低迷,隨後在年底的最後幾個月進入了新的上漲階段。當然,這種模式是否會重現並無保證

第二個關鍵催化因素是美國總統選舉。無論在政治兩派之間,支持加密貨幣的情緒似乎都在上升,比特幣實際上已經成爲一個競選議題。如果共和黨贏得白宮,將產生最大的影響,因爲唐納德·特朗普是首位支持比特幣的總統候選人。

但也有理由認爲,民主黨人也可能被說服通過廣泛的支持加密貨幣的立法,使投資比特幣更具吸引力。無論如何,比特幣可能會在11月迎來所謂的反彈行情,投資者重新涌入加密市場。

100,000美元的可能性有多大?

誠然,要讓比特幣價格幾乎翻倍,年底前達到100,000美元,需要很多條件都順利達成。但如果ETF資金流入恢復,並且加密貨幣情緒再次轉爲看漲,這完全有可能實現。還要記住,可能會有一些積極的意外事件,這可能會爲比特幣釋放出巨大的上漲潛力。

在比特幣15年的歷史中,逢低買入的策略通常能爲投資者帶來回報。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以如此折扣價買入比特幣的機會。到年底時,六位數的比特幣可能成爲新常態。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