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盡管歐洲央行實行了負利率和印鈔,讓所有歐元區成員國的政府都能自行融資,但是目前歐元區名義GDP甚至低于雷曼危機前的水平。
然后還有壞賬問題,這些壞賬大部分都被塞進了TARGET2結算系統:否則,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一些大型銀行倒閉了。
歐元區最大的幾家銀行杠桿率過高,這些銀行將不得不縮減其資產負債表,以符合將于2023年1月推出的涵蓋風險加權資產的新巴塞爾4規定。
最后,我們應該考慮歐元體系崩潰的政治和經濟后果。這可能是由美元利率上升引發的,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熊市。
負債累累的歐元區成員國的財政狀況將很快變得不堪一擊,而維系歐元區整體的粘合劑——歐元的存在也將受到威脅。
可以理解的是,主流國際經濟評論關注的是美國經濟的前景,而那些尋求歐洲經濟事務指導的人不得不深入挖掘。但自雷曼危機以來,歐盟相對于美國一直停滯不前,如圖1中的年度GDP圖表所示。
顯然,就像許多評論一樣,歐盟自2008年以來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希臘、塞浦路斯、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發生了一系列危機。
此外,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庫已將英國從更廣泛的歐盟GDP數據中剔除,因此這并不是歐盟表現不佳的原因。
此外,自1994年以來,歐元區和非歐元區成員國之間的GDP增長差距從總GDP的9%增加到15%,甚至對新成員國進行了調整。
這告訴我們,盡管歐洲央行在大量印鈔,但使用本國貨幣面臨同樣監管和交易限制的非歐元區成員國的表現優于歐元區。
自2014年6月以來,歐洲央行實施了負利率,從最初的-0.1%降至-0.5%,已四次下調存款利率。
貨幣政策規劃者顯然認為,負利率將提振投資和消費的信貸需求,為政府提供財政空間,從而增加總需求。結果不是那樣的。負利率推動的主要方面是政府債務,在2020年底,歐元區成員國的政府債務已經上升到GDP的98%。
誠然,對新冠病毒和疫苗的拙劣管理也起了作用。他們不僅增加了政府開支,而且稅收收入也受到了經濟后果的影響。
全球物流危機嚴重影響了高生產率的德國經濟,主要制造商因缺乏零部件而停產。在許多司法管轄區,新冠疫情封鎖仍在繼續,延誤了人們所期待的復蘇,并打擊了負債累累的歐豬四國(PIGS,葡萄牙、意大利、希臘、西班牙)的旅游業。
如圖1所示,除了這些問題之外,自雷曼危機以來,歐元區一直存在經濟停滯。新冠疫情的后果似乎尚未在官方GDP數據中得到充分反映,歐元貨幣供應的加速增長將推高官方GDP數據。
如下圖2所示,2020年廣義貨幣大幅增長,主要是由于歐元區央行余額的擴大。
與此同時,在經歷了雷曼兄弟倒閉后的一系列危機后,政府財政狀況出現了急劇惡化,如圖3所示:
歐元區GDP相對于圖1所示的美國表現不佳的原因不難看出。下面這張來自圣路易FRED的圖表顯示,自雷曼危機以來,銀行對非金融部門的貸款普遍停滯。
相反,貨幣增長發生在由歐洲央行和各國央行組成的歐元體系內。歐元體系的總余額從2008年底的2萬億歐元增長到2020年底的7萬億歐元,部分原因是TARGET2的不平衡加劇,這反映在央行擴大的資產負債表上。
歐元區的政府赤字一直持續到今年,歐洲央行(ECB)預計赤字將升至2021年GDP的8.7%。預計2021年GDP為13.476萬億歐元,公共部門赤字為1.2萬億歐元,債務占GDP的比例將達到103%。
但這一增長主要是基于計劃中的基礎設施支出,并假定在就業狀況改善和消費支出增加的支持下,稅收收入將大幅回升。這已經被一系列事件所超越,財政赤字將遠高于預期。
在歐洲央行的官方預測中,有一股強烈的新凱恩斯主義樂觀情緒,這是我們在歐元區經濟建制派身上一再看到的。此外,在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的領導下,歐洲央行正在干預非貨幣事務,將綠色議程置于化石燃料之上,并為貨幣事務的政治化創造先例。歐洲央行神奇的貨幣樹的使用似乎是經濟事務中少數幾個正在增長的方面之一……
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歐洲央行對由美國和美元驅動的全球信貸周期視而不見。官方數據顯示,美國的物價上漲了5.4%,而歐元區的物價漲幅則達到了預期的2%。我們知道,在美國,獨立分析證實物價上漲的真實率超過13%,因此,通過使用類似的CPI方法,歐元區統計學家正在歪曲貨幣通脹迅速上升的真實影響。它不是瞬時的。因此,不僅美國的利率將開始上升,歐洲央行的負存款利率也將從- 0.5%上升。其中,意大利政府將不再因借款而獲得報酬。
持續的貨幣刺激政策已經沒有時間了,這給歐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帶來了危機。與美國和其他主要央行的相反數字一樣,他們面臨著利率上升、金融資產價值下降以及伴隨著價格飆升的經濟衰退的日益確定性。根據新凱恩斯主義的觀點,兩者結合是不可能的,但這是可以預見的。
不僅起點是負利率,而且政府債務占GDP的平均水平為103%。平均掩蓋了極端情況,官方數據顯示,希臘的債務占GDP的比例為217%,意大利為151%,葡萄牙為137%(如果考慮到國有企業等的資產負債表外債務,這一比例可能會更高),經濟低迷和價格飆升將摧毀它們岌岌可危的財政狀況。
在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的“不惜一切代價”(Whatever it takes)下,歐洲央行使出了一切手段來掩蓋歐元區的裂痕。這個騙局的核心是隱藏在TARGET2結算系統中的壞賬。只有通過這種手段,大型銀行才得以免于倒閉。
正如TARGET2央行余額圖表所示,債權人余額再次增加。要理解原因,我們應該考慮是什么在驅動它們。
圖表顯示了TARGET2結算系統中各國央行之間以及它們與歐洲央行之間的不平衡。它揭示了三個顯著的特征。德國和盧森堡總共負債1.4萬億歐元。意大利和西班牙總共欠該體系1.24萬億歐元。歐洲央行還欠各國央行3530億歐元。歐洲央行的赤字源于各國央行代表其購買債券,就是人為地減少TARGET2系統中債務國的余額,使其達到歐洲央行從NCB管轄范圍內的政府和其他發行方購買債券,但尚未付款的程度。
除了財政狀況惡化之外,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盡管月度數據仍顯示歐元區經濟將在第三季度繼續強勁發展,封鎖后最初的反彈似乎正在失去一些動力,領先指標表明市場對歐元區前景的擔憂正在上升。
信心指標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消費者和企業越來越擔心德爾塔變種病毒以及供應方面的中斷將對經濟復蘇產生的影響。由于供應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延續到未來幾個季度,服務業將繼續承擔起維持復蘇勢頭的重任。
今年上半年,歐元區經濟一掃此前疫情下的陰霾,增長強勁。不過進入8月,歐元區PMI出現自今年1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對于這一數據的變化,高盛認為歐洲經濟的增長峰值或許已過,當前正步入拐點,預計未來幾個月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放緩。
高盛指出了以下三點原因:首先,隨著新冠疫情的逐漸緩和,歐元區各國的一些流動性指標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強有力的經濟刺激已成為過去式;其次,部分歐洲地區的新一輪疫情可能會導致旅行限制持續,并對消費活動造成負面影響;最后,一些前瞻性指標已經開始轉向,包括PMI的訂單/庫存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