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幾點認識——中國央行劉桂平副行長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的演講

發布 2021-6-10 下午06:38
關于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幾點認識——中國央行劉桂平副行長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的演講

6月10日,央行副行長劉桂平在第十三屆陸家嘴金融論壇上表示,央行確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綠色金融發展思路,是金融部門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著力點。

劉桂平介紹,三大功能即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三大功能。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分別為: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政策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他表示,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是金融部門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著力點。

中國央行新聞稿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周密論證作出的重大決策。人民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綠色金融確定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場論壇的主題是“金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十分有意義。借此機會,我談幾點認識。

第一,知行合一,切實提高綠色低碳轉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要有全面、系統、深刻認識“30·60”內涵的思想自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處于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經濟將在較長一段時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均能源需求尚有較大上升空間,未來碳減排壓力較大。據國際組織、科研機構測算,我國碳排放峰值將超過100億噸,而美國碳排放峰值為57億噸,歐盟約為44億噸。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時間,遠低于歐美國家50-70年的時間。“碳達峰、碳中和”不是要簡單以犧牲經濟增長速度、國民財富積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為代價,而是要實現碳減排約束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理性、智慧地平衡好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未來幾十年,綠色低碳轉型將嵌入所有經濟活動的內核,成為投資、生產、消費和流通等決策的核心邏輯。經濟發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將從不可持續的資源高度依賴型轉向持續迭代的技術創新型,五大新發展理念將貫穿全過程、各環節。

思想自覺要轉化為更理性、果敢的行動自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求我們迎難而上,及早科學設置碳減排目標,部署切實可行的達標方案,出臺規范、明確、可操作的綠色發展舉措。金融部門將全力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整體目標,完善清晰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支持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主動防范氣候變化帶來的相關金融風險。

第二,秉持系統觀念,整體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需以系統觀念引領頂層設計。“30·60”目標存在“達峰快則中和早、峰值高則中和難”的緊密關系。碳達峰不等于沖高點,而是要盡快進行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持續調整。達峰后碳排放很難陡然下降,可能需要經歷一段峰值平臺期。不同的達峰時間、峰值水平和平臺期下,實現碳中和的整體成本差異較大。如果將二者割裂,不從一開始就著眼于碳中和的最終目標,將進一步壓縮碳中和過渡期,增加轉型壓力和不必要的轉型成本。因此,需全面、理性、科學認識碳達峰、碳中和二者的內在聯系,做好頂層設計,堅持全國統籌。要重點推動能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不斷完善綠色低碳政策框架,持續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快研究出臺分行業、分領域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壓實各方主體責任,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同時,我們呼吁,有能力、有條件的地區、機構和市場主體向負碳排放進軍。

第三,統籌謀劃,全力做實做強綠色金融“五大支柱”。

人民銀行一直高度重視綠色金融發展。經過多年探索,確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綠色金融發展思路,即: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三大功能,探索形成了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綠色金融國際合作。這“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是金融部門有力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著力點。

近期,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統一了綠色債券標準,不再將煤炭等化石能源項目納入支持范圍;同時,人民銀行計劃分步推動建立強制披露制度,統一披露標準,推動金融機構和企業實現信息共享。我們還將探索開展氣候變化風險壓力測試,用金融的力量推動營造實現“雙碳”目標的良好氛圍。

人民銀行在銀行間市場推出碳中和債務融資工具和碳中和金融債,重點支持符合綠色債券目錄標準且碳減排效果顯著的綠色低碳項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銀行間市場“碳中和債”累計發行656.2億元。

為進一步動員資金支持綠色發展,人民銀行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對金融機構綠色貸款、綠色債券業務開展綜合評價,評價結果納入央行金融機構評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2.3個百分點。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人民銀行正在抓緊研究設立直達碳減排領域的碳減排支持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

在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方面,今年,人民銀行將與美國財政部共同擔任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聯合主席,加強協調G20各成員國,討論制定《G20可持續金融路線圖》,共同推動信息披露、綠色標準等重點事項。同時,我們正在與歐盟有關部門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債券、貸款等分類標準的趨同。

上海在引領綠色金融發展上具備巨大的潛力和優勢。上海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走在前列,2013年就建立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計劃在2025年之前實現碳達峰,較全國的碳達峰目標提前5年。同時,上海金融要素市場完備、金融機構聚集、金融基礎設施完善,為綠色金融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綠色債券中超過90%在上海發行,綠色環保企業股權上市融資超過60%發生在上海。未來,上海可進一步發揮優勢,在金融機構碳核算、金融機構及融資主體的氣候和環境信息強制披露、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認證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上海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引領可持續發展投融資的國際潮流,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有利于提升金融對綠色低碳轉型的服務能力,特別是通過金融創新支持綠色技術進步,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第四,著眼全局,強化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金融支持。

綠色低碳轉型需“兩條腿”走路:一是剛才提到的綠色金融支持,二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市場的核心是通過市場化定價,約束排放,激勵減排,同時發揮金融的期限轉換和風險管理功能,引導跨期投資,推動低碳技術的研發。這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一是及早設置清晰的碳排放總量目標,在總量約束下,由市場供求決定配額交易,形成清晰的價格信號,從而引導預期、穩定預期,促進低碳投資。

二是進一步發揮金融在碳市場建設中的支持作用。碳交易的底層邏輯是排放權的轉移,包含配額分配、登記、交易、核查、評估等諸多環節,實際運行成本較高,限制了市場效率。引入更多金融機構和包括碳衍生品在內的金融產品,有利于發揮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同時,綠色投資是典型的跨期投資,周期長,不確定性高,風險大,亟需運用各種風險管理工具和方法。金融市場已有很多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和運作模式,按照金融市場邏輯管理碳市場,有利于實現有效的跨周期配置和套期保值。金融系統將積極配合、主動適應碳市場建設需要,有效平衡好綠色低碳投資中激勵、跨期和風險管理間的關系。

過去十多年,上海已經構建了一套“制度明晰、市場規范、管理有序、減排有效”的碳交易體系,碳基金、碳質押、碳配額遠期等創新產品有序發展,探索了碳金融業務協同監管經驗。全國性碳市場交易中心落戶上海,將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形成良性互動,增強碳市場價格發現能力,提高上海在全球碳市場定價中的地位。

第五,冷靜理性,促進綠色低碳轉型行穩致遠。

根據國內外主流機構的測算,“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的資金投入規模介于150-300萬億元之間,相當于年均投資3.75-7.5萬億元。巨量資金需求背后蘊藏巨大的投資機會,各類投資風口不斷涌現,十分吸引國內外市場參與者的眼球。綠色產業蓬勃發展之勢大家看得都很清楚,但我們要保持冷靜理性,高度警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國際上有關新興產業非理性繁榮引發經濟金融風險的例子不勝枚舉。無論是19世紀中期鐵路投資熱退潮、1929年無線電、電力、汽車和石化泡沫破裂,還是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都揭示了非理性投資潛在的社會經濟成本。在實現“30·60”目標過程中,各方應保持冷靜判斷、理性決策、審慎而為,認真做好產能預警與風險監測,真正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均衡,進退有序,協力保障綠色發展行穩致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綠色低碳轉型中,金融行業將銘心踐行“國之大者”,與諸位同仁一道,攜手推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順利實現“30·60”目標貢獻金融智慧和力量!

謝謝大家!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